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秀红
- 作品数:23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行介入治疗护理:3例护理经验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总结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例因胸痛入院,经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有左心室血栓患者行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给予充分的评估;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结果 3例患者术后均无再发胸闷、胸痛,无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行介入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 张惠玲郑坚奕翁秀红朱桂平余星
- 关键词:介入治疗护理
- 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41例)和乙组(39)。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心脏康复护理,比较甲乙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ADL评分、SAS评分、六分钟步行距离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的LVEF水平、ADL评分、SAS评分、六分钟步行距离均优于乙组患者[(55.02+6.08)%vs(46.14+5.31)%,(63.27+12.41)分vs(42.25+2.34)分,(36.14+5.24)分vs(58.34+7.62)分,(331.51+61.24)m vs(280.11+51.16)m],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6%)优于乙组患者(82.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心脏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脏功能,并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陈溢玲黄潇红翁秀红洪丹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心脏功能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相关护理指标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再狭窄的相关护理指标,为PCI治疗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复查造影的282例冠心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入院时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生活行为方式问卷调查及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析PCI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护理指标。[结果]年龄、性别、高血压对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后再狭窄与糖尿病、高血脂、吸烟成正相关,其比值比(OR)分别为2.423、2.175、1.792;与术后运动、服药依从性佳成负相关,其比值比分别为0.820和0.918。[结论]冠状动脉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因素较为复杂,为预防再狭窄,护理人员应提高病人的血脂、血糖控制达标率,定期随访,加强对病人服药及生活方式的健康指导,从行为改变的角度进一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 赵艳群曾智桓翁秀红温利平吴翠娜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再狭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对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治疗护理的14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一组研究对象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为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了解程度、一年内复发次数、合理用药、年住院天数、并发症及生活习惯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一年内平均复发次数为1.96次较对照组3.68次有显著馋势,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管疾病了解程度、合理用药、年住防天数、并发症及生活习惯等临床数据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均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痰病患者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疾病的复发和住院次数,指导合理用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翁秀红
-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
- “翻转教学”模式在除颤仪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 2017年
- 目的 探究翻转教学模式在除颤仪知识和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并与传统培训模式进行比较.方法 便利选取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护士共60名,予以编号,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翻转教学组、传统培训组各30名;干预前后统一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干预后调查两组对各自教学方式的认可度,运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组间的差异、干预后两组的合格率、得分以及认可度情况;最后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考核的合格率进行生存分析,描述两组考核合格率的消亡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考核合格率与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理论考核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技能考核的合格率和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认可度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Log Rank (Mantel-Cox)法检验得出两组生存曲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教学模式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前者能提高护士除颤仪理论的得分水平以及操作的合格率、得分水平,并受护士的认可度高,且延长除颤仪考核合格率消亡时间,从而延长复训周期,值得推广应用.
- 叶大庆翁秀红郭先桂石芬韩小雪苏运辉
- 关键词:除颤仪认可度
- 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PCI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分析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PCI手术治疗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观察组(n=40,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康复后3个月,观察组最大运动功率、无氧阀水平、峰值耗氧量以及代谢当量(METs)水平、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稍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PCI手术患者术后实施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运动耐力效果尚可,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冼穗芬陆敏芳翁秀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血管不良事件
- 行为干预在减轻老年人心脏介入围手术期负面情绪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5年
- 选择2014年1~6月在本院择期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60例作为舒适护理组,随机抽取2013年6~12月已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6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与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后的SA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入院前两组患者数据无明显性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有增高,但舒适护理组手术前后SA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患者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心脏介入患者在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保障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翁秀红张惠玲冼穗芬陆敏芳
- 关键词:舒适护理心脏介入围手术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为寻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理想的护理方法,特就探讨利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46例冠心病并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且采取对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的方式来比较分析就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显示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5.89%,对照组显示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82%。两组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诊治的过程中,施以心理与健康教育护理,促进了患者康复速度,提高了总有效率和临床疗效,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 翁秀红陈溢玲黄潇红黄桂莲
-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 2023年
- 研究冠心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7月的100名患者进行实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认知行为干预,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DMD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结果 结果对比可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前后HAMA、HDMD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评分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优良。
- 陈思露龙妙春翁秀红
-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冠心病护理效果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糖尿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糖尿病护理,予以试验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周期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达标率以及护理结束后3个月的治疗依从性、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护理后的血糖达标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护理结束后3个月的治疗依从率为94.44%,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73.86±4.0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48%、(68.11±4.17)分(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糖尿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疾病管理效果。
- 陆敏芳翁秀红
- 关键词:糖尿病责任制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