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红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督导
  • 2篇督导制度
  • 2篇教育督导
  • 2篇教育督导制度
  • 1篇大学德育
  • 1篇大学生
  • 1篇德育
  • 1篇信息化
  • 1篇学生论文
  • 1篇艺术
  • 1篇育人
  • 1篇育人理念
  • 1篇源头
  • 1篇人理
  • 1篇荣誉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力量
  • 1篇社会评价
  • 1篇专业课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王健红
  • 2篇肖甦
  • 1篇单春艳

传媒

  • 3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基础教育
  • 1篇教书育人(校...

年份

  • 3篇2007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俄罗斯举办“大学的社会评价”圆桌会议
2006年
据俄罗斯报纸网2006年6月16日报道:星期四教育与科学杜马委员会举行圆桌会议,此次会议的议题是“大学的社会评价”。主要思想就是:目前大学的国家评价系统还需要补充一个社会力量。首先,根据改革拥护者的意见,将确认大学教育活动的权利和保障最低的教育质量。评价的对象不是整个大学,而是部分专业课程和教育计划。获得社会评价将是这些课程和计划中最好的方面,允许区分出大学或者系中几个最好的榜样。计划的起草人强调,这个评价遵循自愿性和机密性原则。大学自己决定是否需要一个质量标志,这个质量的标志就是给大学颁发一个社会评价的证书。社会评价的拥护者强调,引进社会评价的方式将对高等学校、教师和毕业生们有益,他们将获得更加确实可靠的哪所大学教育质量较高的信息。
王健红
关键词:社会评价教育质量专业课程社会力量教育活动教育计划
解读俄罗斯精神的源头:对阅读的狂热被引量:1
2007年
灿烂的文化艺术,沧桑的历史巨变,千年古国的俄罗斯给关注它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世纪的俄罗斯诗人丘切特曾说过:“用理性不能了解俄罗斯,用一般的标准无法衡量它,在它那里存在着特殊的东西。”这个特殊的东西就是“俄罗斯精神”,而这种精神从何而来?答案就是俄罗斯人对读书的狂热。
单春艳王健红
关键词:源头文化艺术俄罗斯人
莫斯科大学德育之魂:祖国 荣誉 科学
2006年
王健红肖甦
关键词:大学德育祖国罗蒙诺索夫育人理念创始人
俄罗斯转型时期普通学校教育督导制度及其变革研究
本文对俄罗斯转型时期普通学校教育督导制度及其变革进行了研究。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 1.阐述了苏联时期教育督导的政策、机构设置和组织实施等,为后文苏俄比较分析作铺垫。可以说,苏联时期十分重视督导机构在各级教育管...
王健红
关键词:教育制度教育督导
文献传递
试析俄联邦教育督导制度新变化被引量:5
2007年
从1869年沙俄设置国民学校检查机构,到苏联时期建立的国民教育视导总局,再到2004年新成立的教育与科学督察署,俄罗斯教育督导体制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个时期教育督导的职能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同时也呈现相应的特点。新修改的俄联邦教育督导制度呈现新的变化:组织机构与教育行政体制相一致,且更加细致严谨;职责更加广泛,权限更加明确;督导实施程序的操作性、民主性更强。
肖甦王健红
关键词:俄联邦教育督导
俄罗斯制止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
2006年
据俄罗斯漫游网2006年4月14日报道,俄罗斯所有高校将创建论文信息化网络系统,大学生的论文都可以在网上查阅。现在每一个老师都必须尽心尽力地检查学生的学习。圣彼得堡大学校长委员会主席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说,在明年年初教师将能够了解,哪一个学生的文章是通过思考的,哪—个学生是没有进行思考的。创建专门的计算机监测计划,很容易就知道论文是否是抄袭的。
王健红
关键词:学生论文抄袭现象瓦西里耶夫网络系统信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