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姣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约翰·雷《英语谚语集》展示的生活世界被引量:2
- 2011年
-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谚语的功能和意义,并有意识地收集谚语。然而随着近代理性主义的兴起,谚语传统一度受到忽视,不仅"谚语"(proverb)一词的语义缩减,谚语的语境范围也从广阔的生活世界退守至狭隘的文学与民俗学研究。近年来谚语研究出现新的进展,谚语中包含的博物学思想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拟从英国博物学家约翰·雷编写的《英语谚语集》入手,在博物学语境下探讨谚语中展现的生活世界,剖析谚语与博物学的关系。
- 熊姣
- 关键词:博物学
- 约翰·雷的动物学研究与自然神学被引量:3
- 2013年
- 英国十七世纪博物学家约翰·雷以植物学研究著称,但他在动物学上同样有显著的成就。他的鸟类、鱼类、四足动物及昆虫学著作,为这些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关于雷的著作本身以及其中涵盖的动物学知识,以及他对动物持有的看法,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来论述雷在动物学方面的成就,进而探讨动物学研究与雷的自然神学思想的联系,指出雷的研究进路在当代语境下的启示意义。
- 熊姣
- 关键词:动物学博物学自然神学
- 浅谈创新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创新是实验的灵魂。通过对一次化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作品的创新点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讨论了创新教学对于学生多重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 熊姣余新武
- 关键词:中学化学
- 浅谈创新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 创新实验的研究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课题,可涉及到的问题也是方方面面的,所能够进行创新的点也多,上述实验创新的亮点突出体现在:实验仪器的简易、生活化,实验过程的完善化,实验方法的更优化,实验解说的趣味化、人文化等方面,这些领域...
- 熊姣余新武
- 关键词:中等教育化学学科实验教学
- 约翰·雷的博物学
-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博物学之父”约翰·雷的著作,从植物学、动物学、语言学、地质学、自然神学等各方面阐述其博物学思想。通常认为博物学对应于动物学、植物学与矿物学,本文倾向于认为,就十七世纪英国而言,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博物学并...
- 熊姣
- 关键词:博物学自然神学学术价值
- 创新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创新是实验的灵魂。通过对一次化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作品的创新点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讨论了创新教学对于学生多重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 熊姣余新武
- 关键词:中学化学
- 埃克塞特书谜语中的博物学
- 2014年
- 自18世纪以来,中世纪早期流传下来的"埃克塞特书"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书中谜语更是引起热烈讨论。谜语惯用隐喻、拟人、对偶冲突等手法,具有模糊、晦涩的特点,通常不被视为严肃的知识形态,谜语史也极少受到科学史界关注。实际上,埃克塞特书中的谜语包含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分析其中的谜语既能了解中世纪博物学的特点,也能一瞥中世纪人与自然的关系。
- 熊姣
- 关键词:谜语
- 约翰·雷的地球博物学及其意义
- 2011年
- 在早期的科学编史纲领研究中,近代地学研究一直被视为科学与宗教冲突模式的典范;地学研究与宇宙论的分离被视为现代地质学诞生的标志。随着新的编史纲领的出现,早期地学史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英国17世纪博物学家约翰.雷的地球博物学具有"反理论"性与整体性的特征,在他看来地球上各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种地球观念对今日的地学研究仍然有启示意义。
- 熊姣
- 关键词:科学编史学
- 约翰·雷的博物学被引量:1
- 2011年
- 对正统科学史著作及相关研究中的约翰.雷形象进行阐释,剖析传统解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以一种新的视角,即"博物学"的视角,来解读雷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的工作,并指出重新解读雷的博物学对于现代科学的意义。认为17世纪学者约翰.雷被誉为"当代的亚里士多德""英国的林奈"以及"现代博物学之父"。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对约翰.雷的研究并不充分,几百年间陆续出版了一些传记材料和书评,仅有少量专业研究。这些文献中所展示的雷的形象也通常是单面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误导。清楚地理解雷的工作及其贡献,涉及许多编史理论问题以及对"科学"和"博物学"理解。
- 熊姣
- 关键词:博物学自然神学
- 卢梭,真正的自然之子
- 2011年
- 卢梭《植物学通信》的中译本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绿叶》杂志邀请我为此书写一篇书评。我自认要说的话都已写在译后记中,更何况为自己的译著写评论,终究很难脱掉王婆卖瓜的嫌疑。不过,这或许也是一个好机会,可以让我谈谈我在“译后记”中刻意回避的问题,亦即有关卢梭本人的问题,及其对植物学学习以及启蒙和自然的看法。
- 熊姣
- 关键词:自然之子卢梭植物学中译本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