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全如

作品数:82 被引量:1,56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4篇锆石
  • 22篇地球化
  • 22篇地球化学
  • 22篇地质
  • 17篇花岗岩
  • 14篇同位素
  • 13篇岩石
  • 13篇年代学
  • 13篇冈底斯
  • 10篇岩体
  • 10篇特提斯
  • 10篇化学特征
  • 9篇地球化学特征
  • 9篇岩带
  • 9篇岩浆
  • 9篇青藏
  • 9篇青藏高原
  • 9篇冈底斯带
  • 9篇HF同位素
  • 8篇岩石地球

机构

  • 57篇成都地质矿产...
  • 2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青海油田
  • 1篇甘肃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北京离子探针...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82篇耿全如
  • 34篇潘桂棠
  • 30篇彭智敏
  • 25篇张璋
  • 24篇王立全
  • 23篇郑来林
  • 22篇关俊雷
  • 19篇朱弟成
  • 17篇廖忠礼
  • 16篇孙志明
  • 13篇丛峰
  • 9篇李生
  • 6篇廖光宇
  • 6篇金振民
  • 5篇莫宣学
  • 5篇李光明
  • 5篇王国芝
  • 5篇尹福光
  • 5篇江新胜
  • 4篇赵志丹

传媒

  • 18篇沉积与特提斯...
  • 12篇地质通报
  • 10篇地质学报
  • 4篇岩石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青藏高原及邻...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地球科学
  • 1篇2008年亚...
  • 1篇第四届全国沉...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 11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迦巴瓦峰地区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矿物学特征及时代被引量:5
2004年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带在南迦巴瓦峰地区呈弧形连续分布 ,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辉长岩、变余辉绿岩等。主要造岩矿物中 ,角闪石属富镁的镁角闪石、镁闪石、韭闪角闪石、浅闪角闪石等 ;单斜辉石为富镁的类型 ,成分相当于透辉石 ;橄榄石为典型的镁橄榄石 ;斜长石在角闪岩类中为中长石 ,是变质成因的。利用地质温压计估算出的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 :t=5 0 0~ 6 5 0℃ ,p =0 .75~ 0 .8GPa ,相当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发生在 4 7~ 4 7Ma左右。晚期经历了低温、高压变质作用 ,形成高压型的多硅白云母 ,时代为 2 7~ 2 0Ma ,与该区结合带边界阿尼桥断层和米林 鲁朗断层发生强烈走滑有关。地壳加速隆升、剥蚀时期形成的多硅白云母为中、低压型。
耿全如潘桂棠郑来林孙志明欧春生董翰王小伟
关键词:矿物成分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的解体被引量:19
2004年
通过对研究区南迦巴瓦岩群的大比例尺填图工作 ,根据南迦巴瓦岩群的原岩建造、变质程度的不同、变形样式的差异 ,将其解体为在区域上具有可填性 3套岩石组合———直白岩组、派乡岩组和多雄拉混合岩 ,三者之间均以构造面接触。
孙志明耿全如楼雄英郑来林李生廖光宇
关键词: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北冈底斯带日松花岗岩体的锆石U-Pb测年和Hf同位素组成被引量:17
2014年
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日土县拉梅拉山口一带的日松花岗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日松花岗岩体属钙碱性岩类型,绝大多数样品含透辉石标准分子。富集Rb、Pb、Th等而亏损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等明显亏损。稀土元素呈现出右倾缓倾斜型的特征,且存在较为明显的负Eu异常。与前人研究确定岩体的时代为晚白垩世始新世不同,本文认为岩体的侵位时代主要为白垩纪,可分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两期。获得二长花岗岩样品(D10452)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08.4±2.1Ma(MSWD-2.4,n=18),结合锆石稀土元素特征、岩浆振荡环带特征(CI。图像)及锆石Th/U比值,上述年龄可以代表岩体的形成年龄(早白垩世)。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二长花岗岩样品(D10452)的εHf(t)为正值。介于1.49~3.86间(平均值为2.50);而石英闪长岩样品(D1045)的£Hf(f)多数为负值,介于-2.09至0.15之间(平均值为-0.69)。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分别在763.0~884.5Ma(D1045—2)、959.1~1073.5Ma(D1045)之间。两件样品的εHf(t)和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均具有较小的变化范围,暗示岩体的岩浆物质来源应该具有较为均一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日松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基本反映了北冈底斯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时间和源区等特征,其成因可能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岩石圈向南俯冲过程中幔源物质参与岩浆形成演化有关。本文研究成果,为研究班公湖一怒江结合带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证据。
关俊雷耿全如王国芝彭智敏张璋丛峰李娜
关键词:HF同位素早白垩世
喜马拉雅造山带东、西构造结的地质特征与对比被引量:7
2004年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西两端分别有一个构造急剧转向的地区———构造结 ,这里是探讨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场所 .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比显示这 2个构造结有 :(1 )相似的地貌景观 ;(2 )相似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即都缺失喜马拉雅沉积岩 (寒武纪—第三纪 ) ;(3)结晶岩系中都有高压变质岩 ,且在 1 0Ma以来均发生过深熔与混合岩化作用 ;(4 )2 5Ma以来 ,特别是 1 0Ma以来两地都经历了快速剥露和隆升作用 ;(5 )印度板块 -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接近 ,分别为75Ma和 6 5Ma ,均早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其他地区 .这些相似性表明 :伸展拆离和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地表过程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西构造结快速剥露的主导因素 ;
郑来林金振民潘桂棠孙志民耿全如
关键词:地质特征喜马拉雅造山带
南迦巴瓦岩群高压麻粒岩的形成机制及折返过程
<正> 从米林县鲁霞经派乡到西兴拉一带的断续分布的直白高压麻粒岩,是一套相当于下地壳根带深度形成的高压麻粒岩相岩石,该麻粒岩相地体归属印度大陆东北端,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麻粒岩相岩石之一,其变质作用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碰...
孙志明郑来林耿全如廖光宇李生楼雄英董翰石文礼欧春生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果干加年山—荣玛乡一带石炭纪—二叠纪古生物研究新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在羌塘中部大沙河-果干加年山剖面展金岩群中发现珊瑚化石赫氏鲍斯维耳剌毛虫Chatetes(Boswellia)heritschi Sokolov,说明展金岩群中存在晚石炭世的生物时代证据。但是该化石并不是属于冈瓦纳冷水生物区的,而是来自温水环境的特提斯型生物区。在荣玛乡黑石山剖面中发现大量中二叠世科化石,既出现典型的冈瓦纳相冷水生物,如Wannerophyllam、Monodiexo-dina等,也存在大量暖水型的生物,如田氏朱森Chusenella tieni Chen、散尔多希瓦格Schwagerina sanerduoensis Nieet Song、假孙氏假纺锤Pseudofusulina pseudosuni Sheng等。化石特征属于冈瓦纳相与特提斯相的混合类型。研究表明,羌塘中部的喀喇昆仑—龙木错—双湖一带是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和特提斯生物混生区,不存在明显的生物大区界线。推测龙木错-双湖蛇绿岩带所代表的洋盆可能仅为特提斯南缘弧盆系统中的小盆地。
耿全如彭智敏张璋
关键词:羌塘地块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被引量:40
2004年
研究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本文以区域地质填图成果为基础 ,结合前人资料 ,首先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 ,其次对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 ,最后对构造演化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为 :1南迦巴瓦地区可以划分为冈底斯—拉萨陆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印度陆块 3个一级构造单元。以蛇绿混杂岩为代表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呈向 NE凸的马蹄状连续分布 ;印度陆块由被称为南迦巴瓦岩群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单独构成 ,南迦巴瓦岩群由以含高压麻粒岩透镜体为标志的直白岩组、派乡岩组和多雄拉混合岩组成。2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时间早于 70 Ma;2 3Ma以来主要断层的运动性质以伸展拆离作用为主 ;大约 5 Ma时发生了大规模的混合岩化和深熔作用。3地幔上隆是本区快速隆升的关键因素 。
郑来林金振民潘桂棠耿全如孙志民
关键词:混合岩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区域地质透镜体区位
西藏冈底斯带那曲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地质意义被引量:19
2010年
大规模的早白垩世火山岩呈孤岛状广泛展布于冈底斯北部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那曲地区圈定出晚白垩世、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出露状况较好的那曲县城晚白垩世火山岩、哈尔麦中-晚侏罗世火山岩进行了野外调研,它们均为安山质火山岩系,均与一套黑色砂板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同时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便于进行区域对比。那曲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多数锆石具有生长环带,部分锆石显示核边结构。采自那曲东县城、哈尔麦的2件安山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116.3±1.4 Ma、111.37±0.73 Ma,它们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应该为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区域对比表明,早白垩世火山作用是北冈底斯带最为强烈的一次火山活动,其活动时间大致在110 Ma左右,之后是早白垩世岛弧型深成中酸性侵入活动。冈底斯北带早白垩世火山作用究竟与狮泉河-嘉黎大洋俯冲有关,还是与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有关,目前尚难定论。
李奋其刘伟耿全如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早白垩世火山岩西藏冈底斯
西藏冈底斯带石炭纪陆缘裂陷作用:火山岩和地层学证据被引量:44
2007年
冈底斯作为重要的中、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带,历来是青藏高原最热门的地质研究领域,但是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缺乏研究。本文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冈底斯带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测量了重点剖面,对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研究表明,石炭系与下伏泥盆系或前寒武系之间普遍存在不整合或岩性、沉积相的突变面,代表重要的构造转换面。石炭纪的沉积环境大致有两次滨海-深海或深水斜坡-滨海沉积演化旋回,深海-深水斜坡沉积或冰海相含砾板岩与两次火山活动伴生。石炭纪火山岩主要为安山玄武岩和英安岩、流纹岩类,略具双峰式火山岩特点。安山玄武岩类的成分与典型MORB和岛弧玄武岩相比,具有MgO含量低,TiO2、Al2O3、P2O5含量高等特点,稀土和微量元素为LREE和LILE富集型分配模式,与大陆拉斑玄武岩相似。石炭纪酸性火山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陆内流纹岩相似。岩石地球化学示踪和地层学研究表明,冈底斯带石炭纪为伸展背景下的冈瓦纳陆缘裂陷环境。火山岩的源区地幔具有典型的Dupal异常,发生过复杂的混合作用,涉及到原始地幔、富集地幔EMII和地壳成分等,说明发生过冈瓦纳古陆壳俯冲、再循环进入古老地幔等过程。玄武岩类成分的某些特殊性,可能与源区混合作用有关。
耿全如王立全潘桂棠金振民朱弟成廖忠礼李光明李奋其
关键词:西藏冈底斯带石炭纪火山岩地球化学地层学
西藏北冈底斯带日松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
关俊雷耿全如王国芝彭智敏张璋丛峰李娜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