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作品数:20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微超声探头检查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2010年 目的研究微超声探头(UMP)检查在胃癌患者术前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40例胃癌患者在手术前接受12MHz UMP检查。以手术探查和手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UMP检查诊断胃癌浸润深度(T分期)的准确率和局部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UMP检查诊断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5%。UMP检查诊断胃癌N分期的准确率为75%。结论UMP检查对于胃癌侵犯的深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李力 蔡敏 程峰涛 王斌关键词:胃癌 术前分期 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与消化系统肿瘤 被引量:1 2012年 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结构。端粒长度的变化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从而诱导肿瘤发生,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发生风险指标。然而肿瘤组织取材存在获取时机晚、创伤性大等问题,而肿瘤替代组织易于获取且创伤性小,因此检测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有望成为肿瘤早期筛查的新手段。近年来关于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蔡敏 李力 王睿 王斌 程烽涛关键词:端粒 肿瘤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乙状结肠黏膜内5-羟色胺的作用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5-羟色胺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腹泻型和便秘型IB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在电子肠镜下取升结肠、乙状结肠以及直肠黏膜活检,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5-羟色胺在结肠黏膜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5-羟色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组升结肠段、直肠段5-羟色胺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1);乙状结肠段5-羟色胺分布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泻型IBS乙状结肠5-羟色胺分布明显增多,说明乙状结肠5-羟色胺增多可能在腹泻型IB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王斌 顾晓红 刘玲 蔡敏 程峰涛 李力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 乙状结肠 免疫组化技术 M受体亚型和胃肠道平滑肌功能 被引量:23 2001年 The muscarinic receptor family expressed in smooth muscle throughout the body is thought to be composed of five subtypes coupling to distinct signaling systems,respectively.The population in smooth muscle is composed of mainly M 2 and M 3 subtypes in a 80% to 20% mixture. The muscarinic receptor, mainly M 3 recepto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gastrointestinal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 Selective muscarinic M 3 antagonist should have therapeutic utilit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王斌 程峰涛关键词:毒蕈碱 胃肠道平滑肌 M受体亚型 微超声探头检查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微超声探头(UMP)检查在结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及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53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接受12 MHz UMP检查,以手术探查和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和局部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6%,诊断早期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100%。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N分期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1%、77%、84%。结论UMP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有效方法,诊断早期结直肠癌T分期及肿瘤狭窄患者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尤为突出,尤其适用于肿瘤狭窄患者的分期。 李力 蔡敏 程峰涛 王斌关键词:微超声探头 结直肠癌 术前分期 短节段Barrett's食管的内镜和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内镜和病理下短节段Barrett’s食管(SSBE)的临床症状、内镜分型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0例内镜和病理诊断为SSBE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组织标本作HE染色,并对临床症状、内镜分型及病理特征之... 王斌 程烽涛 左晓明 李力 蔡敏 樊华关键词:病理特征 胃食管反流病 文献传递 微探头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UMP)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的4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UMP检查。结果发现食管间质瘤6例,食道息肉1例,食管癌3例,食管孤立性静脉瘤3例,胃底静脉曲张2例,胃息肉5例,胃癌3例,胃淋巴瘤2例,胃间质瘤3例,胃外压性病变5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部Brunner腺增生1例,十二指肠球部间质瘤1例,未见明显异常6例。结论UMP检查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各层,准确判断肿瘤浸润层次,对于黏膜下肿瘤有较高诊断价值,但由于探头探查深度有限,对较大肿瘤的后方情况探查受限,对部分肌源性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困难。 李力 程峰涛 蔡敏 王斌关键词:微探头超声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胃镜下去甲肾上腺素冲洗致缺血性肠病1例 被引量:1 2010年 缺血性肠病常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结肠镜是重要检查手段。去甲肾上腺素用于胃镜下止血效果显著,但引起缺血性肠病罕有报道。 王斌 李力 蔡敏 王静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 缺血性肠病 A型肉毒毒素对犬下食管括约肌的作用 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BTA)对犬下食管括约肌(LES)的作用机制,为临床BT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胃镜下对BTA组(10条犬)LES分4点注射BTA,对照组(10条犬)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周测定LES的压力,同时测定LES中Ach的含量和AchE活性,并观察AchE阳性神经末梢和Ach囊泡的超微结构。结果:注射BTA后1周BTA组LES压力、Ach含量和Ach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光镜下发现,运动终板色泽变淡,数目减少;在电镜下发现,神经末梢内含Ach的囊泡明显减少,末梢内AchE阳性反应物也明显减少。结论:犬LES局部注射BTA后,可引起LES压力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BTA破坏或抑制局部胆碱能神经末梢运动终极中的囊泡,导致局部Ach含量和AchE活性明显降低而引起。 王斌 张忠兵 顾晓红 陆月良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 下食管括约肌 贲门失弛缓症 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胰组织微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应用7.5%高渗盐水(HS)或低分子右旋糖酐40(Dx)进行液体复苏,观察和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组织微血栓形成和微循环障碍的变化和治疗效果。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SAP组、HS组、Dx组于建模后经尾静脉持续注射4 mL/kg生理盐水、HS组及Dx组各2 h,另设假手术组(OS)。12 h后检测血清淀粉酶、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GMP-140,同时测定腹水量,采集胰腺作普通病理检查并计数微血栓,部分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1)SAP诱发后12 h,SAP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HS组或Dx组(P<0.05);治疗组存活数虽有不同,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2)胰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HS组或Dx组微血栓数、病理评分显著少于SAP组(P<0.05);腹水量、淀粉酶、D-dimer、vWF、GMP-140等检测结果也显示HS组或Dx组较SAP组显著改善(P<0.05或P<0.01);但HS组或Dx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采用HS或Dx进行液体复苏能提高SAP大鼠生存率,胰腺病理损害减轻,胰组织微血栓数量减少,与出血、凝血机制紊乱相关的指标如D-dimer、vWF、GMP-140等改善。本研究未显示HS与Dx在改善SAP上述有关指标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蔡敏 吴建新 李力 王斌 范建高关键词:胰腺炎 微血栓 右旋糖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