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俊青

作品数:46 被引量:30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2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油气
  • 16篇成藏
  • 12篇油气成藏
  • 11篇气藏
  • 10篇油气藏
  • 10篇凹陷
  • 7篇地质
  • 7篇歧口凹陷
  • 7篇勘探
  • 6篇盆地
  • 5篇岩性
  • 5篇油田
  • 5篇大港油田
  • 4篇岩心
  • 4篇主控因素
  • 4篇成藏条件
  • 3篇地层
  • 3篇断块
  • 3篇断块区
  • 3篇盐岩

机构

  • 4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油(天津)...

作者

  • 46篇苏俊青
  • 16篇钱茂路
  • 11篇汤戈
  • 8篇王振升
  • 8篇袁淑琴
  • 8篇王芝尧
  • 6篇王瑀
  • 6篇唐鑫萍
  • 6篇滑双君
  • 6篇周立宏
  • 5篇于长华
  • 4篇张立宽
  • 4篇杨冰
  • 4篇廖前进
  • 4篇肖敦清
  • 4篇李敏
  • 4篇董晓伟
  • 4篇宋效文
  • 4篇葛维
  • 3篇于超

传媒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5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第十届渤海湾...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骅拗陷中北部重磁异常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根据黄骅拗陷中北部重磁异常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提取与火成岩有关的局部异常。根据重磁局部异常发现了唐家河南部的火山机构和三维地震工区东部的侵入岩体,利用垂向二次导数突出局部异常,圈定了火成岩的平面分布位置;利用重磁异常水平方向导数发现了本区的两条南北向隐伏深大断裂(孔店—沈青庄—天津断裂和黄骅—板桥断裂),与中新生代火成岩的密集分布区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是黄骅拗陷中北部最重要的控浆构造。此外,航磁异常的水平一阶方向导数还显示了一条由天津经塘沽向东延伸至渤海湾的北西西向的航磁异常梯度带,推测是深部基性火成岩体的反映。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提取航磁局部异常的有效性。
吴小羊刘天佑苏俊青肖敦清
关键词:黄骅拗陷油气地质意义中北部磁异常特征火成岩体重磁异常
埕北断阶带油气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带具有含油气目的层多,油气藏类型多样,纵向叠置、平面连片,油气复式聚集的特点。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充足的油气源、良好储集条件和储盖组合、基岩潜山背景下的断阶构造、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等,其中,断层和盖层是控制油气纵向成藏的关键因素;基岩潜山背景下断阶构造和输导体系是控制油气横向成藏的主导因素。油气富集规律为:平面上,油气沿近东西、北东向主断裂展布;纵向上,油气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储层厚度和物性以及砂体类型控制油气富集程度;圈闭的位置与砂体形态控制油气藏的厚度与含油范围;泥岩盖层控制了油气富集的层位;复式输导体系决定了不整合面上下是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埕北断阶断裂、不整合面及砂岩输导层三者不同的配置关系,构成了研究区多种油气运聚方式,其中"多"字型成藏模式(即阶梯状输导成藏模式)是研究区的主导成藏模式。
吴雪松赵仕民肖敦清苏俊青汪新兰孙伟红刘安元
关键词:油气藏成藏模式
歧口凹陷歧深地区沙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演化被引量:3
2010年
在对钻井、录井、测井、地震和各种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沙三段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3个三级层序,并在各三级层序内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认为深凹及控凹断裂边缘3个体系域发育完整,而板桥及歧北次凹斜坡带仅发育退积型湖扩体系域和进积型高位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歧深地区层序地层发育模式——陆相单斜断坡带型(西断东缓超)地层格架,为研究区有利储集体的预测提供了基础。
陈平苏俊青陆永潮石万忠林卫兵高勇杜学斌周韬杜民
关键词:沙三段地层格架
断裂作用对北大港构造带潜山油气藏的控制被引量:15
2002年
北大港构造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 ,发育印支早中燕山期逆冲断裂体系和晚燕山喜山期伸展断裂体系 ,对该构造带下古生界古潜山油气藏的缝洞性储层发育、油气潜力以及封闭条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 ,与冲断作用及其相关褶皱作用形成的裂缝促进岩溶作用的进行 ,导致缝洞性储集层的形成 ;古潜山油气藏的油气源、油气成熟度和油气充注与新生代伸展断层作用有关 ;潜山圈闭的封闭条件是由基底卷入正断层的侧向封闭。
陈昭年陈发景苏俊青孙晓明
关键词:逆冲断层伸展断层潜山油气藏北大港构造带
西非Termit叠合裂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控藏机理被引量:8
2018年
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充分应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Termit叠合裂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其控藏机理研究。研究表明:Termit盆地主要经历3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1)早白垩世裂谷期,以湖泊、三角洲沉积为主;(2)晚白垩世坳陷期,以浅海、三角洲和远岸水下扇沉积为主,发育主力烃源岩;(3)古近纪裂谷期,以短轴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为主,发育主力储集岩与区域性盖层。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了生、储、盖层,断裂体系及构造圈闭的展布,决定了盆地油气的空间分布:(1)沉积演化控制了生、储、盖层分布,形成了上、中、下3套成藏组合,控制了油气纵向分布;(2)构造演化控制了输导体系和构造圈闭分布,形成了多个复杂构造带,控制了油气平面分布;(3)沉积相带控制储集砂体微观结构及宏观展布规律,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综合地质研究成果,建立叠合裂谷复合油气成藏模式,明确白垩系—古近系下一步勘探领域,有效指导盆地油气勘探。
周立宏汤戈苏俊青孙志华史卜庆钱茂路陈长伟楼达
关键词:构造沉积演化
大港滩海埕北断阶区油气运移与成藏
<正> 大港滩海埕北断阶区位于大港南部滩海0-5m水深线,构造位置位于埕宁隆起向歧口凹陷过渡的斜坡部位。多年的勘探,工区已发现张东、赵东两个油田及关家堡、张东东等多个含油气构造。鉴于各构造单元圈闭类型、构造样式、断层几何...
苏俊青
关键词:大港滩海油气运移油气成藏
文献传递
泥岩底辟成因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以尼日尔Termit盆地底辟区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底辟多为受断层影响的次生底辟,而尼日尔Termit盆地早期断层不发育,同生底辟现象明显。通过实验模拟证实研究区泥岩底辟形成机理为:区域应力场压性分量为主动力,挤压塑性层上拱,再辅以不均匀负荷两侧挤压造成。根据受力类型及所处构造位置,将研究区底辟分为坡折—挤压型、低凸—引张差异负荷型和凹陷—差异负荷型。泥岩底辟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为:1欠压实高压泥岩具有生烃潜力,在达到生烃门限后,可以生烃;2底辟上拱改善了油气垂向运移能力,产生的微裂缝利于高压流体排出;3泥岩底辟形成的圈闭主要为辟顶背斜和辟边岩性遮挡圈闭;4坡折带的中斜坡临近生烃凹陷,砂体条件优越,该部位底辟形成的圈闭为油气的有利聚集区。勘探实例表明:在底辟活动程度最强的东部坡折带,靠近Moul凹陷一侧的下组合探井,试油均获成功。
王芝尧钱茂路苏俊青刘志英王瑀汤戈
关键词:油气成藏
尼日尔Moul凹陷白垩系Yogou组海陆过渡相沉积与成藏条件被引量:5
2016年
Termit盆地是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海相沉积盆地,海陆过渡相沉积特征对于盆地烃源岩、储层、盖层及油气生成、聚集的影响巨大。Moul凹陷白垩系Yogou组是Termit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的典型成功实例。受构造沉降与海平面变化控制,Moul凹陷白垩系Yogou组发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远岸水下扇、混积陆棚及滨浅海等5种沉积相类型;凹陷东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远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凹陷西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混积陆棚沉积体系,凹陷中心则以浅海和远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为主;Yogou组沉积相序演化垂向呈"浅海—远岸水下扇—三角洲"进积序列叠加的特点,平面具有"盆缘三角洲—盆内重力流—混积陆棚"多相匹配的特征,使烃源岩与储层呈"纵向叠置相邻、平面广泛分布"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多套"三明治"式优质生储盖组合,为油气成藏奠定坚实的基础;Yogou斜坡、Koulele帚状带及Trakes斜坡油气运聚条件优越,保存条件良好,是勘探重点区带;YSQ1、YSQ2高位域及YSQ3低位域生储盖组合条件好,是主要目的层段。在地质认识基础上,优化井位部署,多口井获工业油流,有力推动了盆地油气勘探的进程。
王振升汤戈苏俊青胡俊刚周育文王冠群
关键词:生储盖组合油气勘探
千米桥古潜山凝析气藏成因探索被引量:5
2003年
通过对千米桥古潜山研究认为,该古潜山奥陶系凝析气藏的凝析油气来源于古潜山北临的板桥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主要为偏腐殖型生烃母质成熟晚期演化阶段的产物;气藏具有多期充注、晚期成藏的特点,是现今中南部远源高部位分布密度相对高的成熟凝析油气、北部近源围斜部位为密度相对低的高熟气的主要原因;运移方向从北向南,通道有东西两条,西自板深701井区注入,凝析油气在板深7、8井区大量聚集,东在板深4井区附近,油气注入后聚集成藏,受板深4井西断层遮挡,不再向南运移。
何炳振王振升苏俊青
关键词:油气藏大港油田地质
歧口凹陷湖盆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通过分析歧口凹陷湖盆基本特征,剖析构造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探索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歧口凹陷湖盆自古近纪一新近纪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拗陷期三大演化阶段,现今表现为多隆多凹、盆岭相间的分布特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幕式演化影响,湖盆断裂以NE、近EW向为主,主断裂以侧接、转换为特色.凹陷主要发育潜山构造带、断阶构造带、盖层滑脱型断裂构造带,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富集特点差异明显.根据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认为海陆调解带裂缝油气藏的勘探、远源缓坡区沿断裂构造脊的中浅层勘探及大断裂控制的"Y"字型浅层构造及两侧火成岩勘探是下步工作重点方向.
苏俊青赵厚祥钱茂路李红星于超魏永生刘安元
关键词:歧口凹陷油气成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