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
- 作品数:41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3
- 1998年
- 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及治疗王为服王忠孔宪国张元芳本所自1964年10月至1996年10月诊治肾上腺囊肿2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例中男8例、女12例,左9例、右11例,年龄30~64岁。上腹部酸痛或饱胀不适5例,腰酸、腰痛7例,其中1例伴低热...
- 王为服王忠孔宪国孔宪国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囊肿
- CD_(44v8-v10)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探讨CD_(44V8-V10)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22例原发性肾细胞癌及癌周正常肾组织CD_(44V8-V10) mRNA的表达。结果 CD_(44V8-V10) mRNA在肾癌中的表达率为45.5%(10/22),而癌周正常肾组织无表达;有肾周浸润或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浸润转移者(P<0.01)。结论 CD_(44V8-V10)与原发性肾癌的浸润转移表型有关。
- 孔宪国张元芳丁强王忠王为服
- 关键词:肾肿瘤肿瘤转移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1
- 1998年
-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0例肾细胞癌组织和癌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有18例癌组织表达VEGFmRNA,表达率为90%;2例无表达。癌周组织仅有3例表达VEGFmRNA,表达率为1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VEGF在肾细胞癌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和内皮细胞的增生,促进肿瘤生长。以VEGF作为靶分子的基因治疗将提高防治肾癌进展和转移的水平。
- 王忠张元芳孔宪国丁强
- 关键词:肾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泌尿外科学
- 1998年
- 近一年,在泌尿外科领域,无论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肿瘤学的相关研究进展迅速,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都有明显提高,这为下个世纪泌尿外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肾移植:同种异体肾移植稳步发展。为提高长期生存率,正在进一步提高配型的准...
- 张元芳王忠
- 关键词:泌尿外科学肾移植ESWL前列腺
- 无症状镜下血尿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措施
- 1999年
- 分析无症状镜下血尿的病因,探讨对此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措施。采用尿常规、尿脱落细胞学、B超、膀胱镜及X线等检查方法,对174例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结果174例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中首次全面检查明确血尿病因者占9.8%(17/174)。共有31例(17.8%)病因得以明确,其中7例患有泌尿系肿瘤,Ⅱ类、Ⅱ类及Ⅲ类病变发生率分别为4.6%(8例)、9.8%(17例)和3.4%(6例)。认为对首次就诊的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应行详细检查。未能明确病因时,尤其是对老年患者,宜于短期内定期随访。
- 刘本春王忠张元芳
- 关键词:病因学
- 肾细胞癌骨转移的诊治(附四例报告)被引量:4
- 1998年
- 为提高肾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收集4例肾癌骨转移患者资料,就其临床特点、病理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例中除1例经综合治疗长期存活外,其余3例术后生存时间均小于2年。结果认为:肾癌骨转移患者预后较差。
- 刘本春张元芳王忠丁强
- 关键词:肾肿瘤骨转移瘤
- 肾细胞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异常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检测肾细胞癌 (RCC)组织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ragilehistidinetraid ,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及mRNA表达情况 ,了解RCC组织中FHIT基因异常特征 ,探讨FHIT基因与R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RCC及相应癌周肾组织标本 ,提取组织DNA及RNA。DIG标记FHIT全长cDNA探针。PCR法扩增FHIT基因E5~E9。扩增产物电泳转膜后行Southernblot杂交。RNA转膜后行Northernbolt杂交。结果 6 8.2 %(1 5 / 2 2 )RCC组织、37.5 % (6 / 1 4 )相应癌周肾组织存在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缺失或异常。E5和E8异常(缺失、突变等 )发生率为 40 .9% (9/ 2 2 )和 36 .4% (8/ 2 2 )。 42 .8% (1 2 / 2 8)RCC及 75 % (1 2 / 1 6 )癌周肾组织存在Northernblot阳性条带。FHITmRNA失表达与RCC组织学高分级及临床高分期关系密切 (P <0 .0 5 )。存在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缺失或异常的 1 5例RCC中 1 4例 (93.3% )FHIT基因mRNA表达阴性。结论 RCC组织常发生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缺失或突变。FHITmRNA失表达与FHIT基因异常基本一致 ,其表达情况可提示患者预后。
- 刘本春王忠丁强张元芳
- 关键词: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肾细胞癌基因异常表达
- 抑癌基因WT_1研究状况
- 1997年
- Wilms’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实体瘤,WT1基因是从Wilms’瘤中克隆出的第一个公认的抑癌基因。本文综述了WT1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表达调节、突变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 孔宪国王忠
- 关键词:WT1基因抑癌基因肿瘤
- 下半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三角区肿瘤
- 1998年
- 目的既切除膀胱三角区及其周围的肿瘤,又保留病人的排尿功能。方法根据Walsh前列腺癌根治术加以改进,行膀胱下端包括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前列腺、精囊和下端输尿管的下半膀胱切除术。结果为7例病人施行该手术,全部随访6月~3a,效果良好,术后排尿功能正常。结论对位于膀胱颈及三角区的肿瘤,该术式较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及其他膀胱替代术优越,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好,是一个有价值的术式,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王忠张元芳丁强孔宪国
-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三角区
- Ⅰ型前胶原羧端肽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
- 1998年
- 为提供有效的前列腺癌诊断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1例前列腺增生症、18例前列腺癌和28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端肽原(PICP)浓度。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组血清PICP(266.0±76.6μg/L)浓度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组(132.0±32.8μg/L)和前列腺增生症组(136.0±38.3μg/L)(P<0.01),前列腺癌组PICP浓度和前列腺增生症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ICP最佳临界值为205μg/L,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6.2%。认为PICP是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有效指标,可作为前列腺癌的常规检测项目。
- 姜昊文张元芳丁强王忠瞿连喜邓守真
-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P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