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常波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癌
  • 5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肿瘤转移
  • 3篇肝细胞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切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癌
  • 2篇腺癌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化疗
  • 2篇肝细胞癌
  • 2篇KAI1
  • 2篇CD44V6
  • 1篇多发
  • 1篇多发转移

机构

  • 9篇湖北省肿瘤医...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4篇符常波
  • 5篇易继林
  • 5篇尹涛
  • 4篇郑伟红
  • 4篇段传谊
  • 4篇汪群
  • 4篇杨志芳
  • 4篇杨卫兵
  • 3篇陆卫军
  • 3篇李兴睿
  • 2篇聂磊
  • 2篇吴东德
  • 1篇刘谨文
  • 1篇夏晓勤
  • 1篇沈文状
  • 1篇刘志苏
  • 1篇万亚峰
  • 1篇董朝富
  • 1篇冯亮
  • 1篇李宏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AI1和CD44v6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KAI1及CD44v6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肝癌和9例良性肝病组织中KAI1及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KAI1在肝癌中表达下调,CD44v6在肝癌中表达增高,两者与良性肝病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KAI1蛋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相关,而CD44v6仅与远处转移相关。结论KAI1和CD44v6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对肝癌患者远处转移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郑伟红易继林符常波杨卫兵李兴睿杨志芳
关键词:肝肿瘤KAI1CD44V6肿瘤转移
TLR4和DcR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中Toll样受体4(TLR4)、诱骗受体3(DcR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HCC组织中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TLR4和DcR3蛋白表达。结果60例HCC肿瘤组织中7例TLR4表达阳性(11.7%),对应癌旁组织中43例TLR4表达阳性(71.7%),两者比较P<0.01。60例肿瘤组织中46例DcR3表达阳性(76.7%),对应癌旁组织中11例DcR3表达阳性(18.3%),两者比较P<0.01。TLR4与DcR3在HCC中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结论TLR4与DcR3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杨卫兵易继林杨志芳郑伟红符常波冯亮
关键词:TOLL样受体4诱骗受体3
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对巨大切口疝及肠黏连紧密腹壁切口疝患者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合开腹补片修补术对腹部切口疝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自2011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腹壁切口疝患者133例,其中62例行开腹补片修补术为对照组,余71例行腹腔镜结合开腹补片修补术为观察组;观察患者手术状况、术后恢复状况,术后1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包含胰岛素(InS)、β-内啡肽(β-EP)、生长激素(GH)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血清InS、GH及T-AOC含量高于对照组,β-E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对巨大切口疝及肠黏连紧密腹壁切口疝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降低。
符常波汪群段传宜陆卫军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巨大切口疝肠黏连腹腔镜
沉默PTN表达抑制人胰腺细胞侵袭转移
2016年
目的观察多效应生长因子PTN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PTN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TN在12对人胰腺癌组织标本中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将PTN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胰腺癌细胞MIAPaCa2、PANC-1中,通过Real—time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沉默PTN后胰腺癌细胞PTN mRNA及蛋白表达以验证其干扰效果,Transwell检测沉默PTN表达后胰腺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PTN mRNA和蛋白水平在胰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而在相应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相对低表达。PTNmRNA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11±0.013、0.001±0.002。沉默PTN后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0.049±0.012比0.121±0.015)。迁移试验显示Panc-1细胞跨膜数在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及抑制组中分别为(178.1±5.2)、(171.3±11.1)、(58.2±6.7)个;侵袭实验显示Panc-1细胞跨膜数在3组中分别为(135.6±6.2)、(134.4±6.2)、(72.2±4.9)个,MIA PaCa2细胞跨膜数为(58.3±7.5)、(56.8±8.7)、(24.2±8.1)个。划痕实验显示MIA PaCa2细胞在3组中比例分别为0.41±0.03、0.42±0.11、0.73±0.03,而Panc-1细胞在3组中比例分别为0.54±0.02、0.57±0.03、0.82±0.02。结论PTN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敲除PTN能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符常波陆卫军刘志苏
关键词:胰腺癌PTN
时辰化疗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目前,大量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证实,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受给药时间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如今大部分的化疗药已经具备了部分时辰化疗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数据。自1985年Hrushesky率先运用阿霉素和DDP进行卵巢癌时辰治疗以来,恶性肿瘤时辰化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目前,国内外相关资料显示时辰化疗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中,如胃癌、肠癌、鼻咽癌、肺癌、恶性淋巴瘤、肾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并且取得了可喜效果,其主要优势是时辰化疗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化疗,且其毒副作用显著低于常规化疗,达到了减毒增效的目的 ,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结肠癌肝转移方面尚未见大宗文献报道。本课题研究通过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以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两组病例肝转移灶均初始无手术切除指征,行肝动脉置化疗泵术后,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所用药物及剂量均相同。L-OHP 50 mg,第1~3天,5-FU,第1~5天。CF 0.2,全身静脉给药,第1~5天。常规化疗组用药时间安排在正常上班的8 am^5 pm,时辰化疗组采用法国AGUETTANT公司提供的M elod ie多通道编程输液泵,以正弦曲线形式,5-FU与CF从10 pm到10 am连续12 h给药,4 am达给药高峰;L-OHP则从10 am到10pm连续给药,4 pm达给药高峰。患者化疗前均行CT检查,化疗3周期后复查CT,评价化疗的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时辰化疗组总有效率为68.0%,常规辅助化疗组为29.1%,时辰化疗组近期客观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7.389,P<0.01)。化疗后继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时辰化疗组为44%,常规辅助化疗组为12%,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9535,P<0.05)。毒副反应方面,时辰化疗组发生静脉炎、末梢神经炎明显少于常规组病人,发生率分别为4%、28%和70.8%、62.5
段传谊尹涛符常波
关键词:时间药理学时辰化疗昼夜节律结肠癌肝转移
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附36例报告)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治疗肝细胞肝癌(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我们应用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治疗3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切除,无术中死亡。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20ml(80~1000m1),其中80.5%(29/36)不需输血。肿瘤平均最大直径7.6cm(3~20cm)。术后30d内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无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d,1年复发率为13.8%,1年生存率为86.1%。结论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癌安全可行,提高了手术根治率。该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无需使用昂贵的特殊器械,值得推广应用。
尹涛段传谊符常波李宏汪群
关键词:肝癌
KAI1和CD_(44)v6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KAI1和CD44v6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关系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7例肝癌组织中KAI1及CD44v6蛋白的表达,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价肝癌患者预后独立因素。结果KAI1蛋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相关,而CD44v6仅与远处转移相关。肝癌中KAI1和CD44v6的表达无相关性。Cox模型分析显示影响肝癌患者预后因素是KAI1表达,远处转移和CS分级。结论KAI1和CD44v6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肝癌的转移过程;KAI1表达,远处转移,CS分级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郑伟红杨卫兵符常波李兴睿杨志芳易继林
关键词:KAI1CD44V6肝癌肿瘤转移
微小RNA-384通过下调多效生长因子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及浸润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384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殊的关系及其对癌细胞株增殖、迁移等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查询生物信息预测miR-384可能靶向结合多效生长因子(PTN)的m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湖北省肿瘤医院67例胰腺癌组织标本或穿刺标本中癌及癌旁组织中miR-384及PTN的表达,用携带miR-384的腺病毒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NC-1/MIAPaCa-2,PT-PCR技术检测转染前后miR-384、PTNmRNA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PTN蛋白变化,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检测转染前后PANC-1/MIAPaCa-2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和GraphPadPrism8.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miR-384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表达量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miR-384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37±0.0009、0.0065±0.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7,P<0.01),并与神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4.750、13.400,P<0.05)。将胰腺癌组织分为miR-384低表达组及高表达组,PTN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73±0.028、0.045±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2,P<0.05)。转染腺病毒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ANC-1细胞中miR-384表达提高11.69倍(t=28.600,P<0.01),PTNmRNA及PTN蛋白则分别降至19.02%(t=31.200,P<0.01)、38.00%(t=16.200,P<0.01),MIAPaCa-2细胞中miR-384表达提高14.95倍(t=21.300,P<0.01),PTNmRNA及PTN蛋白分别降至15.02%(t=13.300,P<0.01)、13.74%(t=13.5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细胞株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下降,而重组人PTN蛋白处理可逆转此情况。结论miR-384在胰腺癌中具有明显抑制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结合PTNmRNA下调PTN表达实现。
符常波聂磊殷涛吴东德
关键词:胰腺癌多效生长因子RNA干扰
肝脏区域灌注三氧化二砷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0年6月收治肝癌患者27例。27例患者均应用三氧化二砷在内的综合治疗手段,记录患者的缓解情况、影像学、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6例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7例疾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死亡。其中14例患者在第一次接受治疗后癌痛症状明显减轻,2例患者的肿瘤标志物CA199明显降低。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其他综合治疗手段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明显,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尹涛段传谊符常波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肝癌化疗泵区域灌注
肝切除术创面不同处理方法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肝切除术肝创面处理方法及其对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因肝肿瘤行肝切除术5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创面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创面敞开+明胶海绵+医用止血胶止血组(A组,25例),创面敞开+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PH)止血组(B组,19例),创面对缝止血组(C组,9例)。对止血时间、术后24、48和72h腹腔引流量及术后第1、3、5天病人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lL)、白蛋白(Alb)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止血时间A组最长,且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术后24、48及72h腹腔引流量B组均最少,且与A、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天ALT、TBIL升高幅度为C组最大,且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后第1天Alb值C组较A、B两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术后肝创面的处理方法与术后肝功能恢复有密切关系,用微孑L多聚糖止血球处理肝创面可缩短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创面渗出,进而减轻手术对肝功能的损害,减少白蛋白补充量,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
尹涛段传谊符常波汪群
关键词:肝切除术创面处理微孔多聚糖止血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