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作品数:22 被引量:125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通腑宣肺汤辅助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通腑宣肺汤辅助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诊治的100例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联合通腑宣肺汤治疗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7 d后中医证候(喘促、发热、腹胀、腹痛、大便热结积或秘结)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呼吸功能指标[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pH值、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2组治疗7 d后5项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及血清CRP、PCT、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及血清CRP、PCT、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7 d后PaO_(2)、pH值、PaO_(2)/FiO_(2)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PaO_(2)、pH值、PaO_(2)/FiO_(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2/50)(P<0.05)。结论通腑宣肺汤结合常规西医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较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分析与下调CRP、PCT、IL-6水平,控制炎症反应有关。 秦霞 王晶 周丹 徐幸关键词: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氧合指数 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老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奥瑞姆自我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老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取奥瑞姆自我护理。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肢体功能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7 d后、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较差,且伴有轻度焦虑和抑郁。治疗7 d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功能评分较入院时显著增加,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半年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评分较入院时、入院7 d、出院时显著增加,焦虑量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除入院时以外的各时间点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同时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翁锦雯 陈凌 肖文秀 王晶 张秋芸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功能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10例ICU机械通气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造成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10例患者中发生VAP 55例、占比26.19%,未发生VAP者155例、占比73.81%;感染者和未感染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血清白蛋白、昏迷、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清洁状况、侵入性操作出现明显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的选项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血清白蛋白、昏迷、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清洁状况、侵入性操作均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风险较高,而年龄偏大、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昏迷、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与侵入性操作、口腔清洁不彻底、APACHEⅡ较高的患者更易发生VAP,需积极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密切监测白蛋白水平,从而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 张秋芸 陈凌 王晶 肖文秀 翁锦雯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一种护理用悬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用悬挂装置,包括导轨主体,该导轨主体为下部设有纵向开槽的管状型材,在纵向开槽内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上设有若干个滚轮,每个滚轮连有一个开口向上、用于悬挂引流装置的挂钩,挂钩在滚轮的带动下沿滑动轨道... 陈凌 邵海波 王晶 肖文秀 金艺 付思思 王佳雯 孟丽莹 张雅丽 崔屹 孙倩 陆泳急性皮肤衰竭联合预测模型对脓毒症患者28天生存预后的判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构建基于急性皮肤衰竭的联合预测模型,评价其对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为医护人员制订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231例脓毒症患者,其中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的162例患者作为训练集构建预测模型,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的69例患者作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急性皮肤衰竭的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训练集162例患者中有53例死亡,病死率为32.7%;验证集69例患者中有19例死亡,病死率为27.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437)。训练集中多因素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0.674,95%CI 0.509~0.631)、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OR=0.391,95%CI 0.242~0.631)、血乳酸值(OR=2.291,95%CI 1.306~4.019)、皮肤花斑评分(OR=2.950,95%CI 1.586~5.488)、皮肤湿冷(OR=3.678,95%CI 0.910~1.865)、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 s(OR=6.070,95%CI 0.774~1.579)、指尖经皮血氧饱和度降低(OR=2.046,95%CI 1.312~2.076)、皮肤感觉减弱(OR=3.354,95%CI 0.796~1.124)是影响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急性皮肤衰竭联合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834、0.81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07。结论基于急性皮肤衰竭构建的列线图可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发生风险,能帮助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陈佳 王晶 秦秀芳关键词:脓毒症 生存预后 耳穴压丸联合穴位针刺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耳穴压丸联合穴位针刺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1年5月期间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机械通气患者80例,依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的同时给予重症机械通气基础镇痛、镇静、排痰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穴位针刺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丸,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等基础生命体征,潮气量(Vt)、呼吸道峰压(Ppeak)、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呼吸功能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血肌酐(Cr)等生化指标,记录谵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R、RR、MAP和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R和RR低于对照组,MAP和SpO_(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t、Ppeak、PaO_(2)和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t和PaO_(2)高于对照组,Ppeak和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WBC、hs-CRP、NEUT%和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WBC、hs-CRP、NEUT%和Cr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出现谵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1%(3/37),低于对照组28.21%(11/39)(P>0.05)。结论耳穴压丸联合穴位针刺治疗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疗效较好,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维持基础生命体征、呼吸功能和生化指标正常,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田琼 王晶 祝晓钰关键词:耳穴压丸 穴位 针刺 预后 丹参酚酸B灌胃的免疫性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流产情况、胎盘和脾脏组织淋巴细胞及炎症因子表达观察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丹参酚酸B (Salvianolic acid B, Sal B)灌胃免疫性自然流产模型小鼠的流产情况、胎盘和脾脏组织淋巴细胞及胎盘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动情期CBA/J (H-2k)雌鼠与CBA/J (H-2k)雄鼠交配获得妊娠CBA/J (H-2k)雌鼠10只为CBA/J (H-2k)×CBA/J (H-2k)正常免疫耐受妊娠组(正常妊娠组);动情期雌鼠CBA/J (H-2k)与DBA/2(H-2d)雄鼠交配制作免疫性自然流产小鼠模型,最终获得免疫性自然流产模型小鼠妊娠鼠52只,将免疫性自然流产模型小鼠妊娠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各26只。从妊娠第0.5天每日早9点,正常妊娠组、模型组蒸馏水0.5 mL灌胃,治疗组100 mg/kg的Sal B灌胃,1 d/次至妊娠第12.5天。妊娠第 12.5 天观察三组雌鼠流产情况。妊娠第12.5天处死三组雌鼠,取脾脏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取胎盘组织检测CD3 +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RT-PCR法检测胎盘组织NF-κ B、中TNF -α、Toll样受体2(TLR-2)、TLR-4、TLR-7 mRNA。结果 治疗组、模型组、正常妊娠组流产率分别为6.00%±11.16%、21.00%±13.37%、14.00%±9.43%,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模型组流产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流产率降低( P 均<0.05)。三组脾脏组织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表达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胎盘组织Nk细胞、CD8 +T细胞比例降低( P 均<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模型组胎盘组织TLR-2、TLR-4、TLR-7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 P 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胎盘组织NF-κB 、TNF -α、TLR-2、TLR-4、TLR-7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 P 均<0.05)。结论 Sal B灌胃的免疫性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流产率降低。Sal B灌胃的免疫性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胎盘组织Nk细胞、CD8 +T细胞比例降低,NF-κB 、TNF -α、TLR-2、TLR-4、TLR-7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Sal B可能通过减轻的胎盘炎 王晶 董光苹 周娟 于琴 严骅关键词:丹参酚酸B 流产 母胎免疫耐受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研究 2021年 探讨在进行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时,选择心理护理的效果并评价其护理质量。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进行研究,录入50名符合要求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设置30名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由计算机随机将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选择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配合心理护理,护理完成后记录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负面情绪表现。结果:在实践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心理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提示实验组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更加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时选择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和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王晶关键词:心理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质量 三维步态分析对下肢生物力学变化的重测信度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健康人在步行过程中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地面反作用力以及表面肌电信号的重测信度。方法:采用VICON (NEXUS 1.8.5)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及NORAXON无线表面肌电图测试13名健康人步行过程中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地面反作用力以及表面肌电信号的重测信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测量标准误(SEM)比较两次测试结果的相对信度与绝对信度。结果:步行过程中步速、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地面反作用力以及表面肌电信号均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ICC 0.78~0.96,运动学参数测量标准误SEM%为4.18~15.6,动力学参数SEM%为3.31~21.82,地面反作用力SEM%为1.70~16.67,表面肌电信号SEM%为8.00~11.11。结论:三维步态分析系统结合表面肌电图可用于评估步行时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地面反作用力以及表面肌电信号,且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 王铁强 王晶 张旻 王学宗 赵咏芳关键词:三维步态分析 下肢 运动学 信度 “筋骨平衡”理论下跪行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跪行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判定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KOA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跪行治疗,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干预。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国际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以及BTE Primus Rs仿真测试评价系统判定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WOMAC总积分、WOMAC疼痛积分、60°屈峰值力矩与伸峰值力矩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伸肌群峰值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跪行训练治疗能改善KOA患者关节活动度与肌肉屈伸平衡,进而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 王晶 张旻 张旻 徐张迎 庞坚 庞坚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