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天一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应对方...
  • 1篇宣传教育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无偿
  • 1篇无偿捐献
  • 1篇细胞
  • 1篇恋爱
  • 1篇捐献
  • 1篇骨髓
  • 1篇干细胞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篇王天一
  • 1篇李宁
  • 1篇马绍斌
  • 1篇汪剑云
  • 1篇范存欣
  • 1篇邓杨
  • 1篇蔡玲
  • 1篇陈静敏
  • 1篇刘珠慧

传媒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广州地区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应对方式特点,为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广州地区2 000名大学生开展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表现为以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应对方式在出生时代、性别、专业、恋爱状况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在差异。85后比90后大学生更多的采用自责、退避及合理化的应对方式(P<0.01)。与其他专业比较,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更多的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P<0.01),有过恋爱经历学生较未曾恋爱过学生更多的采取求助应对方式(P<0.05)。结论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不同,应该根据其应对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帮助。
刘珠慧陈静敏王天一范存欣马绍斌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
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态度与行为调查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即捐献骨髓)的认知程度、态度与行为,探讨影响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的因素,为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的461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平均得分为(3.25±1.074)分,其中医药类学生(3.42±1.053)、父亲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3.63±1.049)得分较高;78.2%的学生表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认知得分、是否愿意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对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态度以及亲人对其捐献行为的态度等都是影响大学生捐献行为的主要因素;大学生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难以推广的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不透明和社会舆论误导等;46.8%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宣传教育是鼓励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的最主要措施。结论应提高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加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教育,是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重要举措。
邓杨李宁王天一汪剑云蔡玲
关键词:大学生无偿捐献宣传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