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悦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若干改进方向被引量:1
- 2010年
- 回顾了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过程,从工艺化、功能化、原料多样化等三个方向进行了改进探讨,其中功能化改进是目标,工艺化改进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原料多样化是拓展生产空间。改进以可持续发展及绿色环保为导向,以生产工艺无污染、产品的卫生抗菌性和生物降解性为重点,体现出再生纤维素纤维巨大的发展潜力。
- 秦中悦
- 关键词:再生纤维素纤维功能化
- Cu(Ⅱ)及Zn(Ⅱ)对竹浆纤维抗菌和抗紫外功能的改性研究
- 竹浆纤维是以竹材为原料,经碱法水解及多段漂白制成浆粕,然后再经湿法纺丝制得,其加工工艺与粘胶纤维生产相似。但在生产制作及后序的染整过程中,由于大量地碱性处理,使得竹纤维原有的抗菌性基本上消失,加之其耐光性也较差,所以如何...
- 秦中悦
- 关键词:竹浆纤维抗菌性
- 文献传递
- 铜氨络合竹浆纤维的制备及其抗紫外性能被引量:2
- 2011年
- 为赋予竹浆纤维以抗紫外性,用配制好的一定浓度的铜氨溶液处理竹浆纤维织物,并由不同的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得到铜氨络合竹浆纤维织物。然后,分析测试了这些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同时,通过不同温度下皂洗试验,推算出铜离子与竹浆纤维的结合能。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竹浆纤维织物具有很好的抗紫外性,但其结合能不大。
- 秦中悦
- 关键词:结合能
- 锌氨改性竹浆纤维的抗菌性及反应条件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通过一定浓度的锌氨溶液处理竹浆纤维,形成锌氨改性竹浆纤维,使之具有抗菌功能。研究了反应时间、浓度、浴比等反应条件对锌离子结合量与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浆纤维经锌氨溶液处理后,形成的锌氨改性竹浆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耐水洗性;锌离子结合量与反应时间、浓度、浴比有一定的关系;锌氨改性竹浆纤维织物的力学性能无明显改变。
- 秦中悦陈宇岳
- 关键词:竹浆纤维锌离子抗菌性改性
- 合成纤维天然化-丝素、甲壳素涂着PA6超细纤维
- 该论文是在回归自然、绿色产品的时尚理念指导下,研究探索了以PA6纤维为基质材料,以丝素蛋白为加合剂,将丝素涂着在PA6纤维之上,实现合成纤维天然化的可行性及其相应的工艺条件,并对结构性能进行分析测试.作为基质材料的PA6...
- 秦中悦
- 关键词:丝素聚丙烯酸甲壳素
- 文献传递
- 合成纤维天然化——丝素/甲壳素涂着PA6纤维被引量:2
- 2005年
- 研究了以PA6超细纤维和PA6多孔藕状中空纤维为基质材料,借助于甲壳素的黏合作用,将丝素/甲壳素涂着于纤维表面,形成包敷其上的丝素/甲壳素膜的实验过程,最终实现合成纤维天然化,并对其吸湿性和纤维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这一设计是可行的。
- 秦中悦张大省
- 关键词:丝素甲壳素纤维形态合成纤维
- 铜氨离子络合竹浆纤维的抗菌性及反应条件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一定浓度的铜氨溶液处理竹浆纤维,使之形成铜氨离子络合竹浆纤维,并进行抗菌实验.通过改变铜氨溶液的反应浓度,在保证原有力学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确定尚不足以溶解纤维素的临界浓度;研究了反应时间和处理浴比等因素对铜离子结合量与络合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浆纤维本身不具有抗菌性,经处理后的铜氨离子络合竹浆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性;铜氨溶液处理浓度达到0.05 mol/L以上时,力学性能开始下降;铜离子结合量在初始阶段随着反应时间和浴比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但达到络合平衡以后变化不大.
- 秦中悦陈宇岳
- 关键词:抗菌性力学性能
- 锌氨改性竹浆纤维的抗紫外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用锌氨溶液处理竹浆纤维使其功能化,得到锌氨改性竹浆纤维。对改性的竹浆纤维织物进行水洗牢度实验,从锌氨溶液的配制质量浓度、处理试样的烘干条件及抗紫外效果的耐久性等3个方面研究了锌氨改性竹浆纤维的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锌氨溶液处理,赋予了竹浆纤维很好的抗紫外性能,完成了功能化改进;同时改性的竹浆纤维具有一定的水洗牢度;锌氨溶液的浓度在0.1 mol/L以上时,处理后的改性竹浆纤维的抗紫外性能较佳,其UPF值超过50,水洗240 min后,抗紫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由于锌无味无害,且改性后的锌氨竹浆纤维织物呈白色,对染色也不会有影响。
- 秦中悦张蓓蓓
- 关键词:改性竹浆纤维抗紫外性能
- 合成纤维天然化——丝素膜涂着PA6超细纤维被引量:3
- 2004年
- 探索了合成纤维天然化的可行性.以PA6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和PET/PA6复合超细纤维织物为基质材料,利用超细纤维比表面积较大的特点,以改性聚丙烯酸为粘合剂,将天然纤维——丝素蛋白涂着于纤维表面,形成丝素/改性超细纤维,讨论了丝素涂于纤维的可行性,并对其吸湿性和纤维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这一设计是可行的.
- 秦中悦裴德强张大省
- 关键词:合成纤维天然化吸湿性纤维形态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