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旭熙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紫色土
  • 3篇芽孢
  • 3篇芽孢杆菌
  • 3篇生姜
  • 3篇生态制剂
  • 3篇微生态
  • 3篇微生态制剂
  • 3篇微生物
  • 3篇DGGE
  • 3篇不同种植模式
  • 2篇堆肥
  • 2篇水体
  • 2篇水体质量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丘陵区
  • 2篇微生物多样性
  • 2篇微生物生物量
  • 2篇物量
  • 2篇细菌

机构

  • 10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王旭熙
  • 5篇杨万勤
  • 5篇吴福忠
  • 4篇李蓓
  • 4篇吴国艳
  • 4篇郭莉娟
  • 4篇程琳
  • 4篇何雪梅
  • 4篇邹立扣
  • 4篇龙梅
  • 3篇王奥
  • 3篇罗艺
  • 1篇周利强
  • 1篇韩雨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水体改良微生态制剂
本新型微生态制剂的完整配方包括的细菌种类:类芽孢杆菌(<I>Paenibacillus </I>sp.)、桥石短芽孢杆菌(<I>Brevibacillus choshinensis</I>)、芽孢杆菌(<I>Bacill...
邹立扣吴国艳郭莉娟何雪梅程琳王旭熙李蓓龙梅高兰惠
文献传递
岷江下游典型生姜种植制度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是农业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农业生产中不适的轮作、间作和长期的连作容易引起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以及群落结构的明显改变。栽植不同...
王旭熙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生姜DGGE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的芽孢杆菌及放线菌微生态制剂
本新型微生态腐杆剂对秸秆堆肥催熟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缩短秸秆腐烂时间,为减少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供了可能。本微生态腐杆剂的完整配方包括细菌种:枯草芽孢杆菌<I>(Bacillussubtilis)</I>、<I>)</...
邹立扣吴国艳郭莉娟何雪梅李蓓程琳王旭熙龙梅
文献传递
紫色土丘陵区非耕作季节不同种植模式下NP流失模型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解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非耕作季节N、P的流失特征,以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4种典型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于200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研究了耕作季节后不同种植模式在每次降雨后的N、P流失特征及不完全混合模型的综合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非耕作季节,紫色农耕地均表现出较大的N、P流失量,最大分别达到(0.491±0.079)kg·hm-2和(12.604±13.173)×10-3kg·hm-2。N的流失量均大于P的流失量,并且N、P主要通过地表径流流失。不同种植模式间N、P流失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生姜种植模式的N、P流失量最大,大豆种植模式最小。不完全混合模型可很好应用于研究区域农耕地N、P流失。模型的有效系数均达到0.6以上,其中模拟N流失的有效系数高达0.958。这表明,非耕作季节农耕地N、P流失是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不完全混合模型可成为该区域N、P流失预报和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
罗艺吴福忠杨万勤王旭熙
关键词:紫色土
一种新型的芽孢杆菌及放线菌微生态制剂
本新型微生态腐杆剂对秸秆堆肥催熟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缩短秸秆腐烂时间,为减少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供了可能。本微生态腐杆剂的完整配方包括细菌种:枯草芽孢杆菌(&lt;i&gt;Bacillus?subtilis&lt;/...
邹立扣吴国艳郭莉娟何雪梅李蓓程琳王旭熙龙梅
文献传递
不同种植模式背景下栽植生姜对紫色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解栽植生姜对岷江下游紫色丘陵区不同种植模式背景下典型紫色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与DNA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紫色丘陵区玉米+红薯间作、大豆单作、生姜连作、水稻-紫云英轮作等4种典型种植模式背景下栽植生姜前后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特征。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同一种植模式下栽种生姜前后DGGE条带数目、位置和亮度差异明显。栽种生姜均降低了各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其中生姜连作模式背景下土壤细菌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玉米+红薯间作模式下降幅度最小,但栽植生姜后4种种植模式之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度明显增加。DGGE特征条带的序列分析表明,栽植生姜后,土壤细菌中的部分绿弯菌门类群消失,部分硝化螺旋菌门类群仅在水稻-紫云英轮作模式中发现、玉米+红薯间作模式中出现了短波单胞菌门的细菌。这些结果为了解栽植生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生姜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王旭熙吴福忠杨万勤罗艺王奥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生姜紫色土DGGE
栽植生姜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紫色土微生物生物量及水解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了岷江下游紫色丘陵区玉米+红薯间作、大豆单作、生姜连作、水稻-紫云英轮作等4个典型种植模式下栽植生姜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和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栽植生姜显著降低了4个种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含量,但各种植模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玉米+红薯间作和水稻-紫云英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大豆单作与生姜连作模式,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下降幅度明显较高.栽植生姜显著降低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其下降幅度以玉米+红薯间作模式最大,水稻-紫云英轮作模式最小;土壤转化酶活性在生姜连作模式下显著降低;土壤脲酶活性在大豆单作、生姜连作和水稻-紫云英轮作模式下均显著降低.相对于其他模式,栽植生姜使玉米+红薯间作模式下的土壤维持了较高的转化酶和脲酶活性.
王旭熙吴福忠杨万勤王奥
关键词:生姜紫色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水解酶
一种水体改良微生态制剂
本微生态制剂的完整配方包括的细菌种类: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桥石短芽孢杆菌(&lt;i&gt;Brevibacillus?choshinensis&lt;/i&gt;)、芽孢杆菌(&lt;i&...
邹立扣吴国艳郭莉娟何雪梅程琳王旭熙李蓓龙梅高兰惠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不同种植模式下氮流失特征被引量:17
2010年
氮素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为了解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不同种植模式下氮的流失特征,以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4种典型耕作模式紫云英-水稻(M1)、空地-大豆-空地(M2)、空地-生姜(M3)、空地-玉米+红薯(M4)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种模式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8月共8次有效降雨中氮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水的流失特征.研究期间,4种模式下氮流失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总氮流失量表现为:M3((30.388±2.86)kg·hm-2)>M4((17.118±1.677)kg·hm-2)>M2((10.987±1.108)kg·hm-2)>M1((6.090±1.051)kg·hm-2).相对于其它模式,M4模式下地表径流量和渗透水量在研究期间均最大,但M3模式下氮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水的流失量最大.另外,非生长季节4个模式下氮流失量相对较低且各模式间差别较小,生长季节4个模式间可溶性氮和总氮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水流失量均表现为M3>M4>M2>M1.4种种植模式下氮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水的流失形态均以硝态氮为主.渗透水中铵态氮和可溶性总氮占总氮的比例高于地表径流.这些结果为该区区域合理选择耕作模式、优化耕作方式、加强管理以控制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罗艺吴福忠杨万勤王旭熙
关键词:紫色土氮素流失面源污染
Cd对欧美杂交杨生长紫色土和冲积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了现实环境中Cd污染水平对长江流域典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了现实Cd浓度胁迫对盆栽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生长的紫色土和冲积土中可培养的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处理显著增加了栽植杨树的紫色土中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可培养真菌的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N含量.DGGE图谱显示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Cd胁迫处理下也发生了明显改变.相反,栽植杨树的冲积土中可培养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在较低浓度的Cd处理中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而高浓度的Cd胁迫均显著降低各类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生物量N含量,且不同Cd胁迫处理下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小.另外,施加Cd处理对冲积土和紫色土微生物生物量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认识现实Cd污染水平下土壤微生物特征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王奥吴福忠杨万勤周利强王旭熙韩雨
关键词:紫色土冲积土可培养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