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千岛湖鸟类群落不支持小岛屿效应
- 王彦平张蒙王思宇丁志峰张竟成孙吉吉李鹏丁平
- 关键词:鸟类千岛湖
- 千岛湖雀形目鸟类群落嵌套结构分析被引量:23
- 2008年
- 2006年4月至2007年11月,采用截线法对千岛湖20个岛屿上的雀形目鸟类种类组成进行调查,检验其群落是否符合嵌套式分布的格局。此外通过野外直接记录与辨认法对岛屿上的植物种类组成进行调查,同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获得鸟类体长、分布宽度和生境专属性等生活史特征参数,以及采用GIS分析测定岛屿面积和隔离度参数,进而分析和探讨雀形目鸟类群落嵌套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千岛湖岛屿雀形目鸟类群落呈现显著的嵌套结构,岛屿面积、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生境专属性对其嵌套结构具显著性的影响。千岛湖岛屿雀形目鸟类存在着选择性灭绝过程;植物物种丰富度和鸟类生境专属性则通过影响鸟类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对鸟类群落嵌套结构产生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千岛湖岛屿雀形目鸟类群落嵌套格局同时受到栖息地和物种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认为应更多地关注那些面积较大和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岛屿,以及生境专属性较高的种类等鸟类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策略。
- 张竞成王彦平蒋萍萍李鹏于明坚丁平
- 关键词:雀形目鸟类
- 千岛湖栖息地片段化效应对鸟类巢捕食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为了解栖息地片段化对鸟类巢捕食风险的影响,我们于2010年4-8月,在千岛湖地区选取16个岛屿,分别在岛屿边缘和内部区域用放置鸡蛋(大型卵)和鹌鹑(Coturnix japonica)蛋(小型卵)的方法进行人工模拟地面巢试验,研究不同体积大小鸟卵的巢捕食率及其差异,分析巢捕食率与岛屿面积、隔离度、形状指数和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关系。试验期间,共放置人工巢726个,卵1,452枚,其中大型卵人工巢366个、卵732枚,小型卵人工巢360个、卵720枚。结果显示:在千岛湖地区,鸟卵类型、放置位置和试验时间对巢捕食率存在显著影响。小型卵的巢捕食率(81.2%)高于大型卵(60.0%),岛屿边缘的巢捕食率(75.1%)高于内部区域(66.1%),试验后期的巢捕食率要高于繁殖初期。同时,岛屿面积和形状指数对巢捕食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栖息地片段化可通过边缘效应和面积效应增加鸟类的巢捕食风险,而且小型鸟类对片段化更为敏感。
- 孙吉吉王思宇王彦平邵德钰丁平
- 关键词:捕食风险千岛湖
- 千岛湖片段化栖息地中爬行类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千岛湖是1959年因修建新安江电站大坝而形成的人工湖泊陆桥岛屿.由于具有湖泊面积大、岛屿数量与类型多、森林覆盖率高、形成历史清楚等特点,千岛湖人工湖泊陆桥岛屿的形成为研究栖息地片断化问题和验证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假说提供了...
- 王彦平张竞成王熙吴强丁平
- 关键词:爬行类生活史特征千岛湖
- 千岛湖片段化栖息地地栖哺乳动物的红外相机监测及最小监测时长被引量:15
- 2014年
- 作为典型的陆桥岛屿,千岛湖成为检验栖息地片段化理论的自然研究平台。2011年5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我们在千岛湖32个岛屿和1个大陆对照样点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对千岛湖体型较大的地栖兽类及其最小监测时长进行了监测和研究。在27,798个相机日的监测中,共获得动物影像照片23,639张,照片清晰、可进行物种鉴定的有2,414张,占照片总数的10.2%;其中体型较大的地栖兽类独立照片988张,识别为9个物种: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黄麂(Muntiacus reevesi)、野猪(Sus scrofa)、华南兔(Lepus sinensis)、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n)、猪獾(Arctonyx collaris)、鼬獾(Melogale moschata)、花面狸(Paguma larvata)和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平均独立照片拍摄率为40.9%。种–面积曲线研究表明,岛屿上的地栖兽类物种丰富度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曲线的z值为0.27。大岛(>10 ha)中,最小监测时长随面积增加而增加,而小岛没有明显趋势;最小监测时长随隔离度增加而减小,但关系不显著(d.f.=20,F=3.067,P=0.095),表明建湖后栖息地的片段化与岛屿化导致了一些对面积或栖息地较为敏感的大型兽类在小岛屿上的局部灭绝。因此,我们建议对于面积较大的片段化栖息地,红外相机应保证较长的最小监测时长,而面积较小的片段化栖息地在监测中应根据隔离度、基质性质、物种种类适时调整调查强度,以完整反映当地物种实际情况。
- 徐爱春斯幸峰王彦平丁平
- 关键词:岛屿生物地理学
- 千岛湖花臭蛙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食性变化被引量:2
- 2015年
- 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食性变化普遍存在于无尾目类群中。我们于2012~2013年,对千岛湖地区的花臭蛙(Odorranaschmackeri)进行抓捕采样,测量体长、体重以及头宽等身体指标,同时鉴定胃内食物并加以测量和分析。调查期间,共捕获花臭蛙838只,测量胃内食物2178个。结果表明,花臭蛙食物种类丰富,食物类群隶属78科,但食谱宽度较窄。随着花臭蛙体长增加,其摄食的食物总体积和单个食物体积显著增加,但摄食食物数量显著减少。同时,不同体长的花臭蛙对不同食物的摄食频率也有不同。半翅目、膜翅目以及等翅目等小型食物的摄食频率随花臭蛙体长的增加而变小,而直翅目以及鳞翅目幼虫等大型食物的摄食频率随花臭蛙体长的增加而变大。综上所述,千岛湖地区花臭蛙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食性变化,因此在以后无尾目类群的食性研究中,应将个体发育的因素考虑在内。
- 吴强王彦平丁平
- 关键词:食性食物选择千岛湖
- 城市化对杭州鸟类的影响:从群落到个体
- 了部分杭州市的常见鸟类,在取食、繁殖和人为干扰三个方面,了解鸟类在物种水平对城市化的不同反应。结果显示,在城市化环境中,不同鸟类在城市食物资源的利用、取食方式改变、巢材和巢位选择、惊飞距离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征。在此...
- 陈水华王彦平兰思思张琴黄秦丁平郑光美
- 关键词:鸟类群落城市化进程
- 千岛湖鸟类岛屿生物地理学和群落生态学研究
- 王彦平张蒙王思宇丁志峰张竟成孙吉吉李鹏丁平
- 关键词:千岛湖
- 千岛湖鸟类群落不支持小岛屿效应
- 小岛屿效应(the small island effect,SIE)是指当岛屿面积小于某一特定面积阈值(threshold area)时,物种数不随面积增大而增大的格局。目前,小岛屿效应已成为岛屿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研...
- 王彦平张蒙王思宇丁志峰张竟成孙吉吉李鹏丁平
- 关键词:鸟类千岛湖
- 文献传递
- 千岛湖鸟类岛屿生物地理学和群落生态学研究
- 小岛屿效应(Small-island effect)、嵌套格局(Nestedness)和群落聚群规律(Communityassembly rules)是岛屿生物地理学和群落生态学的重要前沿研究领域和核心问题。岛屿由于具有...
- 王彦平张蒙王思宇丁志峰张竟成孙吉吉李鹏丁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