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水生

作品数:23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农民
  • 9篇农民工
  • 9篇民工
  • 6篇市民
  • 6篇市民化
  • 3篇农村
  • 3篇权益
  • 2篇征收
  • 2篇征收制度
  • 2篇政务
  • 2篇政务服务
  • 2篇社会建设
  • 2篇土地征收
  • 2篇土地征收制度
  • 2篇农民工市民化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现代化
  • 2篇权益保护
  • 2篇脱贫
  • 2篇乡村

机构

  • 12篇人力资源和社...
  • 11篇人力资源社会...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23篇沈水生

传媒

  • 10篇行政管理改革
  • 7篇社会治理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中国人事科学
  • 1篇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民工市民化的可能路径及政策建议被引量:5
2019年
老一代农民工中大多数陆续在临近退休年龄时返乡,小部分经商的高收入者在城镇定居;新生代农民工中绝大多数在城镇定居;新增农业人口中绝大多数以普通高校和中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身份转移就业、定居城镇,这就是未来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可能路径。
沈水生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农民工市民化
关于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落实法治方略的探讨
2017年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法治方略积极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的要求,还存在许多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针对存在的问题持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进一步推动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落实法治方略。
沈水生
关键词:法治
把握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的重点被引量:10
2020年
目前实践中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改革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基本上是围绕着以下框架进行:一是明确政务服务项目(提供什么服务),二是提升政务服务基本要求(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三是合理确定政务服务的主体(由谁提供服务),四是合理确定政务服务的对象(向谁提供服务),五是改进政务服务的提供方式(如何提供服务),六是加强政务服务的保障(如何保障服务的提供)。
沈水生
关键词:管理学政务服务
阻碍民生改善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
2017年
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还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归纳起来,阻碍民生改善的主要因素有三大类。一是在人均物质基础方面,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二是认为改善民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观点还比较普遍,认为改善民生可能造成福利病、养懒人的观点影响不小。三是公共财政制度和事权财权相匹配制度尚不完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破除;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最迫切的弱势群体难以参与决策;重经济发展而轻民生建设的倾向尚未完全纠正;民生领域立法滞后、执法不严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消除上述阻碍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沈水生陈季梅振周万生杨连祥
关键词:社会建设民生
关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因素的探讨——兼论劳动者权益保护和社会政策的重要性被引量:2
2016年
探究造成我国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的原因,不能仅从供给侧、需求侧这两个环节进行分析,而要从供给、需求、市场、分配、软环境等5个环节进行分析。为了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中高速发展,应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为中心任务,辅之以供给环节、分配环节、软环境环节改革。
沈水生
关键词:影响因素劳动者权益
推动农民工发展进入市民化新阶段被引量:5
2012年
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成败,深刻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议题,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沈水生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实施转移就业脱贫工程的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为精准做好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外出转移就业脱贫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应实施"转移就业脱贫工程"。通过采取"1+5"办法,以"一对一"的精准职业指导为龙头,以通用语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动维权、就业安置等五项措施为后台支持,共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
沈水生
关键词:转移就业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任务和重要抓手
2012年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仟务”。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沈水生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
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探讨
2015年
总体上看,这些年来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工作保障了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大多数被征地农民得到了较好安置。但是,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一些地块的征收补偿标准太低,而且由于被征地农民抵制低标准被征地,导致大量非经法定程序的农民房屋被强拆、土地被强制征收,甚至农民被暴力侵害致死致伤等恶性事件。因此,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应该在立足中国国情,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沈水生
关键词:土地征收制度农村集体土地被征地农民征收工作征收补偿法定程序
关于乡村人口合理分布和产业振兴实现路径的探讨
2022年
本文描述了我国乡村人口和县域产业现状,并对照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对现状进行评价。本文认为,总体上看,我国不存在乡村人口“空心化”问题,而是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问题;不存在缺乏劳动力问题,而是存在年轻劳动力不愿务农问题;农业发展成绩斐然,但是与现代化目标还差距很大;县域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多数地方产业支撑力不强。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合理分布乡村人口和推进县域产业振兴的路径建议,即:确立城市人口综合承载能力与就业吸纳能力相匹配原则,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县域二三产业;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县域一二三融合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传统手工业发展;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农业的三重就业功能;在确保乡村人口当前利益不受损、长期利益能增加的前提下,科学实施迁村并点;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以应对乡村常住人口老龄化。
沈水生
关键词:市民化县域经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