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福

作品数:219 被引量:1,266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23篇专利

领域

  • 160篇建筑科学
  • 15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6篇城市
  • 19篇城市规划
  • 19篇城市设计
  • 13篇城市更新
  • 11篇建筑
  • 10篇街区
  • 9篇新区
  • 9篇城乡
  • 8篇粤港
  • 8篇粤港澳
  • 8篇网络
  • 8篇公共空间
  • 8篇公众
  • 8篇港澳
  • 8篇城市新区
  • 6篇意象
  • 6篇社会
  • 6篇文化
  • 6篇公共服务
  • 6篇公众参与

机构

  • 200篇华南理工大学
  • 18篇同济大学
  • 11篇清华大学
  • 8篇中国城市规划...
  • 8篇水利部交通运...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中山大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天津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3篇广州市城市规...
  • 3篇深圳市蕾奥规...
  • 2篇比利时鲁汶大...
  • 2篇广西大学

作者

  • 200篇王世福
  • 32篇邓昭华
  • 19篇赵渺希
  • 11篇刘铮
  • 9篇费彦
  • 7篇黎子铭
  • 6篇莫浙娟
  • 5篇周可斌
  • 5篇孙施文
  • 5篇吴婷婷
  • 4篇段德罡
  • 4篇黄亚平
  • 4篇袁奇峰
  • 3篇田莉
  • 3篇袁媛
  • 3篇薛颖
  • 3篇刘明欣
  • 2篇陈天
  • 2篇徐苗
  • 2篇边宇

传媒

  • 25篇规划师
  • 22篇城市规划
  • 20篇南方建筑
  • 11篇城市建筑
  • 10篇国际城市规划
  • 7篇城市观察
  • 6篇新建筑
  • 4篇城乡规划
  • 3篇华中建筑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西部人居环境...
  • 2篇中外建筑
  • 2篇小城镇建设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上海城市规划
  • 2篇风景园林
  • 2篇城市与区域规...
  • 2篇智能建筑与智...
  • 2篇当代建筑
  • 2篇2017中国...

年份

  • 13篇2023
  • 13篇2022
  • 23篇2021
  • 28篇2020
  • 23篇2019
  • 18篇2018
  • 17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城市新区初期雨水分流装置及其布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新区初期雨水分流装置及其布置,属于城市水利设施领域。包括:排水槽、雨水篦孔、污水收集箱、雨水管、过水槛。其布置是将城市新区总规中的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区域边界进行空间划分,得到以规划交通干线为边界的雨区,在...
刘国庆王世福吴时强邓昭华王蔚陈瑞张晓阳乌景秀刘朗杨宇李艳富
文献传递
基于地铁出行的广佛城市功能联系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为揭示广佛城市功能联系的内涵,通过对地铁出行者多重地点空间信息的分析,首先,提取了受访者接受调查时的上下车站点、户籍地点的空间信息,分析其相对于居住、工作、休闲等不同功能性活动地点的跨城分布;然后,对受访者功能性活动的空间交互过程进行了深入调查,剖析了广佛同城化过程中居住、工作、休闲等不同功能性活动跨城活动的空间流向特征.研究发现,佛山居民对地铁进出站换乘地点具有更高的依赖性,且休闲性活动空间交互的可能性高于居住、就业的空间交互;地铁线对广佛两地的空间效应呈现出非均衡的空间组织过程,广州在休闲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集聚优势,佛山更多地成为居住选择地.
赵渺希王世福张小星
关键词:地铁
存量时代的历史街区“再文化”逻辑:广州新河浦被引量:4
2017年
存量时代的历史街区 繁华市井、冷落喧嚣、岁月孤傲,叠合成历史街区形形色色的表情.有第一眼的魅力或寂寥,也有第二眼的情怀或落寞.些许惊鸿一瞥,便知'风花雪月';些许驻足深视,难断'千秋功业'. 岁月洗礼后的历史街区承载各种情怀穿越的同时,更是当代文化诠释的代言人.
王世福曹璨
关键词:历史街区
灾后重建中纪念体系规划的初步思考——写给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被引量:3
2008年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建议建设覆盖整个灾区的纪念体系,通过对纪念体系规划的意义、目的、原则的认识,倡导纪念性导向的空间规划方法,期望震后重建后的城市能成为积极向上的纪念性城市,彰显城市规划的人文关怀。
王世福刘晖
关键词:人文
地理媒介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初探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从而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许多实体公共空间因功能被互联网取代而出现萎缩的忧虑。随着社会公共交流方式及偏好的改变,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与活力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本文将地理...
魏思静王世福邓昭华
关键词:公共交往公共空间
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的路径探索--以佛山张槎“智慧城市管家”为例被引量:23
2017年
信息化的全面深化对我国现有城市社区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城市社区需要智慧治理,其不仅要实现智能化以提升社区"智力",更要通过和谐的治理主体关系与恰当的治理方式,实现"慧"的治理。文章基于佛山张槎"智慧城市管家"的创新实践,从技术支撑、治理主体与治理行为三个视角探讨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的实现路径:全面一体的智能化建设、建立合作均衡型的多元主体协作治理关系和合理高效的创新型治理方式。
邓沁雯王世福邓昭华
探寻多元价值协调的城市宜居之路被引量:6
2007年
城市宜居是人们对于他所居住的城市的适宜性和满意度的一种感受,与城市特色高度关联。由于涉及多方的利益,塑造宜居城市应注重多元价值的综合协调,尊重主体利益,凸显公共利益,以规划为导向进行公共干预,依靠适度集权对个体行动进行约束和有效引导,既要注重回顾历史的记忆性特色建设,更要朝着建设有集体荣誉感和审美共识的地方文化方向努力。
王世福
关键词:宜居城市特色
旧城中心区线性滨水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以海口市海甸河两岸为例
旧城中心区集中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曾经是功能聚集的中心。但随着城市新区不断建设拓展,部分功能向新区转移,同时旧城中心区则面临着空间环境品质低、服务设施老旧等问题。空间消极利用、设施匮乏、环境品质较低、缺乏连续性等是当前...
徐妍王世福
关键词:旧城中心区
城市建设用地形态紧凑度的测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建设用地形态紧凑度的测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用地斑块数据;对用地斑块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得到用地斑块矢量数据;将用地斑块矢量数据通过栅格化技术进行处理,并筛选出符合标准的...
王世福吴熊秋尧赵渺希
文献传递
荷兰社会住房政策体系对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启示被引量:4
2017年
自20世纪初以来,荷兰对于社会住房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荷兰独特的政策与社会住房体系在一百多年内的演变,以及政府与社会住房机构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差异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总体来看,随着社会住房机构的逐渐独立,政府的决定权在不断下放,社会住房机构在良好的社会住房管理体制和积极的房地产发展下,从依靠政府贷款走向了经济独立的发展模式,从而成为荷兰社会住房建设的主体。此外,租金管制与住房补贴制度也较大地推动了社会住房的发展。随着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进程的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将在保障房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当前大城市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普遍面临着土地、融资和管理等诸多难题。荷兰社会住房的建设经验可以为中国公租房建设在机构设置和政策制定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林艳柳刘铮王世福
关键词:公共租赁住房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