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12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博物
  • 10篇博物馆
  • 2篇遗产
  • 2篇文物
  • 2篇旅游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博物馆发展
  • 2篇博物馆管理
  • 1篇董事
  • 1篇董事会
  • 1篇信托
  • 1篇遗产资源
  • 1篇因特网
  • 1篇预防性
  • 1篇原真性
  • 1篇人际技能
  • 1篇社会财力
  • 1篇世界遗产
  • 1篇世界遗产资源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3篇王伟华
  • 2篇杨春辉
  • 2篇刘彦琪
  • 2篇曹宏

传媒

  • 2篇文物世界
  • 2篇中国博物馆
  • 1篇东南文化
  • 1篇博物馆研究
  • 1篇博物院
  • 1篇博物馆管理
  • 1篇2005年北...
  • 1篇北京地区博物...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展陈托架设计制作中的文物保护——兼论托架的系统化与模块化设计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以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燕园聚珍:文明的曙光"展几件重点文物的展览托架的设计制作为例,陈述了展览托架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制作过程需要遵守的文物保护原则。进而讨论了展陈托架的系统化、模块化设计,用案例陈述其原理、方法及技术保障。最后讨论了新兴的3D扫描与3D打印技术在特殊类型文物的托架制作中的应用及该技术的优缺点。
刘彦琪曹宏王伟华路菁
关键词:文物保护模块化
博物馆数字化与著作权保护问题
藏品信息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对象,依据现行的著作权法律法规关于作品的界定,可将博物馆藏品区分成非作品类与作品类.博物馆对非作品类藏品信息进行数字化,将产生视频、照片、线图等新的作品,新作品的作者理应享有著作权;作品类藏品信息...
王伟华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著作权保护藏品信息网络传播
文献传递
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制度启示
博物馆属于非营利组织范畴,其理事会也属于非营利组织理事会,博物馆理事会目的是确保博物馆接受公众信托(Public Trust)保管好其资源为公众服务,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维持健康状态。民国时期的故宫博物院最高治理机构情况可...
王伟华
关键词:董事会公共信托
文献传递
全球化进程中的博物馆发展问题探讨
<正>经济全球化进程给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迫切的挑战,之所以说全球化的挑战是新的迫切的挑战,那是因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展开,博物馆在民众生活中已成为或将要成为一个被关注的角色——首先,民众的经济实力普遍得到增长,大多数民众...
王伟华
关键词:博物馆博物馆发展文化消费旅游开发文化遗产保护
文献传递
关于文博机构吸纳社会财力的思考被引量:1
2002年
王伟华
关键词:社会财力博物馆
现代管理学与博物馆管理被引量:3
1998年
王伟华杨春辉
关键词:博物馆管理现代管理学管理层次管理幅度人际技能思维技能
论博物馆管理中DE控制应用
2001年
王伟华
关键词:博物馆管理自我控制
组织结构改革与博物馆发展
2000年
王伟华
关键词:博物馆发展
基于环保与预防性保护理念的博物馆文物展具与装具设计被引量:6
2021年
保护环境与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建设资源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全国每年举办为数众多的临时展览,消耗了大量的材料,尤其是一次性使用的展具与运输耗材造成了大量浪费,不利于环境保护。而且,一次性使用的展具与装具,其材料与制作工艺往往不符合严格的文物预防性保护要求。如何在文物展具与装具设计制作过程中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同时满足文物预防性保护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业务实践为例,论述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案。
刘彦琪曹宏王伟华路菁商晨雯
关键词:环保装具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文化遗产的数字展示与实体展示被引量:24
2011年
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物质)和无形(非物质)两大类,数字展示和实体展示则可视为展示的两大系统。针对文化遗产的展示系统应基于观众对展示对象(即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体验的需求。数字展示不仅对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尤其重要,也是文化遗产教育推广和公众获得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较佳途径。但毕竟数字展示是虚拟现实,对观众的"原真性"体验而言存在着缺憾,因此数字展示宜结合实体展览,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并进一步促进各地区之间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
王伟华
关键词:文化遗产原真性文化交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