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艳

作品数:21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影像
  • 6篇梗死
  • 5篇心肌
  • 5篇病变
  • 5篇成像
  • 4篇多层螺旋CT
  • 4篇心肌梗死
  • 4篇胸腺
  • 4篇影像学
  • 4篇双期扫描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脊柱
  • 4篇磁共振
  • 3篇胸腺瘤
  • 3篇腺瘤
  • 3篇脊柱病
  • 3篇脊柱病变
  • 3篇灌注
  • 3篇CT双期扫描
  • 2篇动态增强MR...

机构

  • 1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新疆阿克苏地...

作者

  • 21篇沈艳
  • 9篇李明华
  • 9篇叶剑定
  • 7篇姚伟武
  • 7篇杨世埙
  • 6篇关韶峰
  • 6篇方唯一
  • 6篇曲新凯
  • 4篇李文彬
  • 4篇焦静
  • 4篇李若谷
  • 3篇乔瑞华
  • 2篇何鸿渊
  • 2篇庄奇新
  • 2篇肖云峰
  • 2篇潘玉萍
  • 2篇陈群慧
  • 2篇马永红
  • 1篇叶晓丹
  • 1篇陈文虎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华胸部外科...
  • 1篇THE 22...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分辨率CT影像实验和临床应用
目的超高分辨率(1024矩阵)采像和重建结合聚集扫描视野(FOV)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为显示肺部小病灶更多影像征象、精确的密度分布和病灶生物学特征的信息提供了技术平台,本研究通过实验对照研究,比较超高分辨CT与常规高分辨C...
叶剑定陈群慧沈艳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的综合性评估价值。方法以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内对所有患者进行双期MSCT扫描检查。分析MSCT图像中早期相灌注缺损(ED)及延迟相晚期增强(LE)和残余缺损(RD)区域和增强特点。将MSCT测量的梗死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MSCTLVEF)、室壁节段运动情况与血液生化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PK)曲线下面积及超声心电图(TTE)测量的LVEF(TTELVEF)和室壁节段运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扫描相检出ED 17例,其判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4%。延迟扫描相表现出3种不同的增强特征,分别为孤立性心内膜下LE、心内膜下RD和心外膜下LE以及单纯心内膜下RD。延迟相测得的梗死容积与血清CPK曲线下面积(r=0.840)、MSCTLVEF与TTELVEF(r=0.800)以及TTE与MSCT对室壁节段运动异常的评估结果(r=0.814)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结论 AMI患者接受PCI治疗后的双期MSCT扫描表现出不同的增强特征。MSCT检查对再灌注后梗死部位和范围的判定具有应用价值。一次MSCT检查尚可了解患者心功能和室壁节段运动情况,且与TTE检查结果高度一致。MSCT可用于对AMI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估。
关韶峰方唯一曲新凯叶剑定沈艳焦静李若谷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影像学心肌梗死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筛查及定性诊断肺微小结节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测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及显示结节征象的能力,探讨最优的扫描参数。方法:在模型预扫描的基础上,对200例行常规CT检查发现肺微小结节(直径≤15mm)的研究对象行64层螺旋CT小范围低剂量(30mAs和21mAs)扫描,分析不同扫描剂量对结节分叶、毛刺、钙化、空泡和支气管征、密度不均匀、胸膜凹陷等征象的显示情况及结节直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30mAs扫描可检出模型及研究对象所有的肺结节[最小直径为3mm的磨玻璃样阴影(GGO)],在显示结节内部、边缘征象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方面与常规剂量影像无明显差异(P>0.05)。在200例研究对象中,采用21mAs扫描无法显示1例4mmGGO,且显示结节的毛刺征欠佳。低剂量扫描测量的肺结节直径与常规剂量扫描所得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小结节进行筛查、初步鉴别诊断和随访是可行的,提示30mAs是优选的低剂量扫描参数。
江一峰叶剑定陈群慧沈艳
关键词:肺结节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在脊柱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包括磁共振同/反相位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成像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在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方面有较高价值。并有助于监控脊柱恶性病变的放疗或化疗后改变。
沈艳李明华姚伟武
关键词:弥散灌注脊柱
胸腺上皮肿瘤术前CT影像分期诊断可重复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胸腺上皮肿瘤的CT影像特点,探讨其用于术前分期诊断的可重复性。方法嘲顾性收集2010年4至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手术和病理确诊的30例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织提议并倡导的胸腺肿瘤CT影像诊断标准分析,分析3位观察者之间CT影像用于描述肿瘤特征、评估术前肿瘤外侵范围的可重复性及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3位观察者中以职称为主任医师的主刀医师作为主要观察者,1名胸外科5年工作经历的主治医师及1名放射科10年工作经历的主治医师作为对照观察者。Kappa值为0~0.40时,提示诊断的一致性不好;0.41~0.75时,提示诊断的一致性较好;0.76~1.00时,提示诊断的一致性好。结果对于胸腺上皮肿瘤的基本影像特点,如肿瘤位置、轮廓、密度的判断,3位观察者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34~0.821);对肿瘤外形、强化形式、钙化的判断,主要观察者与另外两位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4~0.626),而胸外科医师与放射科医师之间的诊断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216~0.313);对于肿瘤侵犯纵隔脂肪和肺的判断,3位观察者诊断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104~0.585);对于肿瘤侵犯纵隔胸膜、心包、纵隔大血管以及膈神经的判断,3位观察者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38~0.839)。3位观察者对肿瘤侵犯纵隔脂肪、胸膜的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203~0.493);主要观察者对肿瘤侵犯肺的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135),其余2位观察者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366~0.712);3位观察者对肿瘤侵犯心包、纵隔大血管以及膈神经的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366~0.87)。结论CT可用�
谷志涛沈艳茅腾陈文虎方文涛
关键词:胸腺瘤诊断显像肿瘤分期
动态增强MRI在椎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MRI在鉴别椎体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73例共105 个病灶(n=105,n为病变椎体数,以下同),病史1天~ 1年,其中男39例,女34例,年龄23~88岁,平...
沈艳李明华姚伟武杨世埙李文彬
文献传递
MSCT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关韶峰方唯一曲新凯叶剑定沈艳
急性心肌梗死的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影像学特征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方法:6只家猪开胸结扎前降支远端1/3,建立急性无再灌注心肌梗死模型,行双期螺旋CT扫描,对得到的CT影像学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只动物全部成功建模,早期CT扫描特征为造影剂灌注缺损,延迟扫描时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明显减少[(13.52±5.22)%vs(9.07±3.47)%,P=0.004],平均下降32.14%;残余灌注缺损区域周围CT值明显高于非梗死区域[(156±21)vs(132±25)HU,P=0.004);在不同扫描时相,不同区域组织的CT值密度发生变化,心腔由(586±111)HU下降到(294±53)HU(P=0.001),非梗死区域心肌由(247±54)HU降到(132±25)HU(P=0.001),灌注缺损区域CT值无明显变化[(29±23)vs(42±14)HU,P=0.289]。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双期螺旋CT影像学特征为早期灌注缺损,延迟灌注改善和残余灌注缺损;早期扫描高估梗死区域的面积。
曲新凯方唯一关韶峰沈艳叶剑定焦静李若谷艾力.麦合木提
关键词:心肌梗死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探讨13 1I SPEC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其定性与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对 43例手术 + 13 1I治疗后DTC患者 ,行13 1I WBS及13 1I SPECT/CT显像 ,并观察13 1I浓聚灶在CT图像上的位置。对两种显像结果皆为阴性者做作18F FDG符合显像。结果 13 1I SPECT/CT较13 1I WBS具有更高的阳性率 ,并排除 11处13 1I WBS假阳性病灶。结论 对DTC进行 13 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 ,在提供更多有关对甲状腺癌病灶的摄碘信息的同时 ,提高了对病灶的定位诊断能力 。
陈立波罗全勇余永利金常青于建芳陆汉魁朱瑞森沈艳
关键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甲状腺癌图像融合
动态增强MRI对胸腺上皮肿瘤Masaoka-koga分期、WHO分型的预测研究
目的 分析胸腺上皮肿瘤的磁共振表现及动态增强特征,评估其预测胸腺上皮肿瘤Masaoka-Koga 分期及危险度分级的价值。方法 胸腺上皮肿瘤 48 例,男36 例,女12 例,年龄25 岁~74 岁(中位年龄53 岁)。...
沈艳
关键词:胸腺上皮肿瘤CTMRI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