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刚

作品数:22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毒
  • 4篇羊口疮
  • 4篇羊口疮病毒
  • 4篇口疮病
  • 3篇绿洲
  • 3篇绿洲灌区
  • 2篇虚拟水
  • 2篇血凝
  • 2篇血凝试验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血清学调查
  • 2篇植物
  • 2篇农作
  • 2篇农作制
  • 2篇微生物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株
  • 2篇节水

机构

  • 17篇甘肃农业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22篇白刚
  • 7篇陈垣
  • 7篇郭凤霞
  • 5篇景志忠
  • 5篇贾怀杰
  • 4篇王盈盈
  • 4篇何妍萍
  • 3篇景锐
  • 3篇黄高宝
  • 3篇李广
  • 2篇张念章
  • 2篇张正鹏
  • 2篇储岳峰
  • 2篇赵萍
  • 2篇高鹏程
  • 2篇何小兵
  • 2篇关淑琳
  • 2篇逯忠新
  • 2篇吴润
  • 2篇贺英

传媒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甘肃畜牧兽医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现代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伪狂犬病毒BarthaK61株TK缺失株的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为构建猪伪狂犬病毒BarthaK61株TK缺失株,利用PCR法从猪伪狂犬病毒BarthaK61株基因组分别扩增出TK基因的左右2条臂TKR和TKL,并将TKR和TKL定向插入到pQCXIX载体中,构建pTK-转移质粒.进一步将EGFP基因插入到pTK-质粒中,构建pTK-/EGFP转移质粒.用pTK-/EGFP质粒与伪狂犬病毒BarthaK61株基因组共转染BHK-21细胞,通过挑取病变荧光蚀斑的方法获得了PRV/gE-/TK-/EGFP重组病毒.
何妍萍贾怀杰蔺国珍王盈盈白刚胡永浩景志忠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
农业新品种推广信息实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张淑苗张伟王惠英陈勇胜冯全李丽白刚王瑾王联国刘成忠韩俊英
该项目为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GAU-CX1118 ,总经费8000元,研究日期2010.9~2011.12。该项目将农业新品种推广应用情况与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了相关庞杂数据的智能分析及...
关键词:
关键词:农业新品种
痘病毒宿主范围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痘病毒是已知病毒中基因组最大、宿主谱最广和危害最严重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之一。随着病原和宿主互作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免疫学相关技术的发展,痘病毒宿主范围因子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被相继发现和研究,这为痘病毒的组织嗜性和宿主特异性的阐明奠定了分子基础。本文将通过对脊椎动物重要痘病毒属主要成员的宿主范围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的介绍,以加深对痘病毒的分子遗传演化、组织嗜性和跨宿主种间感染机制的理解和认识。
白刚贾怀杰何小兵景志忠
关键词:痘病毒组织嗜性免疫应答
虚拟水理论在绿洲灌区农作制多目标评价中的应用——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根据虚拟水理论,采用多目标综合决策的方法,以武威市凉州区的农作制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区域农作制的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选择用工量、净收益、农产品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单位水价值等8个评价指标,对现有不同农作模式进行优先排序.结果表明:凉州区农作模式的优势度依次为葡萄>制种玉米>蔬菜>玉米>啤酒大麦>小麦>薯类>油料,进而得出凉州区应从虚拟水贸易角度出发,优先发展综合效益高的葡萄酒酿造、玉米制种、蔬菜种植等产业,合理安排农产品区际贸易,从区域水资源平衡及水资源高效利用层面上缓解水资源压力.
白刚黄高宝景锐李广
关键词:虚拟水农作制
高寒区农茬口对当归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农田杂草危害是高寒区当归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采用田间调查和统计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培育的马铃薯和油菜茬口当归栽培田杂草群落动态,以当归重茬为对照,旨在揭示茬口特性对当归田杂草消长动态的影响,为筛选适宜栽培当归的农茬口和田间杂草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试验茬口当归田共发生杂草15种,隶属9科15属,主要优势种群为锦葵、欧洲千里光、苦苣、繁缕、刺儿菜和甘露子。当归田杂草种类、密度、多样性和生物量因茬口和季节的不同而异,季相消长跃变程度更大,随季节延后杂草多样性下降,优势种杂草利用资源的相似性更高,锦葵和欧洲千里光随当归返青而滋生,随当归生长发育而迅速蔓延,成为占优势的恶性杂草,对当归的危害性最大,导致杂草群落稳定性降低,在当归重茬和马铃薯茬田单生优势度更为突出,优势杂草潜在恶化危害性增大,但在油菜茬田杂草生长量最小,与当归生长竞争势较弱,使当归始终占据优势生态位,说明油菜茬口较利于当归栽培,但根据恶性杂草物候特征及早防除更为关键。
梁伟郭凤霞陈垣白刚白刚金彦博
关键词:杂草群落特征
宁夏部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了解宁夏部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情况,采用副猪嗜血杆菌间接血凝对宁夏4个不同地区猪场的403份血清样品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为该菌阳性检出102份,阳性检出率25.31%,该病的发生与季节,猪的日龄和地区有关,本研究表明宁夏部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统计结果为该地区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
白刚贺英赵萍储岳峰高鹏程张念章冯小明郭晗樊祜卿吴润逯忠新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间接血凝试验
宁夏部分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宁夏的感染情况,采用间接血凝方法对宁夏4个不同地区猪场的403份血清样品进行了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宁夏部分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3.08%,且该病的发生与季节、猪日龄和地区有关。
白刚贺英赵萍储岳峰高鹏程张念章逯忠新
关键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间接血凝试验
一种唐古特大黄高效杂交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唐古特大黄高效杂交方法,其步骤包括a.缝制宽6cm,长15-25cm的硫酸纸袋;b.优选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含①优选父本和母本植株,②选留母本花穗和花蕾;c.确定杂交时间;d.采集成熟新鲜父本株花药备用;e....
陈垣郭凤霞白刚
文献传递
基于熵权法模糊物元模型的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适宜性分布被引量:9
2017年
独一味(Lamiophlomi s rotata)是唇形科濒危药用植物。根据模糊物元模型理论构建独一味产量与14个生态因子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ArcGIS平台确定青藏高原地区独一味生态适宜性空间分布,旨在探究独一味适宜性分布状况,为濒危藏药独一味资源的动态监测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独一味最佳生态相似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3.13%、高度相似区域占6.34%、中度相似区域面积占8.53%、低度相似区域占6.35%、不相似区域占75.65%。独一味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甘肃和青海高海拔地带的次生植被及逐渐退化的高山草甸区,基于GIS的模糊物元模型可评价独一味的生态适宜区域和空间分布状态,为其GAP选址和生境保护地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周传猛陈垣李向群郭凤霞白刚
关键词:熵权法生态适宜性
濒危植物暗紫贝母的开花物候和传粉方式被引量:5
2017年
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是药材川贝母的基原植物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以自然授粉为对照,采用观察和7种花器操作对漳县荒坡地驯化栽培暗紫贝母开花物候和传粉方式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其传粉结实特性,探寻繁种策略,为野生驯化扩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仿野生农田环境条件下,暗紫贝母株型多样化趋势明显,2013年采用鳞茎播种的暗紫贝母次年3月下旬返青,返青株以单叶株为主,多叶株少量,开花株稀少。随栽培年限延长,多叶株和开花株比率提高,单株开花数增多。开花株5月上旬现蕾,下旬进入盛花期,6月中旬蒴果成形,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倒苗,花蕾期茎叶持续生长,株高10.18~19.26cm。自然结实率75.0%,去雄套纸袋不结实,人工异交率80%以上,自然异交率70%,自交率低于30%,单果结种子(110±22)粒,百粒鲜重(94.53±53.62)mg。访花昆虫有蜂类、蝇类、蜘蛛和蚂蚁等。说明这种小株植物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属异花授粉类型,部分自交亲和,传粉媒介以虫媒为主,风媒为辅,暗紫贝母特有的物候、株形多样化和传粉特性是其长期适应高寒恶劣多变环境的结果。
郭凤霞陈垣陈垣白刚
关键词:暗紫贝母物候学传粉方式异交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