沈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年龄对于尿潴留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效果影响的研究
- 2014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患者对其自身护理、保健、治疗的要求也相对增高。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渐进性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相应增高,尿潴留的发生率也相应的升高口]。前列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外科手术治疗就成为首要的治疗手段。
- 沈杰包卫东孙鹏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效果年龄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患者人口老龄化
- 吡柔比星早期灌注治疗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评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灌注组(A组,n=45)和常规维持灌注组(B组,n=45)。A组于TURBT术后6 h行吡柔比星30 mg膀胱内灌注,术后1周两组均行吡柔比星常规灌注化疗,比较两组膀胱癌的复发率。结果 A、B两组膀胱癌的复发率分别为6.7%和1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UBBT术后吡柔比星早期灌注化疗能降低膀胱癌复发,疗效确切且安全耐受。
- 沈俭陈建华俞奇伟沈杰孙鹏
- 关键词:吡柔比星膀胱癌灌注复发
- f/tPSA、PSAD在PSA灰区对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诊断效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PSA灰区(tPSA4-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用。方法 1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分为BPH组104例和PCa组58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SA、f/tPSA、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测算PSAD数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tPSA较BPH组明显降低(P<0.01),PCa组PSAD值较BPH组明显升高(P<0.01)。随f/tPSA、PSAD升高,PCa诊断的敏感度也升高但特异度下降。PSAD对PCa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f/tPSA比值。结论 f/tPSA比值和PSAD对诊断BPH、PCa具有重要意义。
- 孙鹏包卫东杨莉莉沈俭顾燕青沈伟沈杰俞奇伟陈建华
- 高危前列腺癌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评价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64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其中36例接受戈舍瑞林加比卡鲁胺联合治疗(间歇治疗组),28例接受双钡4睾丸切除加氟他胺治疗(持续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病死率、前歹Ⅱ腺特异抗原(PsA)下降到最低值时间、治疗开始到PSA再次升高时间以及血清睾丸酮浓度、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间歇治疗组和持续治疗组随访时间分男Ⅱ为(28.1±8.7)个月和(26。4±10.3)个月,PSA下降到最低值时间分别为(4.0±3.6)个月和(3.8±2.1)个月,治疗开始到PSA再次升高时间分别为(24.5±14.6)个月和(20.1±12.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18、24和30个月时,血清睾丸酮浓度持续治疗组分别为0.85、0.88、0.89μg/L,间歇治疗组分别为1.21、1.36、1.48μg/L;在治疗第12、t8、30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持续治疗组分别为38.7、40.5、39。8分,河歌活;宁组分别为49.2、51.4、52.3分。两组血清睾丸酮浓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在上述各时阀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间歇期,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血清睾丸酮浓度的增加而部分改善。
- 沈杰康健叶敏陈建华俞奇伟包卫东齐隽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生活质量内分泌治疗
- 非那雄胺和苯甲酸雌二醇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非那雄胺和苯甲酸雌二醇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的影响。方法 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TUR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非那雄胺组[F组:非那雄胺5 mg/(次·d)口服,n=30],苯甲酸雌二醇组[E组:苯甲酸雌二醇4 mg/(次·d)肌注,n=30]和对照组(C组:n=30),治疗5 d后手术,观察出血量、出血指数、出血强度及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出血量、出血指数、出血强度F组(143.55±78.88、7.33±4.08、2.55±1.12)E组(144.12±77.94、7.39±4.12、2.57±1.07)较C组(234.83±112.31、10.21±2.58、3.71±1.82)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密度F组(4.52±1.63)、E组(4.37±1.88)较C组(8.11±2.70)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E组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非那雄胺和苯甲酸雌二醇可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出血,其可能机制与前列腺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减少有关。
- 沈俭陈建华陈峰刘洪新沈杰俞奇伟孙鹏
- 关键词:非那雄胺苯甲酸雌二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
- 动态血糖监测仪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4h的血糖波动特点及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在老年人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对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动态血糖检测,并与指端毛细血管血糖比较,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血糖较高的时间段为早餐后2h...
- 马小燕史蓓洁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