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芦颜美

作品数:112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7篇心房
  • 36篇房颤
  • 31篇心房颤动
  • 20篇心律
  • 17篇衰竭
  • 16篇心力衰竭
  • 16篇心律失常
  • 15篇植入
  • 14篇心肌
  • 14篇心脏
  • 13篇心电
  • 11篇心血管
  • 11篇血管
  • 11篇起搏
  • 11篇消融
  • 11篇慢性
  • 10篇心房颤动患者
  • 10篇迷走
  • 9篇膜性
  • 9篇非瓣膜性

机构

  • 101篇新疆医科大学...
  • 8篇新疆维吾尔自...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濮阳市人民医...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成都市第四人...

作者

  • 111篇芦颜美
  • 87篇汤宝鹏
  • 77篇周贤惠
  • 55篇李耀东
  • 49篇邢强
  • 49篇张疆华
  • 35篇张玲
  • 8篇马嵋
  • 6篇周祁娜
  • 5篇虞彬
  • 5篇董丽君
  • 5篇李庆勇
  • 4篇赵阳
  • 4篇孙娟
  • 4篇程新春
  • 4篇郭敏
  • 4篇吴敏
  • 3篇高亮
  • 3篇王红丽
  • 2篇孟学刚

传媒

  • 19篇中华心律失常...
  • 10篇中国心脏起搏...
  • 9篇心血管病学进...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临床心电学杂...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心力衰竭...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高教学刊
  • 2篇第二十五届长...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新疆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8篇2023
  • 10篇2022
  • 20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后的电风暴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ICD/CRT-D)术后患者发生电风暴(E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ICD/CRT-D植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ES及未发生ES的基础临床特征。结果:CRT-D组33例(27.5%)出现ES,其中16例(48.5%)以室速、10例(30.3%)以室颤为首发心律失常事件。ICD组21例(16.8%)出现ES,其中10例(47.6%)以室速为首发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同CRT-D不同,该组室速、室颤多在术后12个月后出现。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的患者发生ES的几率更高,为发生ES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26,P<0.001)。结论:ES在ICD/CRT-D术后患者中并不罕见,LVEF减低的患者更易发生ES。
程新春张燕一周贤惠李耀东张疆华邢强芦颜美汤宝鹏
关键词: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电风暴
心房颤动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临床护理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9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体会,为临床规范化护理治疗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生活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内容。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术后1d及3个月相继复查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封堵器位置正常,术后抗血栓治疗检测,未见血栓形成,未发生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术前做好护理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认真观察病情、掌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重视抗凝药物监测、以及做好出院健康指导是促进左心耳封堵术后患者康复的关键,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虞彬李芳芦颜美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血栓治疗护理
左心室来源特发性室性早搏临床特征及导管消融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评价左心室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体表心电图特点以及导管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经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左心室特发性室早的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12~77(50.36±17.24)岁,比较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及行导管消融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55例左心室特发性室早患者中,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18例,主动脉窦30例,心大静脉远端7例(包括心外膜起源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导管消融术,即刻成功51例,消融成功率94.5%.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9±7)个月.随访期间7例患者出现室早复发,复发率12.7%.1例患者出现围术期并发症.结论 导管消融术治疗左心室起源的特发性室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继红周贤惠吕文魁周祁娜李耀东张疆华邢强张文慧芦颜美汤宝鹏
关键词:导管消融心电图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一站式”手术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单中心经验
2022年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2019年2月—2021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0例)为试验组,同期行单纯房颤消融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的房颤复发率、卒中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善,评价“一站式”手术的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房颤复发率(18%)低于对照组(34%),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较术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术后6个月数据中试验组E/A值≥1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脑卒中、空气栓塞和死亡,试验组心包积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肺实质渗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血肿、胸腔积液和心脏压塞发生率与对照组类似。对照组围手术期发生2例下肢静脉血栓,术后3个月发生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肺栓塞,术后6个月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试验组未出现血栓栓塞事件。结论对于卒中或出血高危、不耐受长期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一站式”手术可作为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加依娜·加尔肯汤宝鹏周贤惠李耀东芦颜美
关键词:心房颤动卒中
冷冻球囊消融对犬大腿肌肉组织损伤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犬大腿肌肉组织行冷冻球囊消融,探讨消融温度、时间及冷冻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按照不同消融时间(60、120、150、180 s)对犬大腿肌肉进行冷冻球囊消融,记录并比较球囊最低温度、局部组织温度、病理改变和损伤深度。结果①消融60 s组球囊最低温度、球囊最低温时头端组织温度为(-59.83±1.17)℃和(-63.38±1.35)℃,180 s组为(-71.67±2.80)℃和(-76.15±2.68)℃,60 s组温度最高,180 s组温度最低,但消融120 s、150 s、180 s之间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消融30 s时球囊温度为(-41.96±3.63)℃,使球囊温度降至-40℃以下,且冷冻消融前30 s温度下降速率最快,为(2.57±0.12)℃/s,消融60 s后球囊温度下降速率明显变慢。③消融60 s组复温时间[(19.17±4.02)s]及解冻时间[(75.83±17.42)s]随消融时间增加而增加,复温及解冻速率均由快变慢。④消融150 s组最长损伤深度(6095.2μm)最长,>60 s组(2985.6μm)、120 s组(5501.5μm)和180 s组(5612.8μm),但与120 s、180 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冷冻时间、冷冻温度与组织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损伤深度与冷冻时间呈正比,冷冻温度平均下降速率由快变慢,当冷冻时间超过120 s,冷冻造成的损伤深度随消融时间的增加并无明显延长。
阿依尼尕尔·马木提阿斯艳木·阿不都欧甫祖克拉·吐尔洪芦颜美张疆华邢强李耀东魏猛张玲汤宝鹏周贤惠
关键词:心房颤动消融比格犬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心肌损伤的单中心观察性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48 h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固定翼释放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起搏电生理科2021年8月至12月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A组)及双腔起搏器组(B组)患者,根据无导线起搏器术中固定翼释放次数将A组分为释放1次(A1组)和释放≥2次(A2组)。收集患者术前24 h至术后0、4、8、12、24、48 h血液样本,分别对比A、B组间及A1、A2组间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及肌钙蛋白(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共纳入140例患者,其中无导线起搏器组60例(男41例),年龄(70.75±11.77)岁,年龄范围36~91岁;双腔起搏器组80例(男47例),年龄(70.54±9.90)岁,年龄范围45~87岁。术后A、B组所有患者术前24 h至术后48 h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均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术后48 h,A1组(40例)患者血浆cTnI表达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次,A组患者CK-MB、CK、cTnI术后水平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2组(20例)患者CK-MB、CK、cTnI术后水平高于A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48 h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升高程度与无导线起搏器固定翼释放次数相关。
杨宇博杨素霞梁晶星韩亚凡孙华鑫桑婉玥周贤惠芦颜美张疆华邢强祖克拉·吐尔洪李耀东汤宝鹏
关键词:心动过缓双腔起搏器心肌损伤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与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比较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14例,其中接受溶栓治疗93例,直接PCI治疗12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相关指标(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心肌酶学CK峰值、左室舒张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主要心脏事件、严重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发病至入院时间、梗死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溶栓组再通率71.0%,PCI组再通率96.7%,P<0.05;CK峰值溶栓组(2474.1±1481.2)U/L,PCI组(2808.7±1952.6)U/L,P>0.05;溶栓组入院期间再梗死7例(7.5%),PCI组再梗死2例(1.7%),P<0.05;严重出血溶栓组5例(5.4%),PCI组2例(1.7%),P>0.05;左室舒张内径溶栓组(52.1±4.8)mm,PCI组(51.5±4.1)mm,P>0.05;左室射血分数溶栓组51.3±7.1,PCI组55.3±6.6,P<0.05;住院期间发生心衰溶栓组15例(16.1%),PCI组8例(6.6%),P<0.05;病死溶栓组11例(11.8%),PCI组6例(5.0%),P>0.05;平均住院时间溶栓组(18.2±5.5)d,PCI组(12.5±5.0)d,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能使梗死相关血管达TIMI3级血流的比例更高,更好地保护心功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孟学刚芦颜美郭敏陈敏李杰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病静脉溶栓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种手环式针灸心律失常治疗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环式针灸心律失常治疗仪,该治疗仪包括:手环本体、设置在手环本体外表面上的显示屏、设置在显示屏外侧面上的按键组、以及封装在手环本体内的处理器、第一脉冲器、第二脉冲器和心跳传感器;第一脉冲器和第二脉冲器上均...
汤宝鹏周钰周贤惠赵阳张睿恒李耀东周祁娜程新春芦颜美张疆华邢强张玲王红丽商鲁翔
文献传递
单中心评估除颤阈值对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放电事件的预测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术中除颤阈值(DFT)测试对后期放电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入S-ICD并至少随访3个月的患者,按照术中有无DFT测试及PRAETORIAN评分分为DFT测试组、DFT未测试组,PRAETORIAN评分≤45分组、>45分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放电事件和并发症等。初步探讨DFT测试对后期放电事件的预测价值,以及复律失败风险极低患者的不恰当放电概率是否随PRAETORIAN评分的增高而增大。结果研究纳入41例患者,其中男31例,年龄(54.9±15.0)岁,年龄范围18~85岁。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中位随访4个月内,10例患者发生37次放电事件。DFT测试组与DFT未测试组不恰当放电患者数(1对1,P=1.000)及不恰当放电总次数(10对1,P=0.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AETORIAN评分≤45分组与>45分组不恰当放电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对2,P=0.133),不恰当放电总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对11,P<0.001)。结论S-ICD植入术中DFT测试对患者后期放电事件影响较小。复律失败风险极低患者的PRAETORIAN评分越高,不恰当放电可能性越大,该结论有待扩大样本量加以确认。
韩亚凡汤宝鹏王菲菲周贤惠张疆华邢强祖克拉·吐尔洪芦颜美张玲李耀东
关键词:除颤器植入型除颤阈值
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除颤器对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旨在比较不同病因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长期生存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首次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临床、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基线资料,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事件,次要终点事件为临床复合事件的发生。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组及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组。比较ICM组及NICM组患者累积生存曲线(全因死亡率、无临床复合事件生存率),并用运用Cox回归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病类型、CRT类型、糖尿病及心房颤动合并症情况,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及主成分回归法探究CRT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214例患者,年龄(62.04±10.69)岁,其中女50例(23.4%,50/214),ICM组89例(41.6%,89/214),NICM组125例(58.4%,125/214)。中位随访32个月,共有57例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Log-rank检验显示,在ICM组中,植入CRT-D患者的生存率高于CRT-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然而在NICM组患者中,不同CRT类型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对所有患者行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高龄(>70岁)及LVEF与全因死亡率相关。采用因子分析法及主成分回归法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提示,CRT类型是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影响因素(OR=1.486,95%CI 1.06~2.09,P=0.023)。结论ICM心衰患者,CRT-D与其长期生存改善相关,而在NICM心衰患者中不存在或减弱。
迪拉热·太外库力约尔古丽·玉素甫魏猛刘佳琦加依娜·加尔肯周贤惠祖克拉·吐尔洪李耀东邢强张疆华汤宝鹏芦颜美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非缺血性心肌病全因死亡率远期随访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