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绍锋

作品数:31 被引量:194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畸形
  • 11篇ILIZAR...
  • 8篇矫治
  • 7篇外固定
  • 7篇内翻
  • 6篇下肢
  • 6篇马蹄内翻足
  • 6篇内翻足
  • 6篇关节
  • 5篇手术
  • 5篇足畸形
  • 5篇外科
  • 5篇马蹄内翻足畸...
  • 5篇截骨
  • 5篇成年人
  • 4篇外伤
  • 4篇外伤后
  • 4篇挛缩
  • 4篇截骨矫治
  • 4篇ILIZAR...

机构

  • 23篇北京市垂杨柳...
  • 8篇北京市朝阳区...
  • 2篇北京骨外固定...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31篇焦绍锋
  • 22篇郑学建
  • 16篇王振军
  • 13篇吴鸿飞
  • 12篇陈建文
  • 7篇任龙喜
  • 6篇陈建文
  • 4篇夏和桃
  • 3篇葛建忠
  • 3篇郭保逢
  • 3篇彭爱民
  • 2篇王振军
  • 2篇杨丽
  • 2篇王立红
  • 1篇白秋铁
  • 1篇苏新杰
  • 1篇张伍建
  • 1篇肖善文
  • 1篇赵巍
  • 1篇李艳

传媒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第十九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矫形手术治疗下肢复杂畸形
秦泗河任龙喜焦绍锋赵巍郑学建郭保逢潘奇臧建成王振军吴鸿飞石磊梁喜斌王洁颖
该项目属于复杂下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技术领域。针对中国复杂下肢畸形患者发病类型、特点,对经典Ilizarov技术从环形外固定器、穿针安装流程、系列手术方法与临床医疗理念,进行符合中国实际的系列创新,提出了“骨科自然重建理...
关键词:
关键词:矫形手术
膝关节复合畸形Ilizarov技术的矫正与功能重建
小儿麻痹后遗症、先天性胫骨或腓骨阙如;幼年时膝关节骨骺损伤、感染致膝关节及其下肢发育障碍等,可致膝关节重度复合畸形,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屈曲、反屈畸形伴内翻、外翻、小腿外旋或合并关节僵直、下肢短缩等,有关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是...
秦泗河陈建文郑学建焦绍锋
文献传递
1284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统计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我国现存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的年龄结构、医疗需求、手术类别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 ,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85年 9月~ 2 0 0 3年 5月之间手术治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12 840例 ,实施手术 3 15 62次。从病人初次手术年龄、手术部位、下肢瘫痪情况、步态及手术类别进行统计归类。结果 :首次手术年龄 2 5岁以下者 1172 1例 ,占同期病例总数的 91 2 9% ,其中下肢髋部手术占总手术的 15 2 8% ,膝部占 3 0 19% ,踝足占 48 73 % ,下肢均衡术占5 14 % ,上肢手术占 0 5 %。结论 :现存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70 %以上年龄 <3 5岁 ,5 0 %以上的农村患者既往未实施过正确的矫形手术治疗。对中国遗留的百万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系统的现代矫形外科治疗 。
秦泗河陈建文郑学建王振军焦绍锋
关键词:小儿麻痹后遗症年龄结构外科治疗统计分析
创伤截肢后的假肢康复被引量:2
2008年
5.12汶川地震使当地许多伤员肢体残缺,对伤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帮助这些伤员尽快走出阴影,使他们在灾后能够最大程度的身心康复,重新回归社会,假肢的装配和使用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为了使假肢能够更好地替代残缺肢体的功能,应当从截肢前着手,包括患者截肢平面的选择、残端的正确处理。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防止畸形发生,尽可能早地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配合适的假肢,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和维护假肢,使其能够成功地回归社会,增强截肢者生活的信心。
焦绍锋王振军张晓玉
关键词:截肢创伤假肢
椎弓根螺钉-棒系统矫治麻痹性脊柱侧凸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棒系统矫治麻痹性脊柱侧凸(paralytic scoliosis,PS)的一些手术问题。方法2000年5月~2005年5月,应用钛质椎弓根螺钉-棒系统治疗18例Ps患者,男i0例,女8例;年龄11~26岁。其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13例;先天性脊髓发育不良(myelodysplasia,MS)5例,2例为2次手术。术前脊柱侧凸Cobb角55~125°,牵引下侧凸Cobb角30~105°。合并骨盆倾斜3~55°。3例术前先施行头-盆环牵伸;2例实施一期后路弧顶椎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余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固定节段为6~15个,所用螺钉数6~16枚。结果术后患者均无感染及神经症状加重,伤口均Ⅰ期愈合。16例获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9个月。无断钉、断棒现象。术后Cobb角40.29±15.45°,矫正率44%~81%,平均52.9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时1例MS患者Cobb角丢失较明显,余患者与术后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骨盆倾斜术后测量为14.77±10.5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随访1年时较术后有加重,余患者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多椎体的固定,短节段的融合,方法可靠,疗效满意。矫治麻痹性脊柱侧凸时,应将骨盆及下肢的功能和畸形程度统筹考虑。
陈建文秦泗河焦绍锋王振军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骨盆倾斜
改良Ilizarov技术救治濒临截肢的下肢残缺畸形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Ilizarov技术治疗濒临截肢的严重下肢残缺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严重下肢残缺患者,多家医院均建议截肢。男5例,女4例。初次手术年龄最小5岁,最大42岁。病因:先天性3例,创伤性4例,下腰部脊椎裂2例。术中有限矫形,穿针安装预先组装的个体化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术后缓慢牵伸,实时调整矫形器构件及构型,直至畸形矫正与下肢重建达到所需要的目标。4例实施1次手术,2例2次,1例3次,1例4次,1例5次。结果9例患者的下肢畸形或残缺均得到满意矫正,负重力线、肢体外观及必要的功能基本恢复。7例可以徒手行走,2例借助支具行走。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结论改良Ilizarov技术能够救治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疗的严重下肢残缺,避免了截肢,其医疗风险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秦泗河陈建文郑学建葛建忠焦绍锋
关键词:伊利扎罗夫技术下肢畸形挽救疗法
Ilizarov技术矫正手与前臂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用Ilizarov技术矫正手与前臂畸形的器械研制、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2例桡骨感染性大段缺损,伴肘、腕关节畸形,年龄11和12岁。3例手外伤后形成瘢痕挛缩畸形,其中手虎口挛缩1例;第2、3手指蹼挛缩1例;食指重度屈曲挛缩1例,年龄13—27岁。前臂缺损牵伸治疗应用标准的Ilizarov器械与技术,手的畸形矫正应用自行研制的微型骨外固定牵拉器,并进行了穿针布局和牵拉应力的测试,术后按要求缓慢旋转螺纹杆,使疤痕挛缩的组织产生持续的张力,缓慢矫正畸形,其中2例前臂缺损和1例指蹼挛缩者,结合实施了有限度的骨性与软组织手术。[结果]5例病人治疗结束后平均随访7个月,全部达到满意的矫形治疗效果,功能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修复前臂的残缺,矫正手的畸形,具有微创、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不会产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秦泗河郑学建夏和桃蔡刚焦绍锋
关键词:手畸形ILIZAROV技术外科矫正
组织牵伸与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组织牵伸结合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问题。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共治疗17例成人足外伤后严重的马蹄内翻足畸形。Dimeglio分型:Ⅲ型,严重畸形13足;Ⅳ型,畸形非常严重4足。牵伸矫形器由胫骨外固定器和特殊形状的足部外固定器构成,在畸形状态能适应牵伸器顺利安装情况下,仅选择距下关节融合。如果畸形超出牵伸支架的可调空间,选择有限截骨三关节融合术,部分矫正足的内翻、内收畸形,至能顺利安装牵伸支架,残留的畸形通过牵伸逐渐矫正。结果治疗结束时所有病例的马蹄内翻足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14例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11个月;5足轻度复发,马蹄畸形均未大于20°,仍能跖行;踝关节活动度部分有一定改善。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CFSG)的评分系统:优3足,良9足,可2足,差0足。结论组织牵伸结合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便于外固定器的安装,更好地预防畸形复发、减少牵伸的时间,发挥Ilizarov技术的优势。
陈建文秦泗河焦绍锋郑学建吴鸿飞王振军
关键词:马蹄内翻足畸形外固定
Ilizarov技术矫治重度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Ilizarov技术矫治重度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依据Ilizarov张力一应力法则及其应用技术,按个体化要求,设计、安装膝关节牵伸矫正器,术中穿针固定牵伸器时,两侧的关节铰链应与膝关节的旋转中心一致。术后牵伸前先牵开关节间隙5—10mm,再逐渐牵拉矫正屈膝畸形。牵伸速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一般不大于关节水平1mm/d。牵伸过程中应定期实施X线检查,以防止膝关节脱位和关节软骨受压。牵伸矫正的最终要求,若是单纯的软组织型屈膝孪缩,需将膝关节过度牵伸5°-10°,若合并股骨下段前弓畸形,屈膝矫正的程度应减除骨性畸形的角度。然后患肢维持牵伸位持重行走2—4周,再拆除牵伸器,配合CPM机活动膝关节,站立行走时配戴支具维持膝关节矫正位不少于3个月。8例患者因术前合并股骨下段前弓畸形,Ⅱ期实施股骨髁上截骨术矫正。[结果]49例52个膝关节,术前屈膝畸形平均58.50°±21.28°;矫正后屈曲角度平均4.12°±4.61°。38例,40个关节平均随访6.8个月,其中28个关节维持牵伸术后的效果,12个关节屈膝畸形部分复发,平均9.30°±8.24°结论]正确使用Ilizarov技术矫治重度的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秦泗河陈建文夏和桃郑学建焦绍锋张雪华
关键词:膝关节屈曲挛缩微创ILIZAROV技术
膝关节牵伸器矫治膝部屈曲挛缩畸形的评价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牵伸器矫治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及生物力学测评结果研究,论证该技术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治疗特点。[方法]49例患者(52个膝),应用标准的牵伸器治疗,采用综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结果;5例治疗前后膝部三维CT重建,观察关节结构的改变;检查15例治疗前后腘动脉的直径、血液流速及6例小腿肌电图、神经传导,以观察牵伸对腘动脉及肢体神经的影响;对3例患者分别以3种不同的牵伸及测试方法,初步观测不同的牵伸过程中屈曲角度与膝后软组织受力变化。[结果]52个膝关节功能均有恢复,最终优良率为65%;5例CT三维重建显示术后膝关节结构均较术前合理,关节面无破坏。统计结果显示牵伸过程对腘动脉没有明显的影响,可能对小腿神经有短暂的影响;3例患者用3种不同的牵伸及测试方法,最后结果均不同,说明软组织受力情况与牵伸方法、患者年龄及屈膝畸形程度有关。[结论]该治疗方法是安全的、合理的、有效的;膝后软组织受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牵伸速度应个体化,低负荷均匀的受力可能更有利于软组织的再生、相对更安全。
陈建文秦泗河焦绍锋郑学建
关键词:屈曲挛缩畸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