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全玉

作品数:22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麻醉
  • 5篇异丙酚
  • 5篇丙酚
  • 4篇小儿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芬太尼
  • 2篇心肺
  • 2篇心肺转流
  • 2篇心脏
  • 2篇星状神经节
  • 2篇星状神经节阻...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镇痛
  • 2篇镇痛效果
  • 2篇神经节
  • 2篇神经节阻滞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机构

  • 22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22篇牛全玉
  • 14篇孟凡民
  • 7篇张加强
  • 7篇韩振兴
  • 5篇赵素真
  • 5篇刘胜群
  • 5篇秦秉玉
  • 4篇邓芳
  • 4篇赵素贞
  • 3篇张立
  • 3篇赵亮
  • 3篇张继兵
  • 2篇刘贺
  • 2篇韩杰
  • 2篇夏令杰
  • 1篇刘月强
  • 1篇马红
  • 1篇林洪启
  • 1篇辛维政
  • 1篇程兆云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2篇河南医药信息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医正骨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0
  • 3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压气囊在椎管内联合麻醉穿刺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秦秉玉张继兵孟凡民牛全玉张国生韩杰韩振兴
关键词:椎管内联合麻醉穿刺
冠心病人星状神经节阻滞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赵素贞刘胜群程兆云孟凡民秦秉玉夏令杰牛全玉张立赵亮贺喻
1、该项目为人类医学临床研究,用于临床疾病历程观察和治疗。2、主要技术内容:该项目旨在准确、客观地测定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冠心病患者及其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强应激反应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应激激素改变...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血流动力学
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8例,性别不限,年龄42—64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9):对照组(C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组)。人室后局麻下置入Swan—Ganz导管,以前入路法行SGB,C组注人生理盐水10ml,S组注入1%利多卡因10ml。于SGB前(L)、SGB后5、10和15min(T1-3)时记录心排血量(CO)、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小动脉楔压(PAWP),并计算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周围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和右室每搏功指数(RVSWI)。结果与C组比较,S组,T1,2时CO和CI、T2时RVSWI增加,T1-2时CVP和CVP时PAWP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时比较,S组T1-3,时RVSWI升高(P〈0.05)。结论左侧SGB可增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
赵素贞张立孟凡民刘胜群张加强牛全玉夏令杰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星状神经节心脏功能试验冠状动脉分流术
胸横肌平面-胸部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胸横肌平面-胸部神经阻滞(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 block, TTP-PECS)复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炎性应激、免疫功能及对肿瘤转移复发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筛选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ASA分级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横肌平面-胸部神经阻滞组(TP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各20例,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变化及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总消耗量;取入室、术毕、术后24 h、术后48 h各时间点的血样,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肿瘤坏死因子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浓度。记录围术期不良事件。结果 与GA组相比,TP组切皮时刻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中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总消耗量均显著减少(P<0.05)。TP组术毕CD4^(+)T细胞与GA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各时间点两组CD3^(+)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TNF-a及VEGF-C浓度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毕时刻,TP组的TNF-a浓度与GA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余术后24 h、术后48 h两组TNF-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A组相比,TP组术毕、术后24h的VEGF-C浓度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肿、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胸横肌平面-胸部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可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炎性应激反应,调节免疫应答,同时降低促肿瘤生长及转移因子的表达,有益于术后康复转归。
牛全玉李晶丛旭辉张丽媛张加强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调节
快速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24例老年患者效果观察
2004年
刘胜群赵素贞牛全玉赵亮
关键词:老年患者AHH高容量血液稀释HES胶体液扩充血容量
低温体外循环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异丙酚血药浓度及麻醉深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行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大脑状态指数(CSI)。记录CPB前、CPB开始后不同时间点的CSI、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红蛋白,并在相同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5ml,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发现CPB后2 min异丙酚血药浓度下降,30 min时上升至CPB前水平;CPB期间各时间点的CSI明显低于CPB前(P均<0.01),CPB停止后恢复至CPB前水平。认为低温CPB开始阶段,异丙酚血药浓度明显下降,30 min后恢复至CPB前水平;CSI在低温期间维持在较低水平,并随鼻咽温度下降而降低。异丙酚血药浓度与CSI的变化没有直线相关关系。
张加强孟凡民秦秉玉赵素真牛全玉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异丙酚脑电描记术
不同速度输注异丙酚对低温体外循环期间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输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低温体外循环期间大脑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及爆发抑制比(burst suppression ratio,BS%)的变化。方法择期行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4例,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1mg/kg-1.5mg/kg,芬太尼10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采用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4mg·kg^-1·h^-1(P4组)或6mg·kg^-1·h^-1(P6组),芬太尼5μg·kg^-1·h^-1。记录体外循环(cardio pulmonany bypass,CPB)前5min(T0)、CPB后2min(T1)、CPB开始后30min(T2)、CPB开始后60min(T3)、停CPB后15min(T4)时的CSI、BS%、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CPB期间两组的CSI均下降,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P6组CPB 30min、60min的CSI与P4组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6组在CPB 30min、60min时出现爆发抑制比,与CPB前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4组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温CPB期间持续输注异丙酚6mg·kg^-1·h^-1时,CSI处于较低水平,BS%明显增多,应适当减少异丙酚的输注速度,以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
张加强孟凡民赵素真秦秉玉牛全玉
关键词:异丙酚心肺转流脑电描记术
右美托咪啶对肝脏损伤患者静脉麻醉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对肝脏损伤患者静脉全身麻醉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患者60例,年龄18~55岁,体重40~80 kg,ASA I~Ⅱ级,肝脏损害程度评估为轻度(见表1),随机分为3组(n=20)。D1组:负荷剂量Dex 0.4μg/kg,维持剂量0.2μg/(kg·h);D2组:负荷剂量Dex0.8μg/kg,维持剂量0.4μg/(kg·h);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心电图、血压、心排血量变化;监测大脑状态指数(CSI)。三组患者均在负荷剂量输注完毕后静脉滴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诱导,丙泊酚TCI2.2μg/ml开始,逐渐增加浓度直至CSI降至50以下进行气管插管。记录丙泊酚浓度;记录患者唤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输注Dex后D1组MAP明显下降,D2组明显上升。麻醉诱导后D1和D2组MAP明显高于C组。手术过程中D1组MAP明显增高。D1和D2组各时点HR与C组比较明显下降。术中丙泊酚TCI浓度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D2组小于D1组。苏醒期C组发生8例烦躁,阿托品干预D2组发生6例。结论在轻度肝损害患者麻醉时,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可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应激反应,不影响病情恢复。
崔明珠牛全玉孟凡民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肝脏损伤静脉麻醉丙泊酚
曲马多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刘胜群赵素贞牛全玉
关键词:小儿术后镇痛术后镇痛效果
异丙酚与阿曲库铵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麻醉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牛全玉刘贺孟凡民
关键词:异丙酚阿曲库铵小儿扁桃体切除术麻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