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翠翠

作品数:8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气候
  • 4篇流域
  • 4篇河流域
  • 3篇冻土
  • 3篇气候变化
  • 3篇黑河流域
  • 2篇冻融
  • 2篇污染
  • 2篇活动层
  • 1篇地球化学循环
  • 1篇冻土区
  • 1篇多年冻土
  • 1篇多年冻土区
  • 1篇有机物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含量
  • 1篇灾害
  • 1篇直接经济损失
  • 1篇指纹
  • 1篇生物地球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科罗拉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牟翠翠
  • 4篇彭小清
  • 4篇张廷军
  • 3篇王庆峰
  • 2篇程国栋
  • 2篇王康
  • 2篇曹斌
  • 1篇巩杰
  • 1篇钟歆玥
  • 1篇黄宁
  • 1篇李常斌
  • 1篇潘小多
  • 1篇王澄海
  • 1篇吴青柏
  • 1篇黄杰
  • 1篇张帆宇
  • 1篇张玉兰
  • 1篇黄建平
  • 1篇沈禹颖
  • 1篇张镭

传媒

  • 3篇冰川冻土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5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祁连山区黑河流域季节冻土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季节冻土的时空变化对地—气水热交换、地表能量平衡、地表水文过程、生态系统及碳循环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黑河流域11个气象站40多年的气温数据和5 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数据,建立了月平均气温与土壤冻结天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应用月平均气温与冻结天数的相关关系和5 km网格化月平均气温及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编制了黑河流域逐月季节冻土分布图,并按其空间分布特征,将逐月地表冻融状态划分为:完全冻结、不完全冻结和不冻结3种。系统研究了黑河流域2000—2009年逐月季节冻土分布及冻结概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在季节分配上,黑河流域完全冻结面积最大值出现在1月;不完全冻结面积最大值在11月;而不冻结面积最大值在6月和7月。在年际变化上,完全冻结状态的离差值在冷季变化大,暖季变化小;不完全冻结状态在一年的回暖期和降温初期,年际变化较大;不冻结状态分别在4月和10月变化较大。冻结概率在1月达到最大值,6月和7月降低到最小值。在空间分布上,黑河流域季节冻土的逐月分布与变化和冻结概率主要受海拔高度控制,纬度的影响次之。
彭小清张廷军潘小多王庆峰钟歆钥王康牟翠翠
关键词:黑河流域季节冻土
1987—2016年全球陆地气候气象及水文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时空特征及贡献率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基于EM-DAT数据库1987—2016年全球陆地气候气象及水文类(气候相关类)灾害灾情数据及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GDP等社会资料数据,对直接经济损失、损失占比(直接经济损失/GDP)等在不同尺度上计算分析,并量化了频次、GDP、频次与GDP联合影响对损失占比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全球直接经济损失随时间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损失占比先上升后下降,世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加强,但应对巨灾能力仍然较弱;②收入水平越高区域遭受直接经济损失越严重,但中低和中高收入区域经济损失占比明显高于低收入和高收入区域;③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地区有欧洲、东亚、南亚、东南亚及北美洲中南部地区,而损失占比较高地区主要有东亚、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④初期灾次对气候气象及水文类灾害损失占比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影响力逐渐减弱,GDP和频次与GDP联合影响对损失占比变化作用逐渐增强,不同收入区域存在一定差异。
马恒刘甜牟翠翠史培军
关键词:直接经济损失
黑河流域年冻融指数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7
2015年
利用黑河流域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温度数据计算空气及地表冻融指数,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空气冻结指数、空气融化指数、地表冻结指数和地表融化指数变化范围依次为:673-2135℃·d,1028-4177℃·d,682-1702℃·d,1956-5278℃·d;黑河流域冻结指数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空气冻结指数(1951—2007年)下降速率为56.0℃·d/10a,地表冻结指数(1954—2005年)下降速率为35.4℃·d/10a;融化指数表现为上升,其中空气融化指数(1951—2008年)整体以每年47.8℃·d/10a的速率上升,地表融化指数在1954—1975年以135.9℃·d/10a的速率下降,在1976—2006年以185.3℃·d/10a的速率上升;黑河流域各站点冻结指数受海拔及纬度双重影响,而融化指数则主要受海拔影响;年平均气温与冻融指数有非常强的线性关系。
曹斌张廷军彭小清郑雷牟翠翠王庆峰
关键词:冻土黑河流域气候变化
冰冻圈化学:解密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指纹被引量:6
2020年
冰冻圈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冰冻圈科学的重要分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深刻影响了冰冻圈的化学成分,而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冻圈快速退缩,也影响到冰冻圈乃至全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并产生了显著的气候和环境效应。文章介绍了冰冻圈化学在冰冻圈科学体系中的定位,构建了冰冻圈化学的学科框架;通过举例阐明冰冻圈化学与气候和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联系,特别是冰冻圈化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对当今冰冻圈化学相关研究热点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冰冻圈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和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康世昌康世昌黄杰牟翠翠徐建中张玉兰杜文涛
关键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9
2020年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区域气候.水资源量.生态格局、农业牧业生产.地质灾害、文物保护的影响,阐述了应对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影响的未来趋势,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即统筹建设黄河流域气象、水文、环境、地质灾害观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厘清多因素影响下的流域水资源时空过程,提升流域水资源效能;调整坡耕地和生态用地,加强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加强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优化流域农业和草业布局;修订文化遗产赋存环境区划,进行预防性保护技术研发;加强流域黄土滑坡加固新材料和生态修复协同技术研究。
张镭黄建平梁捷宁于海鹏管晓丹马金珠沈禹颖邓建明黄宁孟兴民王澄海李常斌牟翠翠巩杰张帆宇
关键词:黄河流域气候变化水资源
甘新城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2023年
基于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PTR-MS)和颗粒物(PM)采集和分析技术,对我国西北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新地区)十三个城市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PM(PM10、PM2.5和PM1)及其组分(水溶性无机离子、碳质气溶胶和无机元素)进行了采样分析,阐明了甘新地区城市大气中VOCs和PM的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研究表明:污染特征分析表明平均总VOCs(TVOCs)浓度为(41.84±7.56) ppbv(ppbv为十亿分之一的体积混合比),氧化性VOCs(OVOCs)是VOCs的重要组分,VOCs组分总浓度高于国内外其他城市,主要为甲醇的浓度较高,而芳香烃则低于其他城市。PM10、PM2.5和PM1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9.39±32.63)μg·m-3、(77.66±25.39)μg·m-3和(44.76±17.59)μg·m-3,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是该地区PM的重要组分。健康风险评估表明该地区VOCs的非致癌风险显著,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PM中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显著。乙醛的非致癌风险和萘的致癌风险较高,Mn的非致癌风险和As的致癌风险较高,因此应加强乙醛、萘、Mn和As元素的管控,以减少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周茜李忠勤牟翠翠李忠勤牟翠翠尤晓妮李开明王芳龙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污染特征健康风险评估
祁连山区黑河上游俄博岭多年冻土区活动层碳储量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为了探索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年冻土区碳储量现状,通过野外实地勘探和室内实验,对黑河上游俄博岭多年冻土区地貌特征及不同海拔活动层内的碳储量进行考察和估算.结果表明:黑河上游俄博岭冰缘现象显著,土壤季节冻融过程活跃,且活动层中碳储量丰富.在研究区约2.5×106 m2的范围内,活动层平均厚度约为1.1m,活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约为72.1%,碳储量估算约为1.57Mt C.活动层不同深度处有机质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随着活动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逐渐降低,在多年冻土上限附近有机质含量较高.另外,活动层有机质含量随着海拔和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变化,同时多年冻土区微地形和地质条件也对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牟翠翠张廷军曹斌万旭东彭小清程国栋
关键词:活动层气候变暖有机质含量碳储量估算
祁连山区黑河上游多年冻土分布考察被引量:29
2013年
高山多年冻土的分布及土壤季节冻融过程对地表水文过程、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寒区工程建设等都有很大的影响.黑河上游地处祁连山中东部,属于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研究黑河流域多年冻土分布对于系统理解该区域的生态-水文过程、气候与环境变化以及水资源评价、工程建设等非常重要.2011年6—8月对黑河干流源头西支开展了多年冻土调查,沿二尕公路(S204)在热水大坂垭口至石棉矿岔口之间区域,完成测温孔7眼,并布设测温管进行地温监测.根据勘察、钻探及测温资料,确定了黑河源头地区山地多年冻土下界为海拔3 650~3 700m之间.受高度地带性的控制,随着海拔的降低,活动层厚度由在海拔4 132m时的1.6m增加至在多年冻土下界处的约4.0m,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也相应的由-1.7℃增加到0.0℃左右,而多年冻土厚度由100m以上减小到多年冻土下界处的0.0m.同时,坡度和坡向、岩性、含水(冰)量、地下水、河水等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温度和厚度也有重要的作用.
王庆峰张廷军吴吉春彭小清钟歆玥牟翠翠王康吴青柏程国栋
关键词:活动层海拔黑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