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玲
-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吸入性肺炎7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山东大学千佛山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合并基础疾病情况、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绝大部分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居首位,占65.79%(50/76);痰培养病原学检查前三位分别为为肺炎克雷伯菌(25.49%)、大肠埃希菌(12.75%)、铜绿假单胞菌(11.76%);本组最终死亡率为13.76%,死亡的患者均至少合并3种基础疾病。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宜采用降阶梯疗法并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合并3种以上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
- 王均玲刘世清刘志福孙小红
- 关键词:老年吸入性肺炎
-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症抗凝治疗的作用比较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比较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39例急性非大面积、4例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根据患者入组顺序并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分为两组,肝素组予肝素80U/kg,静脉注射,继以18U/(kg·h),持续静脉泵入,疗程7~10日。低分子肝素组予那屈肝素钙0.01mL/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疗程7~10日。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心电图、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心电图均明显改善,缺损肺动脉支数明显减少。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肝素组分别为69%、88%、0;低分子肝素组相应为67%、89%、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肝素组高于低分子肝素组(25%比0,P<0.05)。结论肝素、低分子肝素均为治疗急性肺栓塞有效的抗凝药物,而低分子肝素较肝素更安全。
- 薛玉文王均玲杜以明吴大玮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肺栓塞血气分析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的样本聚类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对20株多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A)耐药相关基因做样本聚类分析,探讨该组菌的亲缘性,分析有无克隆传播的存在。方法药敏试验为Kirby-Bauer法,采用PCR法检测1种与耐药相关的管家基因(carO)和34种水平转移获得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以及外排泵基因,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0株MDR-ABA检出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抗菌药物外排泵基因,管家基因carO均存在突变。20株MDR-ABA菌中1、2、4、5、9号菌株;3、16、18、20号菌株;7、10号菌株;12、14号菌株;17、19号菌株分别为同一克隆。结论与全基因组测序后作聚类分析相比,管家基因和水平转移基因样本聚类分析实用性强。当一组菌株耐药基因检测数据出来后立即作样本聚类分析,即可获得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能做到对医院内感染实时监测,对控制医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 于翠香傅爱玲王均玲王英田周玲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耐药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鉴别诊断
- 2002年
- 王均玲吴大玮
- 关键词:误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发神经精神症状的病因及治疗被引量:6
- 2002年
- 高士学薛彦菊王均玲吴大伟
- 关键词: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神经精神症状病因
- 肺栓塞症25例误诊分析
- 2002年
- 王均玲薛玉文吴大玮
- 关键词:病例分析肺栓塞症误诊
- 一种伸膝障碍治疗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伸膝障碍治疗器,包括大腿支撑板、小腿支撑板,其中,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铰接,铰接处设有膝部固定带,小腿支撑板前端设有升降器。所述小腿支撑板前端设有脚板,用于支撑脚部。所述小腿支撑板是由至少两块板体构...
- 兰丰科郭宝浒李庆王均玲王焕君
- 文献传递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检测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全面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方法药敏试验为Kirby-Bauer法、基因检测采用PCR对20株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了22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检测;结果20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除亚胺培南外,其余药物耐药率均在95%以上、共有TEM、PER、ADC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呈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5.0.0%(19/20)、25.0%(5/20)、100.0%(20/20)。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本组MDR-ABA菌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PER、ADC等3种β-内酰胺酶相关外,还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有关。
- 傅爱玲于翠香李希华王英田王均玲周玲孙丽丽陈方方王西艳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耐药基因
- 肺栓塞溶栓及抗凝研究
- 目的:比较rtPA与UK,UFH与LMWH在治疗肺栓塞中之间疗效的差异.方法:20例大面积肺栓塞及次大面积肺栓塞分别采用rtPA、UK进行溶栓治疗,28例非大面积肺栓塞(不包括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分别采用UFH及LMWH...
- 王均玲
- 关键词:肺栓塞溶栓治疗RTPA抗凝治疗
- 文献传递
- 肺切除术前肺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探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术前肺功能与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18例肺切除患者于术前行肺功能检查 ,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76例患者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 ,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占预计值 %、术后预计 FEV1 (FEV1 - ppo)降低与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相关性。术前心肺基础疾患亦是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论 FEV1 占预计值 % <70 % ,MVV占预计值 % <5 0 % ,FEV1 - ppo<1.0 L 时 ,全肺切除的危险性增大 ;FEV1 占预计值 % <6 0 % ,MVV占预计值 % <4 0 % ,FEV1 - ppo<1.0 L 时 ,肺叶切除危险性升高。
- 王均玲吴大玮薛玉文
- 关键词:FEV1术前术后并发症肺功能肺切除术后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