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莹莹

作品数:26 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氯霉素
  • 7篇沉积物
  • 5篇近岸
  • 4篇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养殖
  • 3篇海洋环境
  • 3篇海洋学
  • 3篇海域
  • 2篇氮磷
  • 2篇多环芳烃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营养化
  • 2篇色谱法
  • 2篇生态风险
  • 2篇生物地球

机构

  • 26篇国家海洋环境...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泰山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26篇胡莹莹
  • 16篇王菊英
  • 8篇马德毅
  • 6篇李爱
  • 6篇陈淑梅
  • 6篇叶赛
  • 5篇张志锋
  • 5篇刘亮
  • 5篇宗虎民
  • 4篇姚子伟
  • 4篇霍城
  • 4篇徐恒振
  • 4篇王立军
  • 3篇杨正先
  • 3篇张浩
  • 2篇韩庚辰
  • 2篇姜文博
  • 2篇马永安
  • 2篇曲丽梅
  • 2篇刘广远

传媒

  • 9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分析试验室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传媒科技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7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秋季北黄海溶解有机氮的分布特征及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北黄海海域秋季(2011年10月)航次的调查资料,对北黄海秋季溶解有机氮(DON)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11年秋季北黄海表层水体DON的平均浓度为11.9μmol/L,底层平均浓度为9.98μmol/L,表、底层DON占总溶解态氮(TDN)的比例分别为71.4%和48.9%。受陆源输入及生物作用影响,表层DON在鸭绿江口附近海域有高值。各断面DON含量基本由表至底逐渐降低,深水区含量低于浅水区。
胡莹莹李延伟宗虎民陈淑梅张浩
关键词:北黄海溶解有机氮
近岸海域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实例被引量:4
2012年
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现阶段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现状的基于水、沉积物和生物三大介质污染状况的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综合状况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评价及等级分级标准的确定、评价流程的确定等内容。用所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对锦州湾海域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锦州湾海域总体状况较差,受到了严重污染,与锦州湾海域的实际污染状况相符,验证结果表明了该综合评价体系的适用性。
胡莹莹王菊英刘亮霍城张志峰闫启仑姚子伟樊景凤
关键词:综合评价
我国海水养殖业氮、磷产出量的初步评估被引量:43
2017年
为了解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状况,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海水养殖产量及主要养殖生物产污系数等数据对我国海水养殖活动氮、磷的产出量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全国海水增养殖区氮、磷年产出量分别达到29.3万t和9.7万t。其中,投饵性养殖生物(鱼类、甲壳类等)总氮、总磷产出量分别达到3.9万t和0.6万t,非投饵性养殖生物(滤食性贝类)总氮、总磷产出量分别达到25.4万t和9.1万t。与全国陆源污染物排海量相比,海水养殖总氮、总磷产出量分别约占江河总氮、总磷排海量的10.0%和36.1%;同时,海水养殖总氮、总磷产出量已分别超过排污口氨氮、总磷的排海量,分别约为二者的5.6倍和7.2倍。因此,海水养殖自身污染已成为我国近岸海域重要污染源之一,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宗虎民袁秀堂王立军于丽敏胡莹莹霍传林张志锋
关键词: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氮磷
辽河口近岸海域水体营养物推荐基准值的制定方法被引量:13
2011年
确定水质参照状态是近岸海域营养物及其响应指标基准制定的关键,基于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确定参照状态并提出推荐基准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以辽河口近岸海域为例,根据1995年~1999年和2003年~2009年的数据分析,主要应用频数分析法确定了参照状态,并结合1976年的数据分析,提出了该海域营养物(溶解无机氮、总氮、活性磷酸盐、总磷)及响应指标(叶绿素、溶解氧)的推荐基准值.分析显示,辽河口近岸海域营养物溶解无机氮、总氮、活性磷酸盐和总磷的推荐基准值分别为0.11,0.19,0.006,0.032mg/L;响应指标叶绿素、溶解氧的推荐基准值分别为0.0009,6.14mg/L.
胡莹莹王菊英张志锋宗虎民陈淑梅
关键词:营养物基准
氯霉素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被引量:12
2006年
研究了氯霉素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的48,96hLD50值分别为1803,1161mg/dm3,安全浓度为58.05mg/dm3.氯霉素明显抑制菲律宾蛤仔内脏团溶菌酶活性;氯霉素明显抑制内脏团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高浓度时抑制更为明显;氯霉素可激活肌肉组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氯霉素在高浓度时明显抑制菲律宾蛤仔内脏团及肌肉组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低浓度时抑制不明显.
胡莹莹李爱叶赛吴迪马德毅
关键词:氯霉素菲律宾蛤仔溶菌酶过氧化氢酶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1部分:海水
本部分规定了海水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远海及近岸海域海水的监测,也适用于河口、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的监测。
韩庚辰姚子伟张志锋王菊英马永安姜文博赵仕兰马新东王立军胡莹莹付云娜那广水刘广远陈淑梅林忠胜王艳洁徐学仁徐恒振刘亮赵化德黄楚光陈畅曙周佩瑜卢楚谦卢大鹏李冬梅郭娟余汉生李小敏朱艾嘉倪志鑫程祥圣秦榜辉刘富平孔定江杨晴秦玉涛刘材材任敏徐国锋张勇邱进坤张树刚崔文林赵玉慧夏有林王鑫平吴盛青曹丽歆谢利杨晓飞孙晓东李光梅李福娟王友亮王梅张琦张清波
关键词:海洋监测监测技术天文学海洋学
秦皇岛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对秦皇岛海域34个表层沉积物中的Hg、As、Cu、Pb、Zn、Cd、Cr的含量进行了分析,Hg含量的最大值位于调查海域的南部远岸处,空间分布东部高于西部。As、Cu、Pb、Zn、Cd、Cr 6种重金属的分布具有相似的规律性,在调查海域近岸和东南部形成两个高值区,大体分布东北部高于西南部。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秦皇岛近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秦皇岛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低,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大到小依次为Hg>Cd>As>Cu>Pb>Cr>Zn。
陈燕许自舟胡莹莹张建乐马继成
关键词:秦皇岛海域沉积物重金属
《海洋环境科学》创刊40周年发展回顾及未来展望被引量:1
2023年
自创刊以来,《海洋环境科学》始终以学术质量和出版规范为原则,严格遵守既定的办刊宗旨,坚持为我国的海洋环境科学研究以及海洋环境保护事业服务。历经40年发展,《海洋环境科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海洋学科出版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影响力。本文总结《海洋环境科学》40年发展历程中的各项出版要素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增进读者了解,并为今后作者的投稿提供参考。
张浩胡莹莹曲丽梅张宪文
关键词:海洋环境科学出版规范海洋环境保护学术质量出版领域海洋学科
中国主要入海河流河口集水区划分与分类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GIS技术开展中国主要入海河流的流域边界及其汇水单元、河口集水区的划分及其分类。基于ArcGIS水文分析模块划分出15条入海河流的汇水单元,并通过5种不同汇水单元面积等级的划分来表达各入海河流汇水单元的详细程度;划分的流域面积与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偏差在10%以内;在流域与汇水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基于感潮河段的数据收集,确定出88个中国主要入海河流的河口集水区。通过建立分类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出5类河口:第一类EDA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和广东沿海;第二类EDA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和杭州湾周围;第三类EDA主要分布在江苏北部沿海和辽东半岛;第四类包括山东江苏交界处沿海、江苏南部沿海;第五类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沿海、珠江口、长江口、海河口附近、辽河河口附近,并利用快速生物评价法验证河口分类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开展我国近海河口和海域营养盐基准制订与生态分区提供基础空间数据与方法借鉴。
黄金良李青生黄玲王菊英胡莹莹冯媛
关键词:GIS
夏、秋季北黄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被引量:11
2013年
基于2011年7月(夏季)和2011年10月(秋季)北黄海海域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北黄海夏、秋季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夏、秋季北黄海营养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NO3-(1.57±1.71),(5.93±3.84)μmol/L,NO2-(0.22±0.18),(0.88±0.93)μmol/L,PO43-(0.22±0.13),(0.40±0.23)μmol/L,Si(OH)4(4.98±2.23),(6.71±3.24)μmol/L,NH4+(1.35±0.90),(1.23±0.69)μmol/L,夏、秋季北黄海NO3-分别占溶解无机氮的49%和74%.2个季节近岸海域表层营养盐浓度均高于中部海域,底层浓度高于表层,高值区是冷水团区.各断面营养盐的垂直分布层化现象明显,受冷水团以及水体交换混合的共同影响,浓度由表至底逐渐升高.夏、秋季表底层N/P、Si/N和Si/P比值的水平分布为近岸海域高于中部海域,且夏季北黄海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受磷限制.
李延伟胡莹莹陈淑梅
关键词:北黄海营养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