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刚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苗药质征说和走关论对传统医药理论的充实印证与发展
- <正>苗药的质征说是湘西苗医概括药物的特征与素质的重要学说。所谓特征,归纳起来只有热、冷和不冷不热三种。湘西苗医的这种认识,与贵州苗医认为药物之特性只分冷性和热性,热药人冷经治冷病,冷药入热经治热
- 熊传榘曾定伦王毅刚成建国张洪雷谢惠黎芸
- 文献传递
- 苗医对通气散血药的认识方法
- <正>通气药和散血药是苗医内治方药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类。分析苗医对通气散血药的认识方法,换言之,弄清苗医在采集、使用草药时,是如何来确定药物是否具有通气, 散血功效的,对学习,研究,整理,开发应用苗族医药中的通气散血药具有...
- 熊传榘曾定伦王毅刚成建国张洪雷黎芸谢惠
- 文献传递
- 古代骨度及同身寸取穴法研究报告——附1005例调查分析
- <正>目的:为了验证古代骨度及同身寸取穴法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我们于1991年6月至1993年 10月,对重庆地区自然人群中生长发育正常的1005例成年男女进行实测调查,共收集到20100个数据并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
- 赵鸿鸣王毅刚周朝玉高耀华王竹行于颜苹路瑜
- 文献传递
- 《内经》针刺补泻手法对“气至”现象的利用与控制被引量:4
- 2004年
- 《灵枢》《素问》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气至”现象是针刺引起气的活动 ,针刺“气至”可分为“正气至”、“谷气至”、“邪气出”、“正邪相争”等不同反应 ,针刺“补泻手法”的技巧在于对不同性质气至现象的利用与控制 ,形成了深浅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方员补泻等。补泻手法的技术关键乃是基于一种观念上“出邪气 ,补正气”的认识。
- 王毅刚田丰伟王竹行
- 关键词:《内经》针刺补泻手法
- 万云程针灸学术思想初探被引量:1
- 1995年
- <正>万云程(1903年~1986年)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1957年任全国针灸学会理事.针灸临床67年,他独特的“易经经外奇穴针按疗法”疗效卓著,被誉为“万神针”.
- 王毅刚
- 关键词:针灸学学术思想
- 通气散血法在苗医内治法中的地位
- 长期以来,一个号称“四大血”的苗药组方在黔北、渝南、川南山区苗医中被广泛应用着,这种现象,使我们不能不深思:“四大血”体现的治法是什么?此种治法在苗医内治法站何种地位?苗医应用该方有何规律?“四大血”的品种到底是哪些?它...
- 熊传榘曾定伦王毅刚成建国张洪雷谢惠黎芸
- 文献传递
- 脉痹针刺镇痛的临床观察
- <正>目的:观察针刺对脉痹镇痛的疗效。方法:取足三里配阳陵泉为第一组,天柱配安眠穴为第二组。(1)用毫针直刺穴位2-4 cm,得气后捻转2 min,频率为120次/min,留针30 min,留针时行针3次。(2)用经络仪...
- 王竹行高耀华赵鸿鸣张嗣兰朱同生王毅刚
- 文献传递
- 金明时代复式针刺手法的争鸣被引量:2
- 1993年
- 作者依据文献资料 ,叙述了金明时代的主要针法流派及复式针刺手法的争鸣 ,认为无论何种手法 ,得气及其在此基础上促进“气至病所”是其技术关键 ,并归纳了引发感传的若干要素 :1 .倒针朝病 2 .按压法 3.左右捻转法 4 .
- 王毅刚
- 关键词:针刺手法金朝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