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敏
- 作品数:31 被引量:2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有机污染物在鱼体内临界浓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临界浓度反映的是有机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体内毒性效应,是评价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毒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水生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有机污染物在鱼体内临界浓度的计算方法,不同毒性作用模式下的临界浓度、生物富集因子与临界浓度的关系以及影响临界浓度的因素.目前研究结果表明,麻醉型化合物在鱼体内临界浓度在较窄一个范围内变化,趋近于常数,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的临界浓度要高于极性麻醉型,反应型化合物的临界浓度低于麻醉型化合物;有机污染物在鱼体内的临界浓度与生物富集过程密切相关;生物富集因子与疏水性的关系,生物有机体的大小、脂含量,化合物的暴露时间,代谢转化及毒性数据测定的准确性都会对临界浓度的测定或计算产生影响.
- 邰红巍闻洋苏丽敏赵元慧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疏水性
- 有机污染物对大型蚤和梨形四膜虫毒性的分类对比
- 本研究应用从文献和数据库中收集的大型溞和梨形四膜虫的毒性数据。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将所有化合物分成了四大类,无环化合物、单环芳香族化合物、含有两个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和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并根据官能团和取代基的不同,在四大类中将...
- 李金杰张栩嘉苏丽敏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大型蚤毒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苯胺和硝基苯胺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联合毒性被引量:27
- 2002年
- 测得了苯胺与硝基苯胺对大型蚤 (Daphniamagna)的单一毒性和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用相加指数法 (AI)和相似性参数 (λ)进行评价 ,两种方法得出一致的结论 ,即 3种二元混合物的联合作用均为协同作用 ;比较混合物在等剂量 ,毒性单位比分别为 1∶1,1∶4,2∶3 ,3∶2 ,4∶1下的AI值和λ值 。
- 苏丽敏孟庆俊袁星
- 关键词:苯胺硝基苯胺大型蚤联合毒性
- 部分硝基芳烃与锌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 长期以来,毒理学研究多数基于单一物质,但是在实际环境中通常有多种污染物共存,我们不能只用化学品的单一毒性效应去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因为在有两种或多种化学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引起与各物质单独作用时不同的毒性...
- 张栩嘉苏丽敏赵元慧
- 关键词:硝基芳烃发光菌联合毒性构效关系生态风险评价
- 2,4-二硝基甲苯与硝基苯衍生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被引量:20
- 2002年
- 测定了2,4-二硝基甲苯(2,4-DNT)与5种硝基苯衍生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在等剂量下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毒性单位(TU)、相加指数(AI)、相似性参数(λ)和混合毒性指数(MTI)进行联合毒性评价,结果表明,5种二元混合物的联合作用均为协同作用;比较了不同对位取代基对混合物协同作用强弱的影响,采用混合毒性指数的评价结果与其它3种方法略有不同,但在以2,4-DNT为底物的二元混合体系中,对硝基氯苯的协同作用最弱.
- 林春康立娟苏丽敏
- 关键词:2,4-二硝基甲苯联合毒性发光菌水体污染毒性效应
- 部分硝基芳烃与锌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 长期以来,毒理学研究多数基于单一物质,但是在实际环境中通常有多种污染物共存,我们不能只用化学品的单一毒性效应去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因为在有两种或多种化学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引起与各物质单独作用时不同的毒性...
- 张栩嘉苏丽敏赵元慧
- 关键词:联合毒性硝基苯类化合物发光菌硝基芳烃构效关系研究
- 文献传递
- 部分取代芳烃与重金属对发光菌联合毒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 测定了部分取代芳烃(9种取代苯酚类化合物和11种硝芳烃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从单一毒性结果可以看出:所测有机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大小与取代基的种类、位置和个数等因素有关。
在测定重金属单一毒性的基础上,...
- 苏丽敏
- 关键词:发光菌联合毒性QSAR模型
- 文献传递
- 热电企业技改项目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研究
- 2025年
-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之间实际上存在协同效应。在充分调研吉林省某热电企业的减污降碳技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减排效果的基础上,运用了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法、协同效应评估指数法以及污染物减排交叉弹性分析3种评价方法对热电企业已经实施以及拟实施技术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协同效果评价。发现烟气脱硫和烟气脱硝等超低排放改造措施对污染物有明显的减排作用,但导致CO_(2)增排,呈现负协同控制效应;以节能为主的汽轮机切缸改造、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改造等结构性技术减排措施对CO_(2)和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显著。锅炉掺烧煤气改造措施协同减排效果最佳,可以实现减排CO_(2)236160.00 t/a、减排SO_(2)816.00 t/a、减排NO_(x)451.20 t/a、减排烟尘19200.00 t/a。对热电行业减污降碳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聂英芝卢彩格王超徐雪霏姜平姚玉刚孙美辰刘滋茹何明辉苏丽敏
- 关键词:温室气体大气污染物
- 淡水中聚乙烯和氯化聚乙烯微塑料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及QSAR预测研究
- <正>微塑料(MPs)是环境中一类日益增长的新兴污染物,由于其吸附特性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关于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水,对淡水的涉及较少。研究和预测MPs在淡水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研究了淡...
- 桂冰鑫徐笑天苏丽敏赵元慧
- 关键词:定量构效关系多元线性回归
- 重金属铜和两种苯酚类化合物对大型蚤的联合毒性被引量:3
- 2019年
- 以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试验生物,测定了铜、间氯苯酚和间硝基苯酚对大型蚤的单一毒性.有机物的毒性大小为:间氯苯酚(-lgVLC50=4.43)>间硝基苯酚(-lgVLC50=3.60).在测定重金属单一毒性(-lgVLC50=5.73)的基础上,分别测定了二元有机-无机复合体系(重金属铜以其单一毒性0.2倍、0.5倍和0.8倍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与间氯苯酚和间硝基苯酚混合)对大型蚤的联合毒性,并采用毒性单位法(TU)和相加指数法(AI)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两种苯酚类化合物与铜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为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当铜浓度一定时,铜-间氯苯酚混合物对大型蚤的拮抗作用强于铜-间硝基苯酚混合物的拮抗作用;当铜与两种苯酚类化合物以1∶1的毒性单位混合时拮抗作用最强(毒性单位法的M值分别为3.01和1.88),原因可能是此种混合体系中有机物和无机物产生了较多的络合物,减毒作用明显.
- 汪阅张胜男赵元慧苏丽敏
- 关键词:大型蚤联合毒性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