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皮瓣
  • 2篇皮肤
  • 1篇蛋白
  • 1篇英文
  • 1篇愈合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人脐
  • 1篇人脐带
  • 1篇人脐带间充质...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创面
  • 1篇术后创面愈合
  • 1篇皮瓣缺血
  • 1篇皮瓣缺血再灌...
  • 1篇皮瓣修复
  • 1篇皮肤鳞状细胞
  • 1篇皮肤鳞状细胞...
  • 1篇皮肤磨削
  • 1篇皮肤磨削术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陈振雨
  • 4篇王彦进
  • 3篇陈璐
  • 3篇冷向锋
  • 2篇任纪祯
  • 1篇亓麟
  • 1篇姜珊
  • 1篇翟晓东
  • 1篇朱月华

传媒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RECK及MMP-9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英文)
2009年
目的:观察RECK基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CSCC组织、17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4例正常皮肤组织中RECK及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①RECK在CSCC、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30.0%、47.1%、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蛋白在CSCC、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82.5%、76.4%、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ECK及MMP-9与CSCC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与CSCC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③RECK及MMP-9在C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5p<0.01)。结论:RECK和MMP-9与CSCC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RECK在CSCC中表达减少或缺失可能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从而促进CSCC的侵袭与转移。
亓麟陈振雨冷向锋王彦进朱月华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SP法英文
股薄肌皮瓣修复会阴部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股薄肌皮瓣修复会阴部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以供区耻骨结节下方8~9cm处作为股薄肌皮瓣血管蒂的体表标志,以此为中心点,设计并制作大腿内侧股薄肌皮瓣,向内上旋转修复会阴缺损部位。结果本组共12例,肌皮瓣面积为6ClTI×18cm~10etll×24cm,所有皮瓣均I期成活,术后获随访6~36个月,其功能正常,效果满意。结论股薄肌皮瓣动脉血供恒定,解剖位置清楚,皮瓣旋转轴心固定,对会阴部缺损的手术修复可I期完成,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王彦进陈振雨肖义青冷向锋任纪祯陈璐
关键词:会阴部缺损
高压氧对皮肤磨削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在面部瘢痕皮肤磨削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将行面部瘢痕皮肤磨削术患者32例(痤疮后凹陷性瘢痕20例,外伤后条索状线性瘢痕12例).随机分为两组:16例为高压氧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高压氧干预,每日1次,连续6d;另外16例作为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术后换药处理,换药程序与高压氧治疗组相同,观察高压氧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磨削术后创面换药天数及愈合时间上的差异。结果16例磨削创面进行高压氧治疗后创面愈合较快,平均换药时间为(4.0±1.2)d,平均愈合时间为(11.0±2.8)d,无创面感染。对照组16例磨削创面愈合较慢,平均换药时间为(5.0±1.6)d,平均愈合时间为(16.0±3.1)d,无创面感染。两组患者以供皮区创面内层敷料完全自然翘起,可轻易揭除。揭除的时间为判定愈合标准,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换药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面部瘢痕皮肤磨削术后行高压氧治疗可以促进磨削区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任纪祯陈振雨王彦进陈璐
关键词:瘢痕面部高压氧皮肤磨削术
局部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受体内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促进皮瓣成活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增殖培养HUC—MSCs,并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以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标记HUC—MSCs后,移植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腹部皮瓣术区局部(治疗组),设PBS为对照组。术后每天观察皮瓣的颜色、皮纹、厚度、毛发生长、坏死范围及针刺出血情况等,并于术后7d处死大鼠,比较2组皮瓣的成活率,切取皮瓣组织行常规病理组织切片,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dU染色检测供体细胞在受体皮瓣组织内的分布或分化。结果术后7d治疗组大鼠皮瓣成活率为(97.58±3.41)%,对照组为(54.37±8.7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鼠VEGF的表达密度为138.27±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17±14.13(P〈0.05)。在成活皮瓣的部分小血管内皮可见EdU阳性细胞连续分布。结论HUC—MSCs在体内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直接参与生成新血管,建立新的微循环,并能增加皮瓣局部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形成,修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皮瓣,减轻皮瓣坏死,促进皮瓣成活。
翟晓东陈振雨冷向锋王彦进陈璐姜珊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科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