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倬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状瘤
  • 2篇人乳头状瘤病...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瘤
  • 2篇乳头状瘤病
  • 2篇乳头状瘤病毒
  • 2篇转导
  • 2篇瘤病毒
  • 1篇细胞
  • 1篇量效
  • 1篇量效学
  • 1篇宫颈
  • 1篇宫颈癌
  • 1篇RNA干扰
  • 1篇SIRNA抑...
  • 1篇HELA细胞
  • 1篇HPV
  • 1篇HPV18

机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篇孙培文
  • 2篇张莹
  • 2篇董晓静
  • 2篇熊倬
  • 1篇朱赟珊

传媒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纳米板转导HPV18 E7siRNA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纳米板转导HPV18 E7 siRNA进入HPV18 E7宫颈癌转基因鼠皮肤组织,探讨纳米板转导siRNA的效率及转导的siRNA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纳米板转导FITC标记的寡聚DNA(代替siRNA)进入小鼠皮肤,观察荧光变化,判断DNA是否被转导进入皮肤细胞中;纳米板转导DiI标记脂质体与siRNA复合物进入小鼠皮肤,测定转导前后和残留在皮肤上的荧光强度,计算纳米板转导siRNA进入组织细胞的效率;纳米板转导E7 siRNA和脂质体的复合物于转基因鼠皮肤中后,BrDU免疫组化检测siE7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纳米板转导寡聚DNA后绿色荧光逐渐分散变多,表明DNA已逐渐进入小鼠皮肤细胞中。纳米板转导DiI标记脂质体与siRNA进入小鼠皮肤后,通过荧光强度计算得出转染率为50.23%。纳米板转导E7 siRNA进入HPV18 E7宫颈癌转基因鼠皮肤后,能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结论纳米板能高效的转导siRNA进入组织细胞,并且转导进入细胞的siE7能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
熊倬董晓静孙培文张莹朱赟珊
关键词:宫颈癌RNA干扰人乳头状瘤病毒
运用纳米板转导siRNA抑制HPV基因表达的量效学探究
2013年
Hela细胞是人宫颈腺癌细胞株,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8表达阳性。本实验用纳米板转导靶向于HPV18E7mRNA的siRNA进入Hel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宫颈癌动物模型),分析siRNA对HPV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进而探讨纳米板在动物水平上转导siRNA的优越性及转导的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合成针对HPV18E7mRNA的siRNA(简称siE7),细胞实验检测siE7转录后的沉默效果。采用纳米板转导siE7与GenEscort TMⅢ(转染试剂)复合物进入Hel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逆转录PCR(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作用0、24、48、72h后瘤体组织HPV18E7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分析纳米板作用的最佳时间。不同浓度siE7与GenEscort TMⅢ体外孵育复合物,分别用纳米板及腹腔注射转导进入Hel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72h后瘤体组织HPV18E7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选择纳米板最佳作用浓度,对照腹腔注射组分析纳米板转导siRNA在动物水平上的优越性。体外实验结果证明siE7能有效沉默HPV18E7mRNA表达并促进Hela细胞凋亡。动物实验结果证明,纳米板转导的siE7能有效沉默HPV18E7mRNA,并抑制HPV18E7蛋白表达,转导siE7的最佳作用时间及浓度分别是72h、2μmol/L。与腹腔注射组比较,纳米板转导siRNA在动物水平上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纳米板能有效转导siRNA进入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并且转导进入的siRNA可有效抑制HPV基因表达。
熊倬董晓静孙培文张莹
关键词:HELA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