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超声引导下PRP注射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康复训练,每天训练2次,每周训练5 d,持续训练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12周时分别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CMS)、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定;于治疗前及第3次注射PRP后抽取2组患者肩关节滑液并检测白介素-6(IL-6)、IL-8含量。结果治疗后4周、12周时观察组CMS评分[分别为(55.21±10.76)分和(83.17±9.61)分]、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39±1.26)分和(1.07±0.56)分]及对照组CMS评分[分别为(40.52±9.45)分和(62.87±10.76)分]、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42±1.78)分和(3.47±1.46)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含量[分别为(5.21±2.76)μg/L和(15.39±5.26)μg/L]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0.17±6.45)μg/L和(25.39±1.26)μg/L]明显降低(P<0.05)。结论PRP注射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
- 庄卫生李弯月李天舒王笑林高家欢尹家林张莹陈卫华蔡西国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康复训练肩袖损伤
- 卡梅现象患儿围手术期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更加安全、有效、规范的卡梅现象患儿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卡梅现象患儿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诊断为卡梅现象,以位于躯干或肢体的巨大血管瘤、重度血小板减少和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2)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该中心接受手术治疗;(3)年龄≤1岁。术前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 mg/kg,敏感患者应用至术前,不敏感患者于术前1 d单次大剂量血小板输注,纠正凝血功能;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式,配合深静脉置管,动脉穿刺置管并持续有创血压监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行瘤体根治性切除术,必要时配合皮瓣成形术或原位植皮术;术后常规带管入ICU,呼吸循环恢复后酌情拔除气管插管,ICU留观过夜,评估稳定后转出;术后监测血小板动态变化,加强营养支持,病变位于四肢的患者(原位植皮者除外),于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被动康复训练;随访6~36个月,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必要时行MRI检查。肢体病变患儿,复诊时检查邻近关节活动度、肌力情况。结果共纳入55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1 h末梢血检测显示54例血小板>100×10^(9)/L,1例>80×10^(9)/L,血红蛋白均纠正至10 g/L以上;手术时间48~135 min,平均87 min;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术后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历时4~36 h,平均8.4 h;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住院时间9~30 d,平均16.7 d;手术切口延迟愈合3例,瘢痕挛缩致活动障碍1例,瘢痕增生3例;随访周期内无死亡病例,血小板均稳定在正常范围。结论手术治疗合并卡梅现象的血管肿瘤,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疗程短、费用低。积极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凝血功能纠正措施、完善的麻醉及监护方式、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保障、精细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早期进行的�
- 郭晓楠董长宪龚毓宾张红宇张源方王笑林
- 关键词:血管肿瘤围手术期外科治疗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丛状血管瘤
- 富血小板血浆不同注射次数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 2022年
-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不同注射次数对膝骨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病程大于4个月、X线Kellgren-Lawrence分级(K-L分级)Ⅱ~Ⅲ级;排除标准: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近期膝关节外伤或手术史、痛风、血液病、肿瘤等疾病者。按照注射次数不同,随机分为1次组、3次组、5次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1、3、5次PRP注射,每周1次。于治疗前、治疗后6、12、24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和美国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超声半定量分级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软骨状态。VAS评分、WOMAC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超声半定量评分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6周,与1次组相比,3次组和5次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有显著降低(F=17.922、22.215,均为P<0.01)。治疗后12周,与1次组相比,3次组和5次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有显著降低(F=71.058、39.592,均为P<0.01)。治疗后24周,与1次组相比,3次组、5次组VAS评分、WOMAC评分、超声半定量评分均有显著降低(F=163.974、86.980、6.781,均为P<0.01)。结论:3次及5次PRP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较1次有更好的疗效,但3次与5次注射未见明显差异。
- 李弯月尚亚茹庄卫生钱宝延张莹王笑林
- 关键词:骨关节炎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超声检查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液压扩张治疗对冻结肩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液压扩张治疗对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冻结肩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关节松动治疗,观察组患者先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肩关节液压扩张治疗,采用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定量表(CM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及12周时对患者肩关节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SPADI及CM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及治疗后12周时2组患者SPA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12周时2组C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液压扩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冻结肩患者功能障碍,并且能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 李天舒李月芳李弯月王笑林尹家林张少华张莹庄卫生
- 关键词:冻结肩液压扩张超声引导关节腔注射
- 电针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肩袖损伤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21年
- 肩袖损伤是导致肩部疼痛最常见的疾病[1],临床以肩部疼痛、无力、肩关节功能与活动明显受限、肌肉萎缩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在40%以上[2]。在轻、中度肩袖损伤治疗方面,保守治疗花费低,并发症少,是肩袖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3]。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从血液中提取出的高浓度血小板提取液,被激活后可释放出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可修复损伤的肩袖组织[4]。PRP注射是治疗肩袖损伤的常用方法,但PRP注射治疗后常引起患者注射部位疼痛、酸胀、肩关节无力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可持续5~7天,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降低了治疗的依从性[5]。电针治疗能减轻肩袖损伤患者疼痛[6],笔者采用电针结合PRP注射治疗肩袖损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现报道如下。
- 庄卫生李天舒李弯月陈卫华张莹王笑林王笑林蔡西国
- 关键词:肩袖损伤肩关节功能富血小板血浆肩部疼痛注射治疗
- 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导致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46例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给予良肢位摆放、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电针治疗等早期康复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3.78%,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 曹留拴庄卫生王笑林
- 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