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荣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地图搜索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特征
  • 1篇三维可视化
  • 1篇树模型
  • 1篇数据挖掘
  • 1篇搜索
  • 1篇图搜索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决策树
  • 1篇决策树模型
  • 1篇可视化
  • 1篇空间数据
  • 1篇空间数据挖掘
  • 1篇POSTGI...
  • 1篇GIS
  • 1篇LUCENE
  • 1篇WEBGIS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作者

  • 3篇胡最
  • 3篇罗荣
  • 3篇梁明
  • 1篇陈朝
  • 1篇孙毅中
  • 1篇张弛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综合多尺度特征决策树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中较少考虑多尺度融合的问题,尝试构建综合空间多尺度特征的决策树模型(decision tree model,DTM),并与典型数据挖掘方法模拟效果进行对比。选取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为数据源,并以1995年和2000年两期数据为训练样本,以空间剖分的土地利用单位(9.5km2大小的格网单元)为模拟单元,构建综合模拟单元内部特征、邻域特征和全局特征的空间多尺度DTM,利用此模型对2000-2005年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与分析,同时将该模型与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进行模拟精度的对比。结果表明:DTM模拟精度为88.97%,高于NB、BPNN和SVM模型的模拟精度(分别为84.44%、87.13%和83.46%)。本文提出的综合多尺度特征的DTM具有与典型数据挖掘方法相类似或更好的精度,而且还具有运算效率高、可解释性强以及简单易扩展等突出特点,有利于LUCC模型的异地复用和决策支持。
梁明孙毅中罗荣胡最陈朝
关键词:土地利用决策树空间数据挖掘多尺度
GIS的微观实践
2013年
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人们认识和分析具有复杂巨系统特征的宏观地学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GIS的生命力不仅局限于此.GIS完备的空间关系理论、空间分析体系和成熟的空间表达方法与数据处理手段,同样可以借鉴来处理微观空间问题.以石油勘探采样柱中的微管道三维重建为例,研究了利用GIS理论与方法,进行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与组织、三维模型构建与可视化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利用既有的GIS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微观空间特征的可行性.同时,将GIS的理论与方法从宏观领域引入微观领域还有利于将之前视为属性数据的对象,也以几何数据的形式来表现.通过用信息流的方式来模拟和表达物质流,进一步提高对微观空间对象与规律的认知.
梁明罗荣胡最张弛
关键词:GIS三维可视化
基于Lucene和PostGIS的地图搜索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基于网络的地图搜索是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地图搜索更成为人们获取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和网络入口。本文分析了当前主流的客户端/数据库模式的WebGIS地图搜索的不足与瓶颈,构建了客户端/Lucene/数据库的三元模式的地图搜索架构;探讨实现了PostGIS中地理对象到Lucene索引的映射机制,并针对Web客户端对检索结果矢量要素传输和渲染能力的不足,提出基于拓扑操作的矢量要素动态加载机制。本文提高了用户检索的灵活性和检索结果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智慧城市建设和WebGIS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梁明罗荣胡最
关键词:地图搜索WEBGISPOSTGISLUCEN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