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耀

作品数:34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肿瘤
  • 14篇淋巴
  • 12篇原位
  • 12篇原位移植
  • 12篇恶性
  • 11篇淋巴瘤
  • 11篇恶性淋巴瘤
  • 10篇肿瘤移植
  • 10篇小鼠
  • 10篇裸小鼠
  • 8篇原发性
  • 8篇病理
  • 7篇梨状窝
  • 6篇细胞
  • 6篇梨状窝癌
  • 6篇病理学
  • 6篇肠肿瘤
  • 5篇小肠
  • 5篇疾病模型
  • 4篇原发性恶性

机构

  • 29篇辽宁省肿瘤医...
  • 12篇解放军第20...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4篇王明耀
  • 13篇刘秋珍
  • 12篇张宁
  • 11篇脱朝伟
  • 10篇杨波
  • 7篇刘文中
  • 7篇李树春
  • 6篇朱希伟
  • 4篇费声重
  • 4篇李荫棠
  • 4篇李奕
  • 3篇徐成钧
  • 3篇樊文竹
  • 3篇石胜利
  • 3篇脱帅
  • 2篇吴泽全
  • 2篇陈立群
  • 2篇李奕
  • 2篇魏强
  • 2篇李晓玲

传媒

  • 7篇实用肿瘤学杂...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消化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2001’全...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建立人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工具。方法 将 5例人小肠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植入裸鼠小肠黏膜层内 ,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和移植瘤的侵袭、转移 ,并进行形态学 (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有 3例原位移植获得成功。依据新的WHO恶性淋巴瘤分类标准 ,建成 1株人小肠原发性 (非霍奇金B细胞 )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HSIL 1)、1株人小肠原发性 (非霍奇金B细胞 )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 (HSIL 2 )和 1株人小肠原发性 (非霍奇金T细胞 )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HSIL 3)。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HSIL 1和HSIL 2的CD19、CD2 0、CD2 2、CD4 0、CD4 5、CD72阳性 ,HSIL 3的CD3、CD7、CD4 5RO阳性。染色体众数范围 5 5~ 6 9条 ,为亚三倍体核型。移植瘤细胞的DNA指数为 1.4 6~ 1.71,均为异倍体。HSIL 1、HSIL 2和HSIL 3分别传至 32代、2 7代和 2 1代 ,共移植裸鼠 4 4 3只 ,其肿瘤移植生长率、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和自发转移率均为 10 0 %。移植瘤在裸鼠小肠内呈侵袭性生长 ,破坏肠壁各层组织结构 ,出现血道、淋巴道及种植性转移。原位移植瘤与来源人小肠恶性淋巴瘤细胞一致。结论  3株人小肠原发性恶?
刘秋珍脱朝伟张宁王明耀
关键词: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肿瘤移植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m23 VEGF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nm23、VEGF蛋白表达与肺门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根治术后Ⅰ期NSCLC原发灶nm23、VEGF蛋白表达,以细胞角蛋白为淋巴结微转移指标检测86枚肺门淋巴结,分析nm23、VEGF蛋白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以Kaplan-Meier和Log rank检验进行5年生存资料分析。结果:Ⅰ期NSCLC肺门淋巴结微转移病例阳性率为12.5%。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肺原发肿瘤大小、VEGF蛋白表达等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而与原发灶癌组织nm23基因表达负相关(P<0.05)。组织学呈高分化、nm23表达阳性、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5年生存率明显好于组织学中-低分化、nm23蛋白表达阴性、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及原发灶nm23蛋白表达是Ⅰ期NSCLC的两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Ⅰ期NSCLC nm23蛋白表达与肺门淋巴结微转移关系密切,二者是Ⅰ期NSCLC的两个独立预后因素,nm23蛋白表达缺失、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预后差。
李晓玲陈立群刘斌王明耀李奕
关键词:NM23VEGF淋巴结微转移
大肠癌组织PBR、p27^(Kip1)、Cyclin E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中外周型苯二氮受体(PBR)、p27Kip1、Cyclin E的表达,探讨大肠癌可能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85例手术治疗大肠癌组织及15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27Kip1、Cyclin E蛋白的表达;收集40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新鲜冰冻标本,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PBR、p27Kip1和Cyclin E蛋白表达,RT-PCR检测PBR、p27Kip1、Cyclin E mRNA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BR、Cyclin E高表达,p27Kip1低表达,且Cyclin E与p27Kip1蛋白表达负相关;Cyclin E阴性和p27Kip1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p27Kip1和Cyclin E的表达进入Cox风险比例模型。结论大肠癌组织PBR、p27Kip1、Cyclin E异常表达。
孟庆凯徐惠绵王明耀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EP27KIP1
特殊染色Masson氏三色法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 特殊染色Masson氏三色染色法用于肠粘膜腺管,管周胶原纤维的染色报道较少,笔者对50例大肠病变及正常组织对照性实验观察是为了鉴别诊断大肠腺瘤及癌变。方法 采用改良的Masson氏三色染色法。结果 腺瘤性增生可见腺管管周有明显的纤维母细胞围绕。而腺瘤癌变时,这种纤维母细胞消失。结论 特殊染色Masson氏三色法可用于大肠腺瘤及癌变的鉴别诊断。
王明耀
关键词:大肠肿瘤腺瘤三色染色法
梨状窝浅表扩展癌的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点
1998年
目的 在梨状窝癌中确定浅表扩展癌的存在并研究其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43例梨状窝癌全喉下咽切除整体标本进行连续切片,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 发现4例梨状窝浅表扩展癌,其组织病理学特点为:由中或低分化鳞癌组成;完全或主要在粘膜内向四周扩散的生长方式;粘膜病变范围广泛,但对下咽粘膜下和喉结构无或只有局限性浸润;癌可有通过基底膜到达固有膜的早期浸润性生长;可有原位癌、非典型增生、粘膜坏死、典型深部浸润等多种病变;淋巴结转移常见。梨状窝浅表扩展癌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无咽部症状。结论 梨状窝浅表扩展癌是与典型深部浸润癌不同的另一种生长形态,不易确定其浸润范围,因此,以全喉及全或部分下咽切除为宜,并应行病侧颈廓清术。
刘文中李树春费声重王明耀
关键词:梨状窝癌组织病理学
脾原发性淋巴瘤超微病理诊断及流式细胞分析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诊断电镜 (DEM)对脾原发性淋巴瘤的病理分型诊断 ,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瘤细胞DNA含量与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分析 41例脾原发性淋巴瘤超微结构和瘤细胞DNA含量。结果  41例脾原发性淋巴瘤中霍奇金B细胞性淋巴瘤 5例占 12 .2 0 % ,非霍奇金B细胞性淋巴瘤 2 1例 ,占 5 1.2 2 % ;非霍奇金T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11例 ,占 2 6 .83% ;脾组织细胞性淋巴瘤 3例 ,占 7.31% ;伴毛细胞淋巴瘤1例 ,占 2 .34 %。FCM范围在 0 .772 .0 6 ,DI均值 1.12± 0 .37,其中二倍体肿瘤 13例 ,占 31.7% ;异倍体肿瘤 2 8例 ,占6 8.3%。低恶性组为 13例 ,DI为 1.12± 0 .37,中恶组 17例 ,DI为 1.45± 0 .2 5 ,高恶组 11例 ,DI为 1.71± 0 .19。低、中与高恶组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1)。DI和超微病理组织学分型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DEM为脾原发性淋巴瘤超微病理诊断提供了形态学标准 ,FCM脾淋巴瘤细胞DNA倍性 。
脱朝伟刘秋珍王斌吴泽全王明耀
关键词:脾肿瘤恶性淋巴瘤流式细胞术
人肝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和皮下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 探讨肝恶性淋巴瘤发病机制,为实验治疗提供工具。方法 采用人肝恶性淋巴瘤术中新鲜组织块分别植入裸小鼠肝实质内和肩胛间皮下,观察原位移植和皮下移植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转移;并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血清学[甲胎蛋白(AFP)、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乳酸脱氢酶(LDH)]榆测,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在裸小鼠体内建成了同一人体瘤源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HLBL-0102)和皮下移植模型(HLBL-0103)。移植瘤的病理组织学为肝非霍奇金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9、CD20、CD45RO、CD79a阳性,CD3、CD7阴性。血清学AFP阴性,HBsAg阳性,LDH 1267.5U/L。染色体众数范围55~59条。移植瘤细胞DI值1.57~1.61,均为异倍体。HLBL-0102和HLBL-0103分别传至37代和31代,共移植裸鼠383只。肿瘤的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HLBL-0102移植瘤在裸鼠肝内自主侵袭性生长,瘤细胞侵入并破坏临近肝组织和门脉区内胆管及静脉,无其他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淋巴结被累及。HLBL-0103在裸鼠皮下呈结节状局部生长。结论 HLBL-0102和HLBL-0103是首次建立成功的人肝恶性淋巴瘤裸鼠移植模型,完整地模拟了人肝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过程,为研究肝恶性淋巴瘤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张宁脱帅刘秋珍杨波王明耀朱希伟
关键词:淋巴瘤肿瘤移植疾病模型
体内连续筛选法建立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采用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灶建立人小肠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为探讨小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人小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灶的新鲜组织块植入裸鼠小肠黏膜层内,成瘤后的肝转移灶移植至另一裸鼠小肠黏膜层内,在裸鼠体内重复进行4次肝转移筛选,取肝转移灶再进行裸鼠小肠移植。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肝转移率,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由小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灶成功建成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命名为HSIL-0402)。该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分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B细胞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9、CD20、CD45、CD79a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众数56~69条,流式细胞DNA指数(DI)值1.61±0.37,均为异倍体。HSIL-0402已经传至27代,共移植裸鼠156只,肿瘤的移植生长率、肝转移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淋巴结转移率为67.4%,腹腔种植转移率为61.7%。人小肠恶性淋巴瘤在裸鼠小肠内自主侵袭性生长,并发生血液转移、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结论首次成功地建立了人小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自发性肝转移模型HSIL-0402,为研究小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动物模型。
脱朝伟刘秋珍张宁杨波王明耀魏强
关键词:肠肿瘤淋巴瘤肿瘤移植肿瘤转移
梨状窝癌侵犯梨状窝尖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梨状窝癌侵犯梨状窝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梨状窝癌全喉下咽切除标本的次连续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梨状窝尖是梨状窝下1/3部分,梨状窝癌侵犯梨状窝尖易侵犯邻近组织和器官。结论:梨状窝尖受侵是癌组织向下咽下方侵犯的初始部位和重要标志,因此,外科治疗应以全喉及病例下咽切除为宜。
刘文中李树春费声重赵连城王明耀刘玉满
关键词:咽肿瘤梨状窝癌病理学
人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2007年
目的:建立人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中的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鼠的直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率.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流式细胞分析.结果:依据WHO新的分类标准,建成1株人直肠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HRBL-0305.移植瘤组织病理学为(非霍奇金B细胞性)高度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示CD19,CD20,CD22,CD45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众数56-69条,流式细胞DI值为1.57-1.61,均为异倍体.HRBL-0305已传至31代;共移植裸鼠187只.其肿瘤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0%,肝转移率为45.4%,淋巴结和腹腔种植转移率均为38.0%,移植瘤在裸鼠的直肠内自主侵袭性生长,发生血液、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移植瘤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的观察,流式细胞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的分析,表明与人源直肠恶性淋巴瘤细胞相一致.结论:HRBL-0305是首次成功建立的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完整地重现了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自然临床病理过程,且转移模式与临床患者相似,为研究直肠恶性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提供了理想动物模型平台.
魏强刘秋珍脱朝伟张宁杨波朱希伟王明耀
关键词:直肠肿瘤恶性淋巴瘤肿瘤移植疾病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