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悠
- 作品数:90 被引量:70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用于紫贻贝后闭壳肌穿刺取血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紫贻贝后闭壳肌穿刺取血装置,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自正中央向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刻度线,正中央处的刻度线为零刻度线;在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固定凹槽,所述零刻度线将固定凹槽左右均分;所述固定凹槽的顶...
- 王悠孙田力唐学玺周斌姜永顺董文隆
- 文献传递
- 丙溴磷对二种海洋微藻的GPx活性及GSH、CAR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0年
- 实验以三角褐指藻和青岛大扁藻为材料 ,进行了丙溴磷农药对海洋微藻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成份— GPx(glutatione Peroxidase)活性和 GSH(glutathione)、CAR(carotinoid)含量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在丙溴磷胁迫下 ,微藻的 GPx活性呈现下降趋势 ,GSH和 CAR含量也表现为下降趋势 ,并且胁迫的时间越长、胁迫的强度越大它们下降的幅度也越大。因此微藻细胞对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被削弱 ,从而可能导致活性氧在体内的过量产生与积累 ,进而对藻细胞造成更大的伤害。
- 谢荣唐学玺李永祺王悠
- 关键词:丙溴磷海洋微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类胡萝卜素
- 全文增补中
- 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中华哲水蚤的急性毒性效应及体内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和生物体中含量均呈现增长趋势。本文研究了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中华哲水蚤96 h-LC50以及不同浓度BDE-209胁迫下中华哲水蚤体内三种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响应变化。实验结果显示:(1)BDE-209对中华哲水蚤96 h-LC50值为1 432.21μg/L,表明BDE-209是一种高毒性物质。(2)BDE-209可对中华哲水蚤造成一定程度的氧化胁迫。低浓度组(20μg/L)GPX、GST、GR活性随胁迫时间增加而升高,体现了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对BDE-209胁迫的应激反应;高浓度组(200μg/L)GST、GR活性在96 h高于对照组,而GPX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组,表明机体受到一定氧化损伤。
- 沙婧婧唐学玺王其翔王悠耿倩
- 关键词:BDE-209中华哲水蚤LC50抗氧化酶
- 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的多元评价研究被引量:24
- 2010年
- 于2006年至2007年分四个季度月对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35.5°~36.7°N,119.8°~121.3°E)的营养盐和叶绿素a进行了设站调查,分析了该海域上述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对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影响该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间分布上,总氮、总磷、活性磷酸盐、溶解态氮与总无机氮和活性硅酸盐的季节变化类似,均表现出秋冬季浓度较高而春夏季较低的趋势,而总磷、溶解态磷的浓度则在冬季最高,在夏秋季较低,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夏季较高,而冬季最低;该海域营养盐与叶绿素a浓度空间分布以胶州湾和丁字湾为中心,总体呈现出由近岸向离岸海域逐渐递减的趋势;(2)应用主成分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项调查指标(营养盐与叶绿素a)可以转换提取4个主成分,解释82.00%的结果。主成分综合得分可以作为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指标,据此得到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的季节变化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总体呈现出以胶州湾和丁字湾为中心,沿岸及北部海域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格局;分析结果还表明总无机氮是该海区富营养化形成的主要驱动因子;(3)利用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对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仅于秋季表现为总体中度营养,在其他季节总体趋势均为贫营养,胶州湾与丁字湾附近海域在春秋季表现为磷限制潜在富营养化。主成分分析法较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更敏感,不仅能够定量表述海区富营养化状况,而且能够有效确定富营养化驱动因子。
- 周斌王悠王进河刘泳唐学玺
- 关键词:富营养化评价主成分分析近岸水体
- UV-B增强和海洋环境因子的变化对海洋浮游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1年
- 环境污染导致的臭氧层衰减是当今最引人注目的全球变化现象之一。臭氧层的衰减使得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尤其是对生物具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紫外线B波段(ultrovioletB,UV.B,280~315nm)的辐射增强,从而对全球产生明显的生态学和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北海海水表面uv.B辐射率的10%能够穿透到6m深的水层;而在北冰洋的清澈水域,可到达30m深的水层,在南极水域甚至达到60~70m,引起明显的生态学效应,因此,UV-B辐射对海洋牛态系统的潜在危害性不断增加。
- 窦勇王悠唐学玺
- 关键词:海洋浮游动物UV-B辐射生物学效应生态学效应地球表面紫外线B
- 一种通过EM菌开发污泥内碳源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EM菌开发污泥内碳源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首先向制备好的优化培养基中按照5%的接种量加入EM菌原液,在30℃、120rpm/min的摇床中培养活化18h后备用,将污泥放在容器中并放入摇床中以转速为...
- 王悠李媛媛刘紫旭刘琳刘泳费守华
- 绿色石化项目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PAHs分布及年际变化
- 2023年
- 为评估绿色石化项目运营前后的环境变化,于2018—2021年连续4年对项目所在地鱼山岛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PAHs含量为16.9~178.0μg·kg^(-1),平均值为75.9±24.0~102.6±41.4μg·kg^(-1),4年来整体呈下降趋势,与国内其他海区相比,总体含量较低;各组分平均值为4环PAHs>5环PAHs>3环PAHs>6环PAHs>2环PAHs。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以粉砂为主,PAHs的空间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调查海域PAHs来源相对稳定,年际差异较小,主要来源于石油、木柴、煤炭等燃烧产物的远距离迁移。依据沉积物质量基准法评价,调查海域沉积物PAHs生态风险水平较低。绿色石化项目在建设期及投产期未引起邻近海域沉积物PAHs的增加,但随着项目持续运营,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持续关注。
- 任世军张立王红光张庆红庄彤辉魏娜宋继红程露娴王悠母清林
- 关键词:沉积物PAHS
- 不同海带品系抗氧化系统活性与耐热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1
- 2005年
- 以山东沿海广泛培育的两个海带品系耐高温海带901(简称901)和热敏感海带荣成1号(简称RC)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其抗氧化系统活性与耐热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10℃)901与RC抗氧化系统的基础活性与耐热性状间无显著相关.高温胁迫条件下(18℃)RC体内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含量快速升高,而901的ROS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变化不大,说明ROS可能对高温氧化胁迫具有重要意义.RC的抗氧化系统对高温胁迫比901敏感,表现为出现活性有效抑制的时间和幅度都强于901.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可能在保护海带细胞免受高温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901的叶绿素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明显滞后于RC,叶绿素含量的半伤害时间可作为判定幼苗期901和RC耐热性的灵敏指标.导致不同品系海带耐热性差异的并非其抗氧化系统基础活性的高低,而是该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应激性和敏感性差异.
- 王悠唐学玺
- 关键词:海带品系抗氧化系统耐热性状
- 饵料微藻的种类和密度差异对褶皱臂尾轮虫幼虫摄食和选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实验生态条件下以饵料密度差减法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四种饵料微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Beij)、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Kylin var.tsingtaoensis)、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 galbana Parke 8701)、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幼虫摄食的影响,分析了由等生物量混合的小球藻、青岛大扁藻、小新月菱形藻所组成的混合饵料对其摄食和选食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饵料培养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幼虫滤水率和摄食率均受饵料密度的影响,滤水率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摄食率的变化略有不同即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褶皱臂尾轮虫幼虫的滤水率和摄食率也均受饵料种类的影响,总体表现出滤水率青岛大扁藻>小新月菱形藻>小球藻,摄食率小球藻>小新月菱形藻>青岛大扁藻的变化规律,表明褶皱臂尾轮虫幼虫对不同种类微藻的摄食具有选择性。(2)等生物量混合的三种微藻组成的混合饵料培养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幼虫的滤水率和摄食率与单一微藻种类培养条件下相比发生了变化,混合饵料中三种单胞藻的滤水率、摄食率、选食率和选择性指数大小的顺序呈现一致的规律,均为小球藻>小新月菱形藻>青岛大扁藻。实验结果表明,褶皱臂尾轮虫幼虫对不同种类的微藻摄食具有选择性,小球藻是最适宜的饵料。
- 房宽唐学玺张璟王悠
- 关键词:摄食选食
- UV-B辐射对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光合色素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2年
- 以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为材料 ,采用室内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UV B辐射对光合色素(叶绿素а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低剂量的UV B辐射处理对叉鞭金藻的光合色素含量影响不明显 ,甚至可使光合色素的含量升高 ;而高剂量的UV B辐射处理引起叉鞭金藻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三角褐指藻的叶绿素а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UV B辐射的增强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UV 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光合色素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 刘成圣王悠于娟唐学玺
- 关键词:UV-B辐射三角褐指藻光合色素海洋微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