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钦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风振
  • 6篇风洞
  • 6篇风致
  • 5篇气动
  • 5篇建筑
  • 5篇荷载
  • 5篇风荷载
  • 5篇风振疲劳
  • 4篇天线
  • 4篇风洞试验
  • 4篇风速风向联合...
  • 4篇风向
  • 4篇高层建筑
  • 3篇气动弹性
  • 3篇气动弹性模型
  • 3篇风速
  • 3篇风振响应
  • 3篇超高层
  • 3篇超高层建筑
  • 2篇等效静力风荷...

机构

  • 22篇汕头大学
  • 10篇同济大学
  • 1篇华东建筑设计...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上海建筑设计...
  • 1篇汕头职业技术...

作者

  • 28篇王钦华
  • 9篇顾明
  • 3篇石碧青
  • 3篇张乐乐
  • 2篇喻莹
  • 2篇许平生
  • 1篇李加武
  • 1篇罗尧治
  • 1篇史炜洲
  • 1篇崔家春
  • 1篇李洋
  • 1篇朱兴一
  • 1篇熊光晶
  • 1篇唐意
  • 1篇徐晓明
  • 1篇金林
  • 1篇陈艳
  • 1篇颜爽

传媒

  • 3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工程力学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广东土木与建...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钢结构(中英...
  • 1篇第五届“工程...

年份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结构风致疲劳分析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函数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是风荷载基本的特征之一,在进行结构风振疲劳寿命或者风振可靠性分析时,需要先求得建筑结构所在位置处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函数。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函数进行进一步研究。根据气象站位置和建筑物位置处梯度风速相同,并假设以上两个位置处风向相同,提出了由气象站位置处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函数得到建筑物位置处联合分布函数的方法。本文以广州气象站测得的气象资料作为分析实例,所得的结果可为结构风振疲劳寿命或者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王钦华顾明
关键词:风速风向联合分布风振疲劳
两自由度平板大幅运动的气动特性与稳定性的CFD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研究两自由度薄平板大幅运动的气动特性,评价其气动稳定性,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描述法的动网格技术,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描述任意流变区域不可压流动的控制方程,开展了不同折减风速下薄平板竖弯和扭转运动绕流场的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研究认为,单自由度薄平板小幅运动的气动力系统是线性和稳定的,即使单自由度大幅竖弯运动也是线性和气动稳定的。但单自由度大幅扭转运动的平板气动力系统出现非线性,并随折减风速的提高非线性变得显著,且平板将进入气动不稳定状态。另外,大幅扭转耦合不同竖弯振幅运动的平板,气动力系统均为非线性并随折减风速的提高越加显著,而该非线性主要来自扭转自由度的大幅运动;对该两自由度耦合系统,当竖弯振幅较小和折减风速较高时,气动力系统是不稳定的;但当竖弯振幅较大时,气动力系统将是稳定的。
祝志文颜爽王钦华李加武
关键词:气动稳定性CFD
污泥灰掺量和泡沫用量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2016年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污泥灰(SSA)、Mighty-150减水剂、表面活性发泡剂等材料,在低水胶比(0.35)条件下,采用混合料固定体积法进行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探讨了大掺量污泥灰(0~65%)和泡沫用量对污泥灰-水泥泡沫混凝土干密度、28d抗压强度、吸水率、导热系数以及孔隙结构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灰-水泥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主要取决于泡沫用量而非污泥灰取代率;污泥灰取代率高达50%时,泡沫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虽降低,但仍符合JC/T1062-2007规定的相应密度等级的抗压强度要求,且此时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和吸水率不会显著增大。因此,大掺量污泥灰-水泥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潜在的良好的保温材料。
陈艳陈卫王钦华熊光晶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吸水率
单重和多重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连体超高层建筑因存在强烈的气动干扰,在强风下可能会出现大幅相对振动,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MDI)是一种振动控制装置,其惯容器两端的相对加速度较大时,TMDI振动控制效果较好。结合两者各自的特点提出了多重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MTMDI)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两个TMDI分别控制两栋建筑各自的一阶自振频率。首先建立了MTMDI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数学模型,然后开展了某连体超高层建筑的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最后,基于该数学模型和测压风洞试验结果分析了该连体建筑在分别安装两个和单个TMDI对风振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两个TMDI的总质量和总惯容量比单个TMDI相应的参数小,但两者的减振效果基本相同,两者都能有效地减小两栋建筑在各个风向角下的加速度响应,如在270°风向角下,安装TMDI后两栋建筑顶层加速度响应分别减小了37.5%和50.0%;对于位移响应,两者都可以减小高栋建筑的响应,其对低栋建筑在少部分风向角下的减振效果并不理想。
王钦华雷伟祝志文TIWARI Nayan Deep
关键词:振动控制风洞试验风致响应
佛山地区考虑风向影响的基本风速统计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南海气象站的气象资料,首先对三种极值分布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对三种极值分布进行线性相关性检验,得出南海气象站风速极值分布更接近Weibull分布;其次对Weibull分布参数的谐波函数拟合曲线,得到任意风向角下的分布参数;最后分析各风向角下的基本风速;所得到的结果可为建筑结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王钦华张乐乐
关键词:风向基本风速抗风设计
基于有限质点法的单层球面网壳强震作用下连续倒塌破坏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有限质点法是以向量式结构力学为基础的崭新的结构分析方法。该文以该方法为基础,综合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构件断裂,研究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连续倒塌破坏全过程。该文介绍了有限质点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该方法分析结构非线性问题和断裂问题的具体思路。采用直接输入法输入地震波,利用自编程序实现了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倒塌全过程模拟。研究了矢跨比对球面网壳强震作用下倒塌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结构的倒塌时间和倒塌模式,并基于结构的倒塌模式通过局部加强法对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进行了抗倒塌设计。
喻莹谭长波金林王钦华朱兴一
关键词:单层球面网壳地震作用连续倒塌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对结构风致疲劳寿命可靠性的影响
在进行结构风振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时,需要先求得建筑结构所在位置处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函数。本文首先对建筑结构附近两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建筑结构位置处两个不同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函数,然后分析了不同的风速风向联...
王钦华顾明
关键词:建筑结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风振疲劳失效模式
文献传递
钢天线风致疲劳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基于一钢质天线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结果,研究了其风致疲劳,首先,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统计的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分布函数求得天线结构所在位置处的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并以结构假定的疲劳寿命为最大风速重现期来计算每个风向区间要考虑的最大风速,其次,对天线结构的气动弹性模型进行风洞试验,
王钦华顾明
关键词:气动弹性模型概率分布函数风速风向天线结构最大风速
圆形线状结构风致响应的分析方法被引量:4
2010年
获得不同风向、风速下结构的风致响应是进行风致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的基础。考虑顺风向脉动力、横风向脉动力以及由结构振动引起的自激力,对不同风向角不同风速下圆形线状结构风振响应进行估算。根据ESDU(En-gineering Sciences Data Unit)工程科学数据库的资料,在对结构进行风振响应估算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记入雷诺数效应、结构表面粗糙度等重要因素对结构风力及风致振动响应的影响。最后,计算了一实际钢质圆形截面天线的风振响应,并与该天线的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结果与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王钦华顾明
关键词:风致响应抖振涡激共振
影响不对称支撑圆形钢天线风致疲劳寿命的因素被引量:1
2010年
在求得结构不同风向、风速下风致响应以及结构所在位置处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基于经典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一实际不对称支撑圆形截面钢结构进行风致疲劳寿命估计。通过实例分析的结果,讨论了风向、结构表面粗糙度、涡激共振以及平均风速等重要因素对结构风致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风向对结构的风致疲劳累积损伤影响较大,在出现概率大的风向区间内造成的疲劳累积损伤较大;2)结构表面粗糙度对结构的风致疲劳寿命影响也较大,疲劳寿命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3)涡激共振对结构的疲劳寿命有一定的影响,在计算结构的风致疲劳寿命时,不应该忽略涡激共振的影响;4)平均风荷载对结构的风致疲劳寿命影响较小。
王钦华顾明
关键词: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涡激共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