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连荣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农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枯病
  • 2篇荸荠
  • 2篇荸荠秆枯病
  • 2篇秆枯病
  • 1篇银杏
  • 1篇银杏外种皮
  • 1篇炭疽
  • 1篇炭疽病
  • 1篇提取液
  • 1篇田间
  • 1篇田间消长
  • 1篇苹果
  • 1篇茭白
  • 1篇外种皮
  • 1篇纹枯病
  • 1篇席草
  • 1篇胡麻
  • 1篇胡麻斑病
  • 1篇防治苹果
  • 1篇斑病

机构

  • 3篇江苏农学院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王连荣
  • 2篇李清铣
  • 1篇梁继农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中国果树
  • 1篇中国蔬菜

年份

  • 1篇1995
  • 2篇1990
  • 2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防治苹果炭疽病的效应被引量:30
1995年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防治苹果炭疽病的效应王连荣,吴桂发,吴桂余(江苏农学院,扬州225001)(江苏省高邮市果园场)银杏外种皮提取液是由银杏外种皮经水或酒精抽提而成的液体。据有关资料记载.银杏外种皮含有多种酸和酚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抑菌作用。至于银杏外种...
王连荣吴桂发吴桂余
关键词:苹果炭疽病银杏外种皮提取液
茭白胡麻斑病田间消长与防治被引量:2
1990年
茭白胡麻斑病,俗称叶枯病,以往不为人们所重视,近几年偏施氮肥等原因,致使本病日趋严重。据1984年在无锡郊区调查观察:发病叶片由叶尖向下枯死,茭白生长后期,常引起大面积全叶半枯死或枯死,而一般大田病叶率75~100%,病情指数高达44.2~69。究竟本病对茭白产量有多大影响?要不要防治?众说纷纭。为了摘清上述问题。
徐允元王连荣林寅延
关键词:茭白胡麻斑病田间消长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防治被引量:7
1989年
荸荠秆枯病是荸荠上近年发现的一种严重病害,俗称“荸荠瘟”、“细荸荠”。该病广泛分布于各荸荠产区,一般病秆率为30~50%,严重的高达100%,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甚至造成绝产。经鉴定,病原菌为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 Lentz,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本菌除侵染荸荠外,还能侵染野荸荠,但均不危害地下球茎。1979~1986年我们对病原菌及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做了防治措施的探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王连荣李清铣
关键词:荸荠秆枯病
席草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1989年
席草纹枯病是近几年来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1985年为严重发生年,据在仪征市朴席乡调查,一般田块病穴率为30%左右,病秆率5~10%;重病田块病穴率为70~80%,病秆率30~50%;少数田块病穴率竟高达100%。发病田席草常成块枯死。纹枯病直接影响席草的产量和品质,故已成为发展席草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为此,我们于1985~1987年在本院和仪征市朴席乡试验基点,对席草纹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于后。 一、症状观察 此病在席草苗期及整个草茎生长期都可发生,一般以分蘖后期及收割期前发病最盛。
王连荣梁继农陶金华刘守云
关键词:席草纹枯病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报道了荸荠上的一种新病害──秆枯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鉴定、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经病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引致该病的病原菌为荸荠柱盘孢菌(Cylindrosporiumeleocharidis  Lentz),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该病菌主要在病残体、带菌球茎上越冬,借风雨和灌溉水传播。天气条件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植株封行前后遇雨水多、浓雾重露天气极有利发病,且种植密度、灌水方式和施肥技术等对发病也有一定关系。防治上应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定植前采用多菌灵浸种和荠苗,有减轻延缓发病的效果,生长期用多菌灵等及时喷洒保护荠秆是关键措施,收获时彻底清洁田园等可有效地控制病害。
王连荣李清铣
关键词:荸荠秆枯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