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细胞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淋巴
  • 3篇干细胞
  • 3篇干细胞移植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病
  • 2篇血液病患者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髓系
  • 2篇髓系白血病
  • 2篇细胞移植治疗
  • 2篇淋巴瘤

机构

  • 16篇四平市中心医...
  • 1篇辽源矿务局职...
  • 1篇辽源矿务局

作者

  • 16篇王晓华
  • 8篇白晶
  • 7篇孙巍
  • 5篇陈凤华
  • 3篇温影
  • 3篇姜华
  • 2篇刘彦玲
  • 2篇李亚娟
  • 1篇王力红
  • 1篇江华
  • 1篇沈亚文
  • 1篇赵品莉
  • 1篇刘颜玲
  • 1篇管玉君
  • 1篇高红
  • 1篇高红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4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2015年
目的评价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0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320例血液患者中,医院感染败血症21例,感染率为6.6%,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经对症治疗后,治愈16例,治愈率为76.2%。结论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主要以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为主,静脉穿刺留置导管为主要感染途径,需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做细菌学检验以及药敏试验,减少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与治疗有效率。
陈凤华王晓华
关键词:血液病医院感染败血症
父供子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白血病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父供子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2例高危白血病接受父供子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儿回输有核细胞数分别为17.7×108/kg、8.3×108/kg,白细胞植活时间分别为+7 d和+16 d,血小板植活时间分别为+18 d和+8 d;2例均转为完全供者型;1例出现急性肠道GVHD(Ⅳ度),1例出现皮肤Ⅱ度GVHD;1例因移植后感染于+146 d死亡,1例存活,均无白血病复发倾向。结论非去T细胞性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正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缺乏HLA完全相合相关或无关供者的高危难治性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也提示父亲或父系抗原供者同样可以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来源。
孙巍王晓华
关键词:单倍体造血干细胞高危白血病预处理
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应用伏立康唑对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抗真菌感染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抗真菌药物基础上加用伏立康唑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感染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真菌检测结果完全转阴时间、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真菌感染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伏立康唑对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白晶王晓华陈凤华
关键词:伏立康唑侵袭性真菌感染
浅谈胎死宫内短期导致DIC抢救成功的经验
2006年
孙巍王晓华温影
关键词:DIC诊断抢救成功胎死宫内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凝指标膀胱内血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年
目的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组给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生存率优于对照组;血液疾病各项检查指标水平复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恶性血液病有显著临床疗效。
白晶王晓华李亚娟
关键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疾病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被引量:3
2007年
温影王晓华管玉君赵品莉王力红
关键词:白血病中心静脉置管化学治疗护理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11年合并恶性淋巴瘤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女,39岁。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诊治11年,颈部包块1个月”于2007年1月5日入院。1996年3月10日因腹部包块来我院就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24×10^9/L,分类见幼稚细胞。腹部超声提示脾脏增大至盆腔。骨髓形态学诊断:CML慢性期,之后一直服用羟基脲治疗。
王晓华孙巍白晶李亚娟陈凤华姜华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慢性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单个核细胞计数与CD34^+细胞计数的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与CD34+细胞细胞计数之间的比较。方法 2006年4月-2012年8月,32例患者(男18例,女14例,中位年龄32岁)在我院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5例自体、7例异基因(5名父系供者,2名同胞供者,男5例,女2例,中位年龄28岁)接受统一的动员方案,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以MNC程序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32例患者均进行MNC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两种计数指标对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①32例受者输入MNC的中位数为6.75(2.92-18.76)×108/Kg,输入CD34+细胞的中位数5.03(2.35-15.14)×106/Kg;②32例受者造血重建均达到了100%。。结论 MNC作为造血干细胞含量的计数依据,其植活率和植活速度与CD34+细胞作为依据的病例相似,结果表明:MNC计数完全可代替CD34+细胞计数,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造血干细胞含量的指标。
沈亚文王晓华孙巍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
肺部良性肿瘤引发血小板减少1例
2006年
孙巍王晓华刘彦玲温影
关键词:肺肿瘤血小板减少外科手术
靶向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靶向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收治疗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均实施靶向联合化疗,患者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照组(28例)则实施传统化疗,患者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全脑放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存期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率78.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率82.1%,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5.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7.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果为无进展者生存时间(27.2±1.6)个月;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为无进展者生存时间(10.2±1.4)个月,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靶向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无进展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白晶王晓华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生存期利妥昔单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