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重庆市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15—2019年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性噪声危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调查重庆市涪陵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危害水平,探讨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从"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导出2015—2019年噪声作业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和职业病报告卡,分析近5年噪声作业人员噪声危害趋势,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害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度涪陵区噪声作业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共计8 276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异常率为10.66%。2015—2019年,涪陵区共报告职业性噪声聋6例,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R2=0.927,F=38.016,P<0.05),检出双耳高频听阈损失人数逐年升高(R2=0.854,F=17.489,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与非损失人员在性别、年龄、接噪工龄、用人单位行业和经济类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生高频平均听阈损失(OR=3.416,95%CI 2.687~4.343),企业经济类型为私有经济(OR=1.666,95%CI 1.114~2.493)和劳动者年龄(OR=1.073,95%CI 1.063~1.084)是本研究人群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的危险因素。结论涪陵区职业性噪声危害形势不容乐观,未来职业卫生工作应重点关注私有制经济企业中劳动者的噪声职业危害,同时加强对男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教育,同时适当把控噪声作业岗位劳动者年龄。 罗燕 尹颀 王小明 王令关键词:噪声危害 影响因素 某尿素厂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某尿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为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作业场所噪声强度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收集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将研究对象根据噪声暴露情况分组,以暴露于≥85 d B(A)噪声环境中的作业工人作为观察组,暴露于<85 d B(A)噪声环境中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症状、血压、听力损失、噪声危害知晓率和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选取该企业具有代表性的8个噪声作业岗位,其8小时等效声级测量结果有4个岗位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85 d B(A)。观察组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头痛和/或头昏、烦躁、睡眠障碍(失眠和/或多梦)、记忆力减退和/或注意力减退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压异常率35.37%高于对照组11.65%,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9.54,P<0.05)。观察组听力损失人数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7.78,P<0.05)。观察组噪声危害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观察组防护用品使用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5)。男性作业工人噪声危害知晓率高于女性作业工人,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97,P<0.05),男性作业工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低于于女性作业工人,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0.87,P<0.05)。结论该尿素企业噪声污染严重,需要职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督促企业进行工艺改造或技术改造;作业工人噪声防护意识薄弱,需要企业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噪声作业人员加强职业卫生教育。 王小明 张仁平 杨德明 曹勇 田应桥 王朝永 杨帆 尹颀关键词:生产性噪声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以建国以来至2019年底重庆市涪陵区确诊的所有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性尘肺病随访调查表》对其基本情况、生存状态、保障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性尘肺病病例以男性为主,平均发病年龄(53.15±10.32)岁,平均接尘工龄(13.77±10.53)年,工龄<5年者达31.86%;病种分布以矽肺和煤工尘肺为主,贰、叁期尘肺占31.23%;病例所在行业多见于采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及制造业;现患病例基本享有医保和大病保险等保障,社会保障率为97.35%。 罗燕 王小明 王令 尹颀关键词:随访 重庆市涪陵区阿片类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了解阿片类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整理涪陵区506例阿片类吸毒人员基本人口学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 感染率:高龄高于低龄;未婚高于已婚有配偶;待业/无业吸毒人员高于其他类吸毒人员;低学历高于高学历;吸毒史长者高于吸毒史短者;有性滥交行为者高于无性滥交行为者。结论 涪陵区阿片类吸毒人群艾滋病等传染病感染较为严重,应针对该人群采取积极干预防控措施。 王小明 刘榆 夏伶俐 雷钧艳 杨浩 潘红关键词:吸毒人群 HIV HCV 梅毒 过氧化氢酶基因rs208679在重庆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噪声性耳聋的关联性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5’区-6411A/G(rs208679)多态性在重庆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hearingloss,NIHL)的关联研究。方法以重庆地区汉族无血缘关系的健康自愿者225例(健康对照组)、噪声接触者237例(噪声接触组)作为研究对象。噪声接触组根据有无NIHL又分为无耳聋组170例和耳聋组67例。采用iMLDR“分型技术,分别检测各组CAT基因5’区rs208679多态的基因型,并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临床耳聋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在研究人群中检测到rs208679多态的3种基因型AA、AG和GG,两组人群的A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76,G等位基因频率为0.24,健康对照组和噪声接触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健康对照组与噪声接触组、无耳聋组与耳聋组间,多态基因型(AA、AG及GG)和等位基因(A、G)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耳聋组与耳聋组的隐性分析GG:AG+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208679是NIHL的易感基因,可作为N1HL易感性的生物标志。 杨俊慧 王小明 王朝永 陈继川 钱宇 段朝霞关键词:听觉丧失 过氧化氢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及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此类人群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采用面对面方式对在重庆市涪陵区娱乐场所的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0.1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1.4%;86.4%的暗娼人群有性病相关症状,大部分未及时治疗。对暗娼人群进行的心理调查显示,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外,其余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结论应根据该人群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 易先国 丁贤彬 吴国辉 周超 郑青川 王小明关键词:暗娼人群 艾滋病知识 性病 心理健康 2015年重庆市涪陵区海洛因成瘾者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行为特征调查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了解重庆市涪陵区海洛因成瘾者HIV、HC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及行为特征,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相关的社会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8月,对重庆市涪陵区MMT 402名海洛因成瘾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HCV和梅毒抗体。结果 402名海洛因成瘾者吸毒后期都是采用注射方式吸食海洛因,就业状况极差,待业占88.81%;平均吸毒史为19年;初次使用海洛因毒品的平均年龄为(35.72±6.57)岁;单纯吸食海洛因的占39.30%,吸食海洛因的同期混合滥用新型毒品的占60.70%;毒品滥用以家人或同伴影响为主,占80.85%;发生过性滥交行为者占96.02%,在性滥交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仅占3.63%;吸毒经历中,曾经共用注射器者占98.26%;从未共用过注射器者仅占1.74%;调查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1例,占2.74%,检出HCV抗体阳性者340例,占84.58%,检出梅毒抗体阳性者4例,占0.995%。结论 重庆市涪陵区海洛因成瘾者HCV和HIV感染率较高,需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干预工作,降低HIV、HCV等血液性传染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风险。 王小明 康晓丽 封雷 王朝永关键词:海洛因成瘾者 艾滋病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螺旋体 2005—2020年重庆市涪陵区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丙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和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2020年重庆市涪陵区丙型肝炎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5—2020年重庆市涪陵区共报告丙型肝炎病例1 736例,其中阿片类吸毒人群病例366例(21.08%),其他类人群病例1 370例(78.92%);年均发病率为9.80/10万,不同年份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88,P<0.001);报告死亡12例,年均死亡率为0.006 7/10万;发病呈现缓慢上升态势;城区11个街道合计发病率显著高于16个乡镇的合计发病率(χ^(2)=250.48,P<0.001);发病人数最多的年龄组为31~40岁组(30.24%),其次是41~50岁组(27.48%),不同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91,P<0.001);男性发病人数远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53∶1,男性和女性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8,P=0.001 5);职业主要为家务及待业(44.99%)和农民(13.02%)。结论重庆市涪陵区丙型肝炎流行较严重,呈现缓慢上升态势,流行原因复杂,应采取丙型肝炎防范知识健康宣传教育、加强主动监测扩大检测范围、感染者和病人的心理疏导干预、避孕套推广和积极医治患者等综合防控措施。 王小明 雷钧艳 杨帆 刘榆关键词:丙型肝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涪陵区预防接种人员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认知调查及报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调查涪陵区预防接种人员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知识的掌握、监测报告的认知情况,并对AEFI报告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22年4—5月由调查员现场对各接种单位所有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发放电子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463名调查对象AEFI监测知识平均得分为(4.13±1.14)分。调查对象对AEFI报告态度整体上较为积极,但仍有17.49%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AEFI监测是额外工作负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较高(OR=1.529,95%CI:1.152~2.030)、免疫规划工作年限较长(OR=1.503,95%CI:1.149~1.967)、参加培训(OR=3.277,95%CI:2.103~5.106)以及专职人员(OR=2.084,95%CI:1.181~3.677)都会促进AEFI报告率的提高。结论应加强对基层预防接种相关工作人员AEFI监测工作的培训,提高AEFI监测工作的认知和监测意识,从而提高AEFI监测工作的质量。 杨帆 杨德明 向于 王小明 龚莉 毕玲 秦雪松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对125例煤炭矿工尘肺病的观察与分析 2016年 目的对125例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为煤炭矿工尘肺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收集的125例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观察不同工作年限、工种类型的尘肺病煤炭矿工的比率。结果 125例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中,壹期患者72例,占57.6%,贰期患者46例,占36.8%,叁期患者7例,占5.6%。125例患者中,工作年限为0~10年的占12.8%,11~20年的占24.8%,21~30年的占28.0%,工作年限大于30年的占34.4%,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的比率也在不断提高。125例患者中,主要为工种是纯掘、主掘的患者,其所占比率超过一半。结论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中以壹期患者居多;工种为纯掘、主掘的患者为主要患病人群;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的比率在不断提高。 王小明关键词:尘肺病 患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