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平
-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板材厚度光学在线测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对准直光系统、光源系统、接受系统分别进行了详细讨论,给出了设计板材厚度光学在线检测方法所应遵循的三点原则。根据这些原则,确定出自准直CCD线阵法、球面镜光电管阵列法等六种可能采用的测量方案,考虑到经济性、批量性和结构优化的原因,以自准直CCD线阵法为最好。
- 赵学增王华羽苏平祝亮
- 关键词:板材厚度光学
- 不同间伐强度对杨桦次生林演替的影响
- 2012年
- 杨桦次生林强度间伐5年后,与未间伐和中度间伐相比,林分的演替过程大大加快,演替层和更新层的数量明显高于中度间伐林分及未间伐林分;未间伐的杨桦次生林演替层的树木数量较少,其进程取决于更新层能否有大量的树木进入演替层;中度间伐强度的杨桦次生林正向以色木槭、山榆、水曲柳、黄檗等为主的阔叶林发展,并且随着演替的进行,可能发展为阔叶红松林;强度间伐的杨桦次生林已经向阔叶红松林演替发展.
- 苏平唐立刚
- 关键词:杨桦次生林间伐强度演替
- 哈尔滨城市人工林木本植物的多样性被引量:14
- 2007年
- 采用样地网格调查方法与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哈尔滨城市人工林在维持木本植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并通过分析林分更新层、演替层、主林层的多样性指数,探讨了城市人工林自然化过程及其近自然经营途径,以便为哈尔滨城市森林经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哈尔滨城市人工林经过40余年的发展,其林分由11~16种木本植物所组成,其中乔木6~9种,灌木4~7种,存在着明显的自然化过程;不同城市人工林类型在维持木本植物多样性作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多样性指数(0.8282~2.3411)由高到低排序为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白桦林>黄檗林>水曲柳林>胡桃楸林;城市人工林木本多样性指数仅相当于相应区域天然次生林的47.0%(24.0%~67.8%),表明其自然化程度不如天然次生林强烈。同时指出,对城市人工林应采取近自然化的经营模式,即保持城市人工林的树种组成结构和垂直层次结构,以维持其生物多样性与自然演替过程。
- 苏平牟长城张彩虹
- 关键词:木本植物多样性
- 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管理理念
- 2012年
- 生态园林建设是指依靠园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园林生态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必然趋势、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理念及管理进行了探讨。
- 苏平赵德强
- 关键词: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 牡丹江林区森林/沼泽交错带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本文以牡丹江林区森林和沼泽所形成的两大类型过渡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建立经验回归模型分析方法,探讨森林/沼泽过渡带群落的结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等群落梯度和交错带环境梯度的相关规律,并结合交错区环境梯度分...
- 苏平
- 文献传递
- 绥阳林区森林—沼泽交错带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 2005年
- 以绥阳林区森林和沼泽过渡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网格的调查方法,并应用系统软件分析方法建立了经验回归模型,揭示了森林———沼泽过渡带群落的结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等群落梯度和交错带环境梯度的相关规律,并结合交错区环境梯度分析这些群落特征形成机制和演替规律,为该地区沼泽地保护与经营管理交错带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 苏平白国强
- 关键词:交错带群落结构
- 工业溶液电导率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
- 该文详细地论述了电解质溶液电导的特性和原理,并根据电化学理论,以MCS-51单片机系统作为工业溶液电导率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部件,应用多路转换开关共用一个非平衡交流测量电桥和放大的方法, 完成了对工业溶液电导率在线监测技术...
- 苏平
- 关键词:在线监测单片机系统
- 南瓮河森林湿地野生经济植物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以南瓮河森林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定量分析,对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野生经济群落的类型、分布及其功能价值进行研究,为该地区沼泽地保护与经营管理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最终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苏平孙玉杰赵治军
- 关键词:野生经济植物
- 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0年
- 综述了国内外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就基质研究利用的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了基质研究的建议。
- 苏平
- 关键词:无土栽培基质
- 柴河林业局森林与湿地交错带群落结构的研究
- 2014年
- 以柴河林业局森林与湿地过渡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网格的调查方法,揭示森林与湿地过渡带群落的结构梯度的相关规律,分析群落特征形成机制和演替规律,为本地区湿地保护与经营管理交错带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 苏平唐立刚庄嘉祥
- 关键词:交错带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