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婉

作品数:8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林业科研成果推广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楸树
  • 2篇无性系
  • 2篇聚类
  • 1篇氮磷钾
  • 1篇滇楸
  • 1篇胸径
  • 1篇养分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片
  • 1篇荧光参数
  • 1篇幼龄林
  • 1篇生态效应
  • 1篇生物量
  • 1篇施肥
  • 1篇树高
  • 1篇树种
  • 1篇树种生长

机构

  • 8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海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8篇王婉
  • 7篇虞木奎
  • 6篇成向荣
  • 3篇舒骏
  • 1篇余雪标
  • 1篇吴统贵
  • 1篇葛乐
  • 1篇刘佳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泥质海岸水杉防护林网生态效应监测与评价
本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沿海水杉防护林网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监测了水杉防护林网的生态效应(防护效应、土壤改良效应、植物资源保育效应和大气环境改良效应),并采用价值评估法对水杉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
王婉
关键词:生态效应防风效能
文献传递
林茶复合条件下茶树光合特性与荧光参数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研究林茶(南酸枣-茶树)复合系统和纯茶园条件下茶树光合特性的差异,在浙江省开化县对这两种生境条件下茶树叶片光合与荧光特征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纯茶园茶树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和暗呼吸速率(Rd)与林茶复合系统的茶树没有显著差异(P>0.05),仅表观量子效率(AQE)显著高于林茶复合系统茶树(P<0.05);纯茶园茶树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与林茶复合系统茶树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仅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则显著高于林茶复合系统茶树(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采用南酸枣的株高、密度和种植行向的情况下,南酸枣-茶复合系统未显著影响茶树对光能的利用效率。
王婉沈汉舒骏虞木奎成向荣吴统贵
施肥对楸树生长及叶片荧光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对楸树(Catalpa bungei)林地进行氮、磷、钾正交施肥试验,分析施肥对楸树叶片荧光特征及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楸树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各处理楸树胸径年生长量在1.30 ~ 2.42 cm,平均为1.76 cm;树高年生长量在0.57 ~ 1.72 m,平均为1.30 m; N2P1K2处理楸树胸径生长量最大,N2P2K3处理楸树树高生长量最大;各施肥措施均显著改变了楸树叶片荧光特征,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F0逐渐降低,N1处理显著大于其他两个处理(P< 0.05);Fv/Fm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且N1与N2间存在显著差异;而Yield和qP则逐渐增加,N3处理分别高出N1、N2处理16.67%、23.53%和23.33%、23.33%;其他指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随着磷肥使用量的增加,F0和qN显著增加,尤其是P3处理分别是P1处理的1.16和1.07倍;Fv/Fm、ETR、Yield和qP则逐渐降低,其中Yield和qP的降幅最大,P3处理仅为P1处理的77.27%、83.78%;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钾肥的增加,F0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ETR和Yield逐渐降低,特别是ETR,K1处理分别是K2、K3处理的1.15、1.21倍;而Fv/Fm、qP和qN均未发现显著差异.可以看出,氮肥16 g/株、磷肥4~8g/株和钾肥16~ 24 g/株的施肥量对楸树生长的影响最大;同时对叶绿素荧光分析发现,叶片Fv/Fm、Yield和qP等指标对氮肥盈亏的响应与生长较为一致,可作为氮肥盈亏判别的诊断指标.
吴倩婷潘玲华路晓宏王婉余雪标虞木奎
关键词:楸树施肥氮磷钾荧光
沿海地区楸树无性系幼林对比测定及选择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筛选出适合中国东部泥质海岸的优良楸树无性系,以‘豫楸1号’(YQ1)无性系为对照,研究了2年生28个无性系的生长情况,并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优良楸树无性系。结果发现,无性系胸径变化范围在3.24~5.24 cm,平均为4.13 cm;树高变化范围在3.48~5.18 m,平均为4.34 m;其中9个无性系的胸径和6个无性系的树高大于对照YQ1(胸径和树高分别为4.02 cm、4.29 m)。方差分析发现,无性系间胸径和树高均存在显著差异。采用胸径和树高2个生长指标对所有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29个无性系可明显的划分成4类,且各类间两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无性系008-1-3具有最大的胸径和树高;筛选出4-2-2-5、4-2-6-8、4-2-8-3和6523-4等4个无性系具有较大的胸径和树高,这5个楸树无性系可作为今后沿海地区重点推广的楸树无性系。
袁涛吴倩婷成向荣王婉虞木奎
关键词:聚类
不同间伐强度下麻栎人工林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被引量:50
2012年
选择江淮山地丘陵区分布较广的麻栎人工林进行间伐试验,通过样地调查,分析不同间伐处理5年后麻栎林分的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间伐15%(T15)、间伐30%(T30)和间伐50%(T50)处理的树木碳密度分别增加9.1%、29.6%和28.4%,不同间伐处理树木碳密度在各器官的分配特征均为树干>根系>树枝>树皮>树叶.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地凋落物碳密度逐渐降低,土壤(0~50cm)碳密度略有增加,但凋落物和土壤碳密度在间伐与未间伐处理之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林分总碳密度大小为T30>T50>T15>CK,总碳密度分别比CK增加16.3、14.5和3.6tC.hm-2,但间伐与未间伐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15、T30和T50间伐处理的土壤呼吸均高于CK,仅T30处理与CK之间差异显著.在江淮山地丘陵区,间伐有利于麻栎人工林碳密度的增加,其中以间伐30%最适宜林分碳储量的累积.
成向荣虞木奎葛乐张春祥王婉
关键词:麻栎间伐碳密度生物量
不同光环境对紫背天葵和白背三七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以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和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两种优良野生蔬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然全光照(L0)、郁闭度约50%林下(L1)、郁闭度约70%林下(L2)3种光环境下植株的生长及光合和荧光参数变化,以明确其耐荫性以及林下套种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紫背天葵和白背三七地径和株高在L0和L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L2处理下显著低于L0。(2)两种野菜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均随光照强度减弱逐渐降低,表观量子效率(AQY)在3种光环境下无显著差异;PSⅡ潜在最大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也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小,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却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加。(3)两种野菜光合和荧光参数在L0和L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L2处理下显著低于L0。研究表明,在较大郁闭度林分下,紫背天葵和白背三七叶片叶绿素分子捕获激发能的效率降低,其PSⅡ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减少,而用于热耗散的份额增加,电子传递活性和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的能量降低,净光合速率下降,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两种野菜均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可以在林分郁闭度50%左右的林下正常生长。
成向荣舒骏刘佳王婉虞木奎
关键词:紫背天葵白背三七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光环境
沿海地区滇楸无性系幼龄林对比测定及选择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筛选出优良的滇楸无性系,研究了61个滇楸无性系的生长情况,并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优良滇楸无性系。结果发现,无性系胸径变化范围1.47-4.55 cm,平均为2.57 cm;树高变化范围在1.44-3.58 m,平均为2.27 m。方差分析发现,无性系间胸径和树高均存在显著差异。采用胸径和树高2个生长指标对所有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61个无性系可明显的划分成4类,且各类间2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040、36-1、gz-11、yn-031-2、yn-041-5、yn-042-1、yn-1、yn-2、yn-36、109-1、142-2等11个无性系具有较大的胸径和树高,可作为今后滇楸无性系的重点推广对象。
吴倩婷顾沈华王婉成向荣虞木奎
关键词:树高胸径聚类
马尾松复层林伴生树种生长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为评价不同马尾松复层林伴生树种的生长及土壤环境效益,在浙江开化研究了马尾松林下5个伴生树种[黄檀(Dalbergia hupeana)、红茴香(Illicium henryi)、乌冈栎(Quercus phillyraeoides)、红豆树(Ormosia hosiei)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伴生树种中黄檀和红茴香保存率较高,黄檀和红茴香树高、胸径和冠幅显著大于其他3个树种;马尾松复层林的构建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尤其是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得到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种伴生树种对改善林地土壤养分效果为乌冈栎>红茴香>红豆树>黄檀>浙江楠,综合来看,红茴香更适宜构建马尾松复层异龄林。
舒骏江斌成向荣虞木奎王婉
关键词:马尾松复层林土壤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