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阜敏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主题

  • 5篇文学
  • 2篇中国生态文学
  • 2篇中国文学
  • 2篇生态文学
  • 2篇国文
  • 2篇国文学
  • 1篇新诗
  • 1篇样式
  • 1篇意识形态批评
  • 1篇知识产权
  • 1篇中国文艺
  • 1篇神话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平衡
  • 1篇诗艺
  • 1篇桃文化
  • 1篇童年
  • 1篇童趣
  • 1篇童真
  • 1篇中生代

机构

  • 9篇韶关学院
  • 2篇八岭国家级自...

作者

  • 9篇温阜敏
  • 1篇饶坚
  • 1篇饶坚

传媒

  • 7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九江师专学报
  • 1篇清远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漫议中国文艺意识形态批评的现状与演变
2002年
新时期中国文艺意识形态批评的发展经历了从回避淡漠到重释重组 ,具有从时代发展、国情基础到心理学等方面的深刻原因 ,新时期尤其是当下中国文艺意识形态批评具有多元面貌及特征。意识形态批评在新解释下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 ,仍是不能被替代的一种重要的文艺批评形态。
温阜敏
关键词:文学理论中国文学意识形态批评
中生代广东五月诗人桂汉标诗艺初探
2007年
"红土性",特指广东五月诗人乃至粤湘赣"红三角"诗群共同的诗美风格与诗学特征。桂汉标是一个集中体现"红土性"的中生代诗人,他的新诗的"红土性"体现在坚毅沉雄的现实主义的诗性向度,劲健深刻的求索反思的诗哲力度,刚健明朗的多元现实主义的诗艺风度三方面。他的新诗创作有着突出的"红土性"个性的精神背景和写作取向、文本价值。
温阜敏
关键词:中生代红三角诗艺
重返童年 重温童真——唐德亮儿童诗集《住进小木屋的梦里》悦读
2015年
著名诗人唐德亮的新诗集《住进小木屋的梦里》集中体现了他儿童诗创作的新成绩。小制作见大意义,诗人从儿童生活情感摹写的真实出发,激情再现粤北瑶山的景像,抒发山间儿童生活的情趣,影射针砭生活里的假丑恶,赞美了童心的真善美。小题材寓大情怀,写作特色体现为让抒写对象充分地生动化形象化,总是寻找恰当的儿童心灵的艺术镜像。童真突显、童趣浓郁且又写得机巧空灵,酣畅淋漓地挥洒率性与本真,有快乐的基调,明亮的色彩。儿童诗集起伏着清晰的绿色生态、田园家园、公民百姓意识以及些许的瑶民族意识脉络。
温阜敏
关键词:儿童诗童年童真童趣
网络时代的热文学——网络文学的现象、特征和本质浏览被引量:2
2003年
网络文学是国内近几年来兴起的文学新品种 ,它是后信息时代数字化生存的“热”文学 ,以网络和计算机为载体 ,具有理念上自由前卫 ,内容上反映抒情真实 ,操作上快捷简便 ,文本上多种符号综合 ,语言上是后现代风格 ,体裁上多见随感杂文式 ,交流上的即时写读交互式等特征。
温阜敏
关键词:网络文学网络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化知识产权写作理念
中国生态文学概说被引量:10
2004年
后现代社会后工业时代被许多人称之为生态环保时代,它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艺术样式——生态文学或称为环境文学,它以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主旨。生态文学主要的审美价值是植根于人类家园的爱心,呼吁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成为激发人们重视与关心生态平衡的“预言”。可以预料,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将在文坛上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因此,作为生态文学的实践总结,生态文学理论和批评已应运而生。
温阜敏饶坚
关键词:中国文学生态文学生态平衡文学样式
论文学的本体确认与价值辨识
2003年
文学既与政治、道德等社会意识不同 ,又与知性逻辑、科学认知功能相异 ,文学是价值的社会意识 ,能寄托人的精神理想。当下既需突显价值关系方面的质的规定性 ,坚持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 ;也不妨填补式微的宗教的心灵之乡的“空白” ,不妨成为一种“当代神话”式的象征体。
温阜敏
关键词:文学本体神话
中国桃文化现象解密——读王焰安的《桃文化研究》
2004年
《桃文化研究》恰当地厘定了“桃文化”的概念,追溯了桃文化的起源、产生、衍变、发展与传播的过程,全面分析和阐述了桃文化在各个层面的深刻内涵和对社会产生的各种深远影响,是桃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对桃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传播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认识与研究价值。
温阜敏饶坚
关键词:文化桃文化
中国生态文学之现状、问题与思考被引量:5
2006年
生态文学是一种伴随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生存危机关系的思考而萌芽、成长、兴起的文学现象。我国生态文学的建设发展其实与世界接轨很快。中国生态文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社会效益:众多的作家已经涉足于生态文学这一新领域中,有相当一批生态文学力作问世,中国生态文学理论与批评退步兴起,已经培育出一个生态文学的读者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生态文学还没有形成大气侯,缺乏体验深刺的作家群,创作题材相对比较狭窄,见事不见人。当前必须拓展生态文学的社会效益和审美价值。
温阜敏饶坚
关键词:生态文学
在民间立场上对主流现实主义的泛新诗追求——粤北“五月诗社现象”解读
2006年
五月诗社是粤北新时期新诗创作的中坚,作为二十多年来稳定凝聚的新诗社团,已经形成了粤北“五月诗社现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本土化整体艺术风格:从民间对主流现实主义作新诗追求,它政治上自觉主张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精神思想上坚守革命的现实主义和人文理想;艺术创作上坚持多元化现实主义传统;实践活动上重视社会关注现实,与本土现实生活结合紧密;诗人修养上讲道德操守,讲责任感使命感。而诗社活动整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具有突出的泛新诗大诗歌活动的运作现象特征。
温阜敏
关键词:新诗民间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