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禹继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闪电
  • 3篇闪电定位
  • 2篇粤港
  • 2篇粤港澳
  • 2篇闪电定位系统
  • 2篇港澳
  • 1篇有效性
  • 1篇闪电定位资料
  • 1篇数值模拟
  • 1篇人工触发闪电
  • 1篇误差分析
  • 1篇雷电
  • 1篇过程数值模拟
  • 1篇避雷
  • 1篇避雷器
  • 1篇SPD
  • 1篇差分
  • 1篇触发
  • 1篇大气探测
  • 1篇值模拟

机构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广东省防雷中...
  • 2篇广州市气象局

作者

  • 5篇禹继
  • 3篇陈绿文
  • 3篇黄智慧
  • 2篇黄国开
  • 2篇杨仲江
  • 1篇李斌

传媒

  • 2篇广东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科技风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在评估避雷器效能中的应用
2013年
本文通过一个计算个例,给出了基于电磁暂态分析软件,构建SPD保护系统的电路模型,对SPD系统的设计保护效能进行计算及评估的过程,并提出了在雷电风险评估业务中应用该方法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禹继杨仲江
关键词:SPD
一次人工触发闪电事件的定位误差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利用一次包含8次回击过程的人工触发闪电事件的近距离光电观测数据,分析了广东省气象闪电定位系统对其回击过程的定位结果。结果表明,回击过程探测效率约为75%(6/8),回击平均定位误差约为3768m。为了分析定位误差来源,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逐次引入各探测子站原始记录重新进行定位计算,发现剔除误差较大的探测子站后,平均定位误差为2192m,比原来降低42%。
陈绿文黄智慧禹继李斌黄国开
关键词:大气探测误差分析闪电定位系统
粤港澳闪电定位资料有效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为了研究粤港澳闪电定位资料的有效性,通过将2007-2012年广州人工触发闪电以及2009-2012年广州高建筑物自然闪电的高分辨率观测资料与闪电定位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对闪电定位系统的探测效率和探测精度参数进行了客观...
禹继
关键词:闪电定位资料
文献传递
超高建筑物雷电先导-连接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11年
为了更好地分析超高建筑物雷击物理过程,基于雷电通道分形模型,对超高建筑物雷电先导-连接过程建立了空间分辨率为1 m×1 m的精细化数值模拟模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超高建筑物自然闪电光学观测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超高建筑物闪电的上、下行先导发展特征模拟结果与真实情况较为一致。并对超高建筑物上部周围的电场强度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
禹继陈绿文黄智慧黄国开
关键词:数值模拟
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及精确度评估被引量:18
2015年
为客观评估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性能参数,将闪电定位资料与广州人工触发闪电试验及高建筑物自然闪电观测试验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7 2011年期间对真实闪电事件的闪电探测效率和回击探测效率分别为74%和40%,定位误差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2660 m和1500 m;2012年闪电探测效率和回击探测效率分别为97%和90%,定位误差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950 m和470 m。2008 2011年期间闪电定位系统的回击电流幅值约为真实值的0.7倍,而2012年约为真实值的4倍。总体上,2012年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探测子站大幅度增加后,探测效率和定位精度均有明显提升,但对回击电流幅值的估算呈现系统性偏大。
禹继杨仲江陈绿文黄智慧
关键词:闪电定位系统粤港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