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军
- 作品数:29 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份玉米显性矮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8
- 2010年
- 在玉米自交系Mo17的杂交后代中,发现了一份玉米矮杆突变材料,该突变材料表现为节间缩短、植株严重矮化、簇生、花器官发育异常。该突变株与不同核背景玉米自交系(Mo17、B73、B77和W22)杂交衍生的后代群体中,出现了矮杆株与株高正常株两种类型,矮杆株数与株高正常株数的比例为1∶1。分离群体中株高正常的植株自交,后代株高均正常。鉴于突变表型是在F1出现,同时结合多年多点田间表型调查的数据,初步推断该矮杆性状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将该基因定位于玉米第2染色体上,为该基因的克隆工作奠定了基础。
- 王益军苗楠施亚婷邓德祥卞云龙
- 关键词:玉米
- 玉米茎秆糖分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对玉米茎秆糖分研究进展、茎秆高糖玉米种质资源筛选、茎秆高糖玉米新品种选育以及玉米茎秆糖分与青贮玉米饲料品质、燃料乙醇生产的关系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提高青贮玉米茎秆含糖量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青贮玉米饲料品质,同时玉米茎秆中的糖汁(Brix>10%)可作为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之一。
- 卞云龙邓德祥王益军杜凯孙东雷
- 关键词:玉米茎秆糖分
- 农学作物学专业英语教学难点与资源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我国在作物学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作物学领域国际交流日益活跃。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难点梳理等方面,对作物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重点分析了教学难点及可以利用的MOOC等教学资源。
- 王益军
- 关键词:农学作物学专业英语教学难点教学资源
- 玉米关联分析与品种分子设计被引量:1
- 2010年
- 基于连锁不平衡的关联分析已在玉米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玉米单体型图的绘制、高密度分子标记的开发及控制玉米重要性状基因的克隆,玉米分子育种与品种分子设计工作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介绍了玉米基因组概况、玉米关联分析研究现状、玉米分子育种与品种分子设计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
- 王益军孙萍邓德祥卞云龙
- 关键词:玉米分子育种
- 玉米DNA拓扑异构酶Ⅰ基因片段的克隆
- 2007年
- 采用同源克隆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反应策略,对玉米DNA拓扑异构酶基因Top1片段进行克隆。结果表明:所克隆基因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DNA拓扑异构酶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Top1在玉米胚乳中表达量最高,在玉米其他组织中也有表达。对玉米自交系1145 BAC文库进行筛选,获得了Top1基因的阳性BAC克隆。
- 王益军徐明良邓德祥卞云龙
- 关键词:玉米基因克隆
- 玉米茎秆高糖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被引量:6
- 2010年
- 以151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玉米茎秆高糖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自交系茎秆含糖量(B rix)变化范围为3.5%~16.9%,能为茎秆高糖玉米新品种选育所利用的自交系(B rix≥10%)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约占测定自交系总数43.1%。通过聚类分析,151个玉米自交系按茎秆含糖量差异可分为3大类,第3类属于茎秆高糖类型(12.3%~16.9%),共有22个自交系,这一类群种质可能是培育茎秆高糖玉米新品种的重要亲本材料,其中78599-1-550、78599-2、YXD053-646、Y53-245、预CY509等5个自交系尤其适合作为茎秆高糖玉米育种亲本。
- 卞云龙杜凯王益军邓德祥程金荣孔佑兵
-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
-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较高的茎秆糖含量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的饲料品质和适口性,本研究选用7个茎秆糖含量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Ⅱ配置21个组合,对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自交系中,Y53-164、YXD053-646和98A-04糖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的茎秆糖含量,但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的组合差异。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但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存在着显著的显性与上位性效应。控制茎秆糖含量遗传的增效等位基因为隐性,减效等位基因为显性。玉米茎秆糖含量的变异71.07%是由遗传控制的,但狭义遗传率不高(40.11%)。对茎秆糖含量的选择不宜早代进行,利用茎秆高糖自交系作为亲本并广泛测配有助于茎秆高糖杂交种的选育。
- 卞云龙杜凯顾啸王益军印志同孙东雷邓德祥
- 关键词:玉米双列杂交配合力
-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模式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较高的茎秆糖含量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的饲料品质和适口性。本研究以YXD053和98A-04两个高茎秆糖含量玉米自交系为母本,以Y6-1低茎秆糖含量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通过自交、杂交及回交产生2个组合的6个世代(P1、P2、F1、F2、BC1和BC2);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6个世代联合分析方法,探明控制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模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玉米茎秆糖含量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YXD053×Y6-1及98A-04×Y6-1组合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3.50%和52.6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96%和17.31%,总遗传率分别为61.46%和69.94%,显性度(h/d)均小于1。茎秆糖含量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且主基因又以加性效应为主,但环境因素对茎秆糖含量的遗传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基因定位和育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 卞云龙顾啸孙东雷王益军印志同王艳秋邓德祥
- 关键词:玉米主基因+多基因
-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分布被引量:15
- 2009年
- 利用手持糖度计(PAL-1),2年7个时期测定3种不同基因型玉米茎秆糖含量(Brix%),以研究玉米不同节间、不同测定时期、不同类型间茎秆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植株基部到顶部各节间糖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但多以穗位或穗位上下一节间糖含量最高。苏玉16(普通玉米)、05-8(普甜玉米)和扬甜1号(超甜玉米)节间糖含量和节间位置的非线性方程分别为Y=5.0277exp(0.020564X-0.017816X2)、Y=8.8489exp(0.05949X-0.006454X2)、Y=9.6652exp(0.06944X-0.009475X2)。(2)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苏玉16(普通玉米)茎秆糖含量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而05-8和扬甜1号生育后期茎秆糖含量没有下降反而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甜玉米的灌浆特性有关。(3)通过系统分组资料方差分析,3个品种的茎秆糖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普通玉米<普甜玉米<超甜玉米,不同节间、不同测定时期玉米茎秆糖含量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4)去雌可以显著提高茎秆含糖量,籽粒库容量对茎秆含糖量的分布也有影响。
- 卞云龙杜凯王益军邓德祥
- 关键词:玉米糖分含量
- 农杆菌介导法转GMCSF基因玉米研究初报被引量:7
- 2003年
-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M CSF转化玉米自交系B73、J7- 3及杂交种B73×A188幼胚 ,获得了B73、B73×A188的潮霉素抗性植株 ,经PCR、PCR Southernblotting检测 ,外源基因均已转入玉米基因组中。
- 王云翠邓德祥姚泉洪蒋守华张勇王益军范惠琴
- 关键词:GM-CSF基因玉米农杆菌介导潮霉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工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