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伟宁
-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雌雄同体植物的性别干扰及其进化意义被引量:21
- 2005年
- 雌雄同体植物在传粉和交配过程中两性功能存在潜在的冲突和妥协。除自交和近交衰退外,人们近年来更加强调导致配子浪费和适合度减少的繁殖代价———性别干扰。性别干扰潜在地存在于雌雄同体植物中,尤其是花粉和柱头空间位置接近而又同时成熟的两性花中。该文首先介绍了雌雄同体植物性别干扰的含义及其各种形式,进而用性别干扰理论来解释各种花部性状的适应意义,同时还回顾了植物中关于性别干扰的少数实验证据。该文强调,通常被解释为避免自交的花部机制实际上更大可能是为了避免性别干扰。从更广泛意义上,自交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形式的性别干扰。
- 白伟宁张大勇
- 关键词:进化意义近交衰退
- 雌雄异型异熟物种核桃楸繁殖生态学
- 白伟宁
- 关键词:核桃楸传粉效率交配模式遗传分化微卫星
- 植物亲缘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5
- 2014年
- 新生代以来剧烈的地质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反复交错对温带植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种群结构和物种分化造成了深刻影响。近20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分析方法的成熟,植物亲缘地理学利用基因谱系关系和在种群中的时空分布来追溯种群的进化历史,在探讨植物类群对地质气候变迁的响应以及种群分化的历史成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作者也注意到了被研究者所忽略的一些问题。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总结,着重于分析方法和几个常用软件的使用,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白伟宁张大勇
- 关键词:亲缘地理学种群动态
- DNA中性标记反映的非随机亲缘地理格局--以东亚植物物种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DNA中性分子标记的亲缘地理学研究却多获得非随机的空间遗传格局,与气候、环境因子或者表型性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种非随机格局是如何形成和维持的.本文以东亚植物物种为例,分析了其空间遗传格局的非随机性及其一般特点,讨论了其可能的成因.冰期避难所隔离、物种分布区变化等中性过程是目前大多研究采用的解释,然而仍有部分线索暗示可能存在自然选择导致的适应性进化.我们认为这种基于"中性"分子标记的亲缘地理研究对未来适应性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提出可能的一般研究框架,并展望了二代测序技术在未来适应性进化研究中的作用.
- 郭希的鲍蕾白伟宁王红芳葛剑平
- 冰期非对称气候变化模式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是生态学中最具挑战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研究了大量冰期相关文献,发现冰期除周期性的气温变化之外,每个气温变化周期都经历了漫长的降温过程和相对快速的升温过程,由此提出了冰期"慢降—快升"非对称气温变化模式.在非对称气候变化模式下,地球上的生物地理分布随之发生"慢退—快进"的收缩和扩张,群落中的物种经历了长时间的隔离和相对快速的重组,呈现"聚少离多"的特征.同时,通过许多亲缘地理学的研究案例,发现物种的遗传变异多发生于缓慢降温阶段,在升温阶段时,这些已经存在的突变常沿不同路线扩张,并再次相遇,是遗传变异重组的过程.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大尺度的天然群落格局平台,涵盖群落"慢退—快进"历史演变过程,结合亲缘地理学方法,从多尺度、多维度真实地还原群落形成和维持过程,预测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下生物群落的未来.
- 郭希的王红芳鲍蕾白伟宁葛剑平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