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娟
- 作品数:31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血红素加氧酶-1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抗氧化防御酶。在正常生理状态下,HO-1的表达水平较低。在缺血、缺氧、炎症等多种应激状态下,HO-1可被诱导大量表达,进而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细胞保护作用。但对于HO-1与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现对HO-1在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王凡王宏娟徐世明
-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
- 高糖培养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高糖培养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高糖培养组(高糖组,培养基糖浓度为30 mmol/L)及正常糖培养组(正常组,培养基糖浓度为5.5 mmol/L)。分别于培养24、36、48 h时,用油红O染色及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脂质含量,采用细胞内蛋白印记法检测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LDLR)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ABCA1)的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提示培养36 h时高糖组细胞内脂滴少于正常组,培养24 h及48 h时两组无明显差别。高糖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在培养36 h时细胞内总胆固醇(TC)及胆固醇酯(CE)显著低于正常组(P=0.028、0.029),而游离胆固醇(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培养24、48 h时,两组间细胞内TC、CE及F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糖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LDLR表达量在培养24、36、48 h时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43、0.004、0.028),ABCA1表达量在培养24、36、48 h时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0、0.009、0.006)。结论高糖培养可引起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LDLR的表达下降、ABCA1的表达增多,从而引起细胞内脂质含量减少。
- 张国娟王宏娟徐世明梁巧静
-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胆固醇高糖培养
-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2
- 2009年
- 生物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医学教育改革新形势的要求,我们结合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办学宗旨,依据教学大纲,从优选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开展课外兴趣小组三方面探讨如何实施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徐世明王宏娟吴金英
-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 三年制临床医学山区半山区定向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体会
- 2009年
- 本文在分析我学院三年制临床医学山区半山区定向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成绩,并与其他专业学生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加强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质量。
- 王宏娟徐世明古同男周秀艳
-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
-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过程规范化设计与实施的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为了适应医学教育改革新形势的要求,我们结合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办学宗旨,围绕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探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过程规范化的设计与实施。
- 徐世明王宏娟古同男周秀艳刘扬
-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物化学
- 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被引量:9
- 2013年
- 目前的教学方法改革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广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建设适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库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工作。该文就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案例选编的基本原则、案例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总结。
- 徐世明王宏娟古同男周秀艳
-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育教育病案职业教育
- 人HO-1基因启动子区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人血红素加氧酶-1(hHO-1)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特点,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种类及CpG岛位置。方法利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获取hHO-1基因序列和启动子序列,SoftBerry分析hHO-1基因核心启动子位置,PROMO和Gene Regulation分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种类,MethPrimer 2.0和CpGFinder预测CpG岛位置。结果hHO-1基因位于22q12.3,全长13112 bp。转录起始点上游约1995 bp范围内为启动子区域,hHO-1启动子区含79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1个CpG岛。结论hHO-1基因启动子能预测出多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为更深入地研究hHO-1基因的调控机制及其在抗逆方面的潜在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 王凡徐世明古同男王宏娟
-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启动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CPG岛
- 肠道微生物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8年
- 人体肠道内存在着数以亿计的肠道微生物,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是人体物质代谢的重要环节。最近一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肠道微生物稳态的改变可能与包括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相关联。例如,在婴儿哺乳期溶解性肠杆菌A可抑制1型糖尿病的发生;肠道微生物组比例失调会中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17的免疫反应,导致免疫耐受缺失,也会增加患结肠肿瘤的风险等。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组与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将会为疾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王凡王宏娟古同男任丽丽梅秋芳徐世明
- 关键词:肠道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
- 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利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研究在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AP)的变化,探索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心电生理学变化机制。方法建立对照组(Brown Norway-Brown Norway)和实验组(Brown Norway–Lewis)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每组建立模型20只,将20只模型随机分为4组,于术后第2天、第4天随机选取各组移植大鼠,获取心脏移植物分别进行病理检查,并应用快速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细胞AP。结果两组模型中供心复跳率100%,设定实验时间前对照组术中大鼠死亡2例,实验组死亡1例。组织学见对照组心脏移植物在移植后第2(n=4)、4(n=5)天均无明显排斥反应;实验组在移植后第2(n=4)、4(n=5)天有轻度到中重度排斥反应。在移植后第2、4天,实验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AP时程(APD)均显著延长[第2天APD90:实验组(n=15)vs对照组(n=12),(88.1±6.5)mV vs(49.3±5.6)mV,P=0.0016;第4天APD90:实验组(n=21)vs对照组(n=15),(104.0±9.5)mV vs(59.3±5.2)mV,P=0.0064];心肌细胞AP最大去极化速率(dv/dt)均显著增加;动作电位幅度(APA)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大鼠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时,心肌细胞APD明显延长,AP dv/dt显著增加,APA无显著变化。
- 贾一新孟旭李岩焦玉清韩薇罗文琦王宏娟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急性排斥反应动作电位膜片钳技术
- 斑马鱼MIB1启动子及互作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斑马鱼E3泛素蛋白连接酶1(MIB1)基因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FBS),MIB1互作基因和互作蛋白的种类及其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探讨MIB1基因的调控方式及潜在功能。方法利用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NGDC)预测非编码RNA(ncRNA),利用Alggen与AnimalTFDB在线网站预测MIB1基因TFBS种类,使用GeneMANIA与STRING分析MIB1的互作基因与互作蛋白;通过DAVID网站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基因本体(GO)可视化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MIB1基因启动子区及5′非翻译区可转录出ncRNA;通过预测得到121种TFBS,并发现P53转录因子既可以结合到MIB1基因的启动子区又可与MIB1蛋白相互作用;在线预测出6种MIB1的共表达基因,筛选出20种互作基因;通过GO可视化分析发现,MIB1及其互作基因在生物过程方面具有调控细胞、组织、器官生长分化及调节NOTCH信号通路等功能,且主要在细胞质核周区、细胞膜和突触后密集区等部位被富集,具有结合NOTCH蛋白、PDZ结构域蛋白等分子功能;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MIB1及其互作基因涉及4条代谢途径。结论MIB1包含多种TFBS,并通过与特定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影响细胞癌变、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过程。MIB1还可能通过其互作基因和互作蛋白的介导,在细胞生长调控、造血干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及神经元信息的传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王凡徐世明鄢雯古同男王宏娟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启动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