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鑫
- 作品数:59 被引量:21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脉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为揭示生脉注射液调理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制作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B组)、生脉注射液治疗组(C组),每组各10只。3组大鼠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第3天处死。全自动血液生化仪检测大鼠血常规,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含量。结果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机体出现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状态,B组与A组比较,白细胞含量显著升高[(8.890±0.387)×109/L vs(4.230±0.856)×109/L,P=0],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26.15±2.97)%vs(16.00±4.53)%,P=0],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下降[(68.57±5.23)%vs(76.617±4.9)%,P=0.001]。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后,C组与B组比较,白细胞明显下降[(6.29±0.758)×109/L vs(8.89±0.387)×109/L,P=0],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下降[(20.29±3.09)%vs(26.15±2.97)%,P=0.001],同时,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上升[(74.85±4.12)%vs(68.57±5.23)%,P=0.007]。创伤失血性休克后,B组与A组相比,大鼠CD3+、CD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降低[CD3+:(31.17±4.00)vs(41.97±2.50),P=0;CD4+:(10.49±1.42)vs(15.51±3.48),P=0.003],CD4+/CD8+比值降低[(0.97±0.09)vs(1.19±0.07),P=0],CD8+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5±5.94)vs(17.34±3.77),P=0.997]。大鼠处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在生脉注射液治疗后,C组与B组比较,CD3+、CD4+T细胞数量显著升高[CD3+:(36.64±5.73)vs(31.17±4.00),P=0.001;CD4+:(10.49±1.42)vs(13.94±2.02),P=0.008],CD4+/CD8+比值有所升高[(1.12±0.03)vs(0.97±0.09),P=0.001]。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出现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应用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 刘星王毅鑫苏文利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生脉注射液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 大黄对延迟复苏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作用被引量:4
- 2005年
- 吴坚厉振凯王毅鑫苏文利
-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中药
- 创伤性脾破裂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分析创伤性脾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 1996~ 2 0 0 2年我院收治的 184例创伤性脾破裂病人入院时的 13项指标、美国脾脏损伤分级标准、出血量和预后 (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收缩压、脉率、出血量、全腹肌紧张、肠麻痹、脾脏损伤级别、合并 2个以上其他脏器损伤是影响脾破裂预后的因素。结论 对影响脾破裂的预后因素应当予足够的重视 ,以提高临床疗效。
- 苏文利潘剑峰王毅鑫
- 关键词:创伤性脾破裂出血量预后
- 儿童创伤急救早期处理专家共识被引量:23
- 2017年
- 儿童创伤是包括车祸伤、坠落伤、跌伤、切割伤、扭伤、烧伤、虐待伤等在内的肌体外伤性损伤,绝大多数是在无准备的前提下发生的伤害,因此儿童创伤往往被纳入儿童意外伤害的范畴。现有资料显示,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儿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导致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2010年上海市常驻人口中0~14岁儿童约198.56万人,其中约25万人发生过各种类型的意外伤害,由此推断每年发生儿童创伤的人数众多,且儿童创伤是导致儿童伤残的重要因素之一[1-5]。
- 陈依君杜奇容高成金贡海蓉韩劲松金惠明李璧如陆峰陆国平李明华潘曙明盛晓阳汤定华魏嵘王莹王毅鑫许萍郑继翠朱晓东祝益民
- 关键词:儿童意外伤害创伤急救外伤性损伤儿童死亡儿童伤残车祸伤
- 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危重型多发伤救治中的运用(附185例报告)
- 目的探讨危重型多发伤的急救治疗模式。方法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结合创伤急救理念的进展,前瞻性的制定一体化急救治疗措施,包括再造急救流程、设置固定的创伤急救小组、制定多学科衔接和协调机制、规范急诊创伤病房管理。结果按照此模式...
- 王毅鑫苏文利孙仲伦朱文献吴坚
- 关键词:创伤急救
- 文献传递
- 放射免疫导向手术在结肠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
- 1997年
- 作者介绍了放射免疫导向手术(RIGS)的发展历史、组成及其在结肠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RIGS在原发性及复发性结肠直肠癌中均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其敏感性的提高将有赖于新一代肿瘤特异抗体的产生。
- 王毅鑫赵克开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结肠癌直肠癌手术
- 危重型多发伤的急诊救治
- 王毅鑫苏文利孙仲伦杨震宇朱文献吴坚杨兴易徐学俊
- 参麦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常规治疗+参麦注射液)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NK T细胞、CD_4^+T细胞、CD_8^+T细胞、CD_4^+/CD_8^+)水平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痛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首次排便、尿及血淀粉酶正常及病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细胞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3%(χ~2=5.584,P=0.02)。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SAP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古凌燕胡柏生王毅鑫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功能疗效
- 早期肠内营养在以严重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术后的应用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 2 1例以严重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术后第 1天和第 14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和CRP ,并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 2周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CD3+ 、CD4+ 和CD4+ CD8+ 等比术后第 1日明显增加 (P <0 0 5 ) ,CRP和CD8+ 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且无严重感染发生。
- 王毅鑫苏文利朱文献陈奋孟智渊陆景伟厉振凯吴坚景炳文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严重腹部外伤多发伤营养支持
- 危重型多发伤的一体化急救模式分析
- 目的:探讨危重型多发伤的急救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3年间收治的185例危重型多发伤(ISS≥25分)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171例,占92.4%;非手术治疗14例,占7.6%.结果:本组185例危重...
- 金戈王毅鑫苏文利孙仲伦朱文献吴坚
- 关键词:危重多发伤急救模式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