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萧红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论衡
  • 2篇汉语
  • 2篇《论衡》
  • 1篇代词
  • 1篇定语
  • 1篇新语
  • 1篇疑问代词
  • 1篇疑问语气
  • 1篇疑问语气词
  • 1篇语气
  • 1篇语气词
  • 1篇中古
  • 1篇中古汉语
  • 1篇世说新语
  • 1篇双宾语
  • 1篇双宾语结构
  • 1篇水浒
  • 1篇水浒传
  • 1篇唐五代
  • 1篇特指问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萧红

传媒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3篇1999
  • 1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浒传》与《红楼梦》的特指问句被引量:4
1998年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成书的一部白话小说,基本反映当时北方口语的面貌。考察书中的特指问句,并与成书于清代中叶,反映北京口语的《红楼梦》①中的特指问句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对北方方言口语中特指问句在元明以及后来的发展状况有个粗略的了解。特指问句是用疑问代词提...
萧红
关键词:《水浒传》疑问代词特指问句《红楼梦》定语疑问语气词
也说中古双宾语结构的形式与发展被引量:10
1999年
关于双宾语结构的讨论很多,而论及其历史发展的主要有胡竹安先生(1960)、周迟明先生(1964)、贝罗贝先生(1986和1988)。其中贝文的研究颇为系统深入,他从语义深层剖析双宾语,把古代汉语双宾语结构分为九类①,分别表示为:1.动词+间接宾语(以下简称“间”)+...
萧红
关键词:双宾语结构《论衡》《世说新语》中古汉语唐五代
《论衡》的词序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主要从疑问代词宾语位置的变化、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位置的变化、介词结构位置的变化、数量词组位置的变化等方面考察了《论衡》的词序,并与《史记》、《世说新语》等书的词序进行了比较,发现《论衡》的词序处于上古后期向中古后期的重要发展阶段;词序的历史发展是渐进的。
萧红
关键词:古代汉语《论衡》词序不平衡
再论“也”对“亦”历时替换的原因被引量:10
1999年
李宗江先生《“也”的来源及其对“亦”的历时替换》前半部分对“也”的来源讨论较详,后半部分对“也”、“亦”的历时替换谈得很简略,只从出现频率的发展状况得出“也”、“亦”完成替换的时间应是元初,未能解释“也”能替换“亦”的原因。本文针对这一论证尚不充足的地方展开深入讨论,通过比较“亦”、“也”各自所在句子的形式及其谓语结构类型的历史发展状况,指出:表层语法形式的精密是“也”最终取代“亦”的根本原因。“也”字句为什么有这些发展呢?这跟“也”的口语词性质很有关系,因为它在口语中习用,而口语的发展比书面语快,口语中的一些新词和新的结构形式必然会先与“也”字句结合,再影响到书面语中的“亦”字句。随着白话势力的强大,书面语渐渐由文言文变成白话文,“亦”也渐渐失去了地位。“也”字句发展基本成熟、“亦”字句停止发展是在宋末元初。
萧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