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京弟

作品数:27 被引量:220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4篇手术
  • 11篇胸腔
  • 11篇胸腔镜
  • 8篇胸腔镜手术
  • 8篇腔镜手术
  • 7篇肿瘤
  • 6篇电视胸腔镜
  • 6篇食管
  • 5篇电视胸腔镜手...
  • 5篇气胸
  • 5篇外科
  • 4篇食管癌
  • 4篇切口
  • 4篇小切口
  • 3篇蛋白
  • 3篇预后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术后
  • 3篇纵隔
  • 3篇纵隔肿瘤

机构

  • 21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涿鹿县中医院
  • 1篇衡水市第五人...

作者

  • 27篇王京弟
  • 18篇闫天生
  • 17篇王可毅
  • 14篇刘丹丹
  • 14篇宋金涛
  • 13篇沈祯云
  • 13篇梁正
  • 12篇王通
  • 6篇贺未
  • 5篇崔睿
  • 5篇马少华
  • 5篇白洁
  • 3篇刘桐林
  • 2篇高辉
  • 2篇陈鸿义
  • 2篇李简
  • 2篇金亮
  • 1篇薛艳
  • 1篇崔英杰
  • 1篇褚红玲

传媒

  • 10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群言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2010年北...
  • 1篇第三届华北地...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食管胃侧侧吻合术
目的:探讨在食管不同手术入路中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食管胃吻合以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应用直线型缝合器纵向缝合食管胃吻合口后壁,使吻合口后壁延长至3 cm以上,应用可吸...
沈祯云王可毅宋金涛王京弟王通刘丹丹梁正闫天生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术直线型缝合器
文献传递
中老年自发性气胸2种手术方法的比较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2种手术方法在中老年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7年11月~2007年1月我科对38例单侧中老年气胸行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术,其中小切口手术20例,胸腔镜手术18例。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小切口组手术费用(1593.4±411.0)元明显低于胸腔镜组(2357.2±255.8)元(t=6.786,P=0.000),小切口组术后住院时间(14.4±14.1)d明显长于胸腔镜组(9.0±8.2)d(U=95.500,P=0.012),小切口组手术时间、哌替啶用量、术后第1天氧分压、术后第1天二氧化碳分压与胸腔镜组无显著差别(P>0.05)。胸腔镜组16例随访20~88个月,平均42.9月,无复发;小切口组18例随访18~71个月,平均41.2月,无复发。结论2种手术方法在中老年气胸的治疗中效果满意,但首选胸腔镜手术。
王可毅闫天生刘丹丹沈祯云梁正崔睿王京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小切口
早期食管癌术后肿瘤复发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手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月1月~2018年12月我院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治疗的早期食管癌187例资料,T1a+Tis期157例,T1b期30例。外科手术47例,内镜手术140例。随访时间均>6个月,其中复发14例,未复发173例。对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是否完整切除、肿瘤最大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为T1b(OR=5.371,95%CI:1.488~19.387,P=0.010)是早期食管癌术后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早期食管癌经外科手术或内镜手术后的复发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治疗前应详细评估TNM分期,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式。
李俊毅温越李渊王京弟薛艳马善吴马少华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内镜手术外科手术肿瘤复发
Nuss手术矫治12岁以上青少年漏斗胸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效果及总结经验。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82例,男63例,女19例,年龄13-25岁,(18.5±2.1)岁,根据Park分型,对称型62例(75.6%),非对称型20例(24.4%)。术前胸廓CT测量Haller指数3.20-5.54,3.92±0.55。根据术后Haller指数及曾骐的评价标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5.2±49.1)min,术中出血(15.7±12.3)ml,术后住院时间(3.5±0.7)d。术后1个月胸廓CT测量Haller指数2.55-3.22,2.99±0.18。术后1个月疗效评价:优75例(91.5%),良7例(8.5%),无中、差病例。术后2-3年取出内固定20例,继续随访2-12个月,平均8个月,胸片提示无胸骨凹陷复发。结论 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创伤小,效果良好。
宋金涛闫天生马少华王可毅王京弟王通贺未白洁梁文
关键词:漏斗胸NUSS手术胸腔镜
胸壁肿瘤切除与重建方法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切除及胸壁缺损修补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胸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肋骨分化型软骨肉瘤、肋骨分化型骨肉瘤、肋骨骨巨细胞瘤及肋骨骨旁骨肉瘤各1例,肺癌胸壁转移癌2例,乳腺癌复发胸壁转移1例。行扩大根治切除4例,姑息性切除2例,限制性切除1例。切除肋骨1~3根,胸壁骨性缺损面积(4 cm×15 cm)^(15 cm×15 cm)。胸壁缺损重建6例:用部分膈肌修补加固下胸壁缺损1例,应用钢丝支架并腹壁转移肌皮瓣修补缺损1例,应用M arlex网片修补骨性缺损并同时覆盖周围肌肉瓣4例。1例限制性切除患者仅行拉拢缝合,未行胸壁重建。结果应用双层M arlex网片修补骨性缺损并同时覆盖周围肌肉瓣的3例术后胸壁稳定性满意,限制性切除的1例胸壁外观正常,余3例均出现反常呼吸。术后随访6例,时间5月~6年,4例原发性肋骨肿瘤患者均健在,3例转移癌患者死亡1例,失访1例,健在1例。结论依据胸壁缺损的位置和大小,应用双层聚丙烯网片结合自体肌肉瓣覆盖是修补重建胸壁的可靠方法 。
沈祯云刘丹丹梁正宋金涛王通王京弟王可毅闫天生
关键词:胸部肿瘤胸壁缺损胸壁重建
胸腔镜纵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方法  1995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对 34例纵隔肿瘤病人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男性 9例 ,女性 2 5例。年龄 16岁~ 74岁 ,平均 4 3 9岁。胸腺瘤 14例 (良性胸腺瘤 9例 ,恶性 5例 ) ,神经源性肿瘤 6例 ,支气管源性囊肿 5例 ,畸胎类肿瘤 4例 ,心包囊肿 2例 ,转移癌、淋巴瘤、蔓状血管瘤各 1例。肿瘤最大径3 5cm~ 6cm ,平均 4 5cm。全麻双腔气管插管 ,单侧肺通气 ,健侧卧位 ,胸腔镜trocar位于腋中线 6或 7肋间 ,2个操作trocar根据肿瘤位置而定。 结果  34例纵隔肿瘤中 ,2 5例完成胸腔镜肿瘤切除 ,9例小切口辅助完成。 3例仅行肿瘤活检。术后恢复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 ,无死亡。 结论 纵隔良性肿瘤 ,特别是中、后纵隔肿瘤 ,是胸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
梁正刘丹丹沈祯云崔睿闫天生王京弟王可毅周枫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纵隔肿瘤
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95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分析7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1997年11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肺癌患者95例,其中男70例,女25例;平均年龄73.5岁。术前根据患者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试验等结果评估其手术风险。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全肺切除3例,肺叶切除70例,肺部分切除20例,开胸探查2例。对于手术结束时出现低氧血症的12例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利于麻醉恢复期平稳过渡。采用β1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相结合治疗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根据pTNM分期,Ⅰ期患者占总体的4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2%,无术中死亡,围术期死亡率4.2%。术前DLCO<60%预计值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DLCO≥60%预计值的患者(P=0.004)。麻醉恢复期给予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P=0.02)和平均通气时间(P=0.032)显著低于麻醉恢复期未经呼吸机支持,术后因呼吸功能不全而二次气管插管的患者。β1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治疗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率达到94.1%。结论:高龄肺癌患者通过严格的心肺功能评估,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可以获得相对良好的外科治疗效果。
王京弟闫天生刘丹丹梁正沈祯云王可毅宋金涛
关键词:高龄肺癌围术期
胸腔镜术后复发性气胸的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术后复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1月对77例胸腔镜手术后复发性气胸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行粘连松解、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闭式引流等。结果 77例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见胸腔均有较重粘连,无术中大出血及围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35~87 min,(59±12)min;术中出血量30~160 ml,(92±33)ml。77例随访1~46个月,(22±13)月,无气胸复发。结论术后复发性气胸再次胸腔镜手术可行、安全、有效,术中应选择性地松解胸腔粘连。
王通闫天生宋金涛王可毅王京弟刘丹丹梁正贺未白洁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复发性气胸粘连松解
I型葡萄糖转运蛋白与食管癌相关性研究
王京弟
关键词:食管癌TNM分期预后
上叶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残留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形成因素 ,确立避免和减少切缘癌发生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分析1994年至 2 0 0 2年经手术治疗的 60例上叶肺癌 ,在不同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手术适应证与扩大的手术适应证、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所见、不同手术方式、支气管残端不同缝合方法及术中是否行残端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等诸因素 ,对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留形成的影响。结果 在 60例中手术后出现残端癌残留 10例 ,残端癌发生率 16.7% ,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能够在支气管腔内观察到肿瘤的 19例为中心型肺癌 ,其中残端癌残留 7例 ,阳性率高达 3 6.8% ,术前支气管镜检查阴性 41例为周围型 ,其中出现残端残留 3例 ,支气管残端癌发生率在中心型肺癌比周围型高 (P <0 .0 5 ) ;手术中未做残端冷冻病理检查的 5 6例 ,术后残端癌残留阳性 10例 ,其中 6例肺叶切除术后残端阳性者 ,分析其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 ;在肺叶切除术中通过冷冻病理检查发现支气管残端阳性 2例 ,术式改变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结论 严格掌握肺癌手术的适应证并选择合理术式 。
沈祯云闫天生刘丹丹梁正崔睿王京弟
关键词:术后手术适应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