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昱

作品数:132 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5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5篇肾移植
  • 39篇术后
  • 31篇移植术
  • 31篇移植术后
  • 30篇肾移植术
  • 30篇肾移植术后
  • 24篇移植肾
  • 23篇受者
  • 17篇肿瘤
  • 16篇细胞
  • 15篇移植受者
  • 15篇肾移植受者
  • 13篇排斥
  • 9篇肾移植患者
  • 9篇存活
  • 8篇移植后
  • 8篇恶性
  • 8篇恶性肿瘤
  • 7篇急性排斥
  • 6篇多态

机构

  • 96篇上海市第一人...
  • 39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32篇范昱
  • 57篇秦燕
  • 45篇沈兵
  • 44篇刘永
  • 38篇郭义峰
  • 36篇谭建明
  • 32篇邱建新
  • 30篇包尔敦
  • 27篇龚华
  • 24篇刘志宏
  • 21篇沈兵
  • 20篇张芳
  • 18篇谈鸣岳
  • 17篇唐孝达
  • 15篇张芳
  • 15篇祝捷
  • 15篇王泳
  • 14篇徐琴君
  • 14篇邱建新
  • 10篇尚明花

传媒

  • 19篇中华器官移植...
  • 12篇2013中国...
  • 6篇肾脏病与透析...
  • 6篇临床泌尿外科...
  • 5篇2012中国...
  • 3篇中国临床药学...
  • 3篇上海医学
  • 3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2014中国...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2篇“中华医学会...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22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19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3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咪唑立宾在肾脏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患者中替代骁悉抗排斥治疗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咪唑立宾作为一种新型口服免疫抑制剂在肾脏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患者中替代骁悉抗排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肾脏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WBC<4×103/L)患者,共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采用咪唑立宾替代骁悉,与环...
蓝荣培范昱谭建明谭孝达
关键词:咪唑立宾肾脏移植白细胞减少症
文献传递
咪唑立宾在白细胞减少同种肾脏移植患者中的替代免疫抑制治疗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咪唑立宾在同种肾脏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患者中替代硫唑嘌呤或骁悉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32例白细胞减少 (WBC <4× 10 9·L-1)患者 ,将硫唑嘌呤或骁悉替换为咪唑立宾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其中 5例白细胞 <3× 10 9·L-1的患者 ,初始时加用集落细胞刺激因子 75 μg(GCSF)一次或两次。 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 3月以上。 2 7例未用GCSF的患者 ,1周后WBC计数均上升 ,与转换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3.4± 0 .3)× 10 9·L-1vs.(3.9± 0 .3)× 10 9·L-1,t=10 .7,P <0 .0 1) ],转换 1月及 3月前后对照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 2例患者在转换后发生排斥 ,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结论 咪唑立宾具有较少的骨髓抑制作用 ,可替代硫唑嘌呤或骁悉 ,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白细胞减少的肾脏移植患者。
蓝荣培范昱谭建明唐孝达
关键词:咪唑立宾白细胞骨髓抑制药物治疗
短程小剂量伐昔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短程小剂量伐昔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的首次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的患者中,接受CMV-IgG血清阳性供体的患者共157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短程小剂量伐昔洛韦(0.6 g,po,bid×2 mo,此后0.3 g,po,bid×1 mo)预防性治疗;B组予长程伐昔洛韦(0.6 g,po,bid×6 mo)预防性治疗;C组为空白对照组,即不进行预防性治疗。前瞻性观察肾移植术后1 a内各组中CMV肺炎的发病情况,包括发病率、发病潜伏期、发病时间及人/肾存活率。结果CMV肺炎发病率A组为13.46%,B组为14.81%,C组为35.30%,A、B组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小剂量伐昔洛韦可以有效降低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发病率,与长程伐昔洛韦预防性治疗相比具有相同预防效果,且同样安全。
沈兵刘志宏焦洋袁学露张渊包尔敦范昱
关键词:肾移植巨细胞病毒肺炎伐昔洛韦
肾移植恶性肿瘤72例分析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发病率,探讨其发病率增高的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8年-2012年12月间接受了至少半年免疫抑制治疗的肾移植患者中发生恶性肿瘤的病例;结果在2710例肾移植患者中至今发现了72例恶性...
范昱谈鸣岳泰燕沈兵刘永郭义峰
泌尿外科腹腔镜与后腹腔镜术后并发高碳酸血症的比较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与后腹腔镜术后并发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别,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5年4月腹腔镜与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112例,经动脉血气分析证实的高碳酸血症患者6例,从患者...
沈兵包尔敦范昱龚华刘志宏谭建明
文献传递
肾移植术后使用雷帕霉素引起蛋白尿问题的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夏盛强范昱
关键词:蛋白尿肾移植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原因与处理方法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发病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报告行肾移植后发生移植肾输尿管梗阻29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经手术探查证实,包括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9例,输尿管下段狭窄5例,输尿管全段闭锁2例,膀胱肌层包埋过紧1例,输尿管下段穿孔4例,输尿管全段坏死2例,输尿管下段血块堵塞1例,输尿管外周血肿压迫2例,脓肿压迫1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2例。14例移植输尿管坏死患者中有10例梗阻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果:患者尿路重建后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随访1年均无再次梗阻发生。结论:移植肾输尿管梗阻以输尿管狭窄和坏死最为多见,排斥反应是发生输尿管梗阻的重要病因之一。对于影像学提示梗阻而移植肾功能无明显受损的病例,应积极行移植肾活检。手术是解决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最有效的方法。
谈鸣岳范昱龚华包尔敦沈兵
关键词:肾移植输尿管梗阻排斥反应
麦考酚钠肠溶片在中国肾移植受者的初始治疗和长期存活病人的转换使用
目的:研究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在中国肾移植患者中的初始治疗和长期存活(移植>1年)病人的转换使用,并与同期吗替麦考酚酯(MMF)初始治疗患者比较。方法:观察2009年7月至今EC-MPS和MMF在我院肾移植受者...
秦燕张芳沈兵刘永邱建新郭义峰范昱
关键词:肾移植吗替麦考酚酯慢性腹泻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9基因多态性对麦考酚酸浓度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了解中国汉族肾移植受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9(UGT1A9)基因多态性对体内麦考酚酸(MPA)浓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方法对196例汉族肾移植受者的UGT1A9编码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检测,分别检测C-440T/T-331C、C-2152T、T-275A和T98C突变位点.移植后第28天,通过检测3个时间点(服用吗替麦考酚酯前、服药后0.5 h和2 h)的血浆MPA浓度来推算血浆MPA浓度的时间曲线下面积(MPA-AUC0-12),对SNP和MPA-AUC0-1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受者的UGT1A9编码基因中,未发现C-2152T、T-275A、T98C突变;C-440T/T-331C突变频率为14.29%(28/196).-440/-331位点CT/TC突变型受者的MPA-AUC0-12为(40.6±11.8)mg·h·L-1,野生纯合(CC/TT)基因型受者的MPA-AUC0-12为(37.6±14.2)mg·h·L-1,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汉族肾移植受者的UGT1A9编码基因中,C-2152T、T-275A、T98C突变的发生频率较低,-440/-331位点突变多为杂合基因型.-440/-331位点的SNP与受者血浆MPA浓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刘志宏沈兵龚华王忠王庆华祝捷范昱
关键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多态性单核苷酸霉酚酸药代动力学
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治疗方法探讨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 (CAN)的有效途径。方法 :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CAN2 34例患者分为 4组 ,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 34例的总有效率为 34.2 % ,4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19.3%、32 .6 %、4 6 .9%、4 2 .9%结论 :随着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 ,临床上所见慢性排斥发生机制也有差别 ,治疗上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 ,抗病毒、降血脂、降血压、治疗糖尿病等 ,可取得一定效果 ;结合传统中药治疗 ,可明显提高有效率。
范昱谭建明包尔敦邱建新唐孝达
关键词:肾移植慢性移植肾肾病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