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光亮

作品数:70 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0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篇天文地球
  • 7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卫星
  • 13篇月球
  • 12篇深空
  • 10篇嫦娥
  • 10篇测控
  • 9篇月球探测
  • 9篇VLBI
  • 8篇甚长基线干涉
  • 8篇航天
  • 8篇长基线
  • 6篇定轨
  • 6篇通信
  • 6篇航天器
  • 6篇波束
  • 5篇月球探测器
  • 5篇中继卫星
  • 5篇交会对接
  • 5篇测距
  • 4篇导航
  • 4篇地球静止轨道

机构

  • 70篇北京跟踪与通...
  • 18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解放军信息工...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北京航天飞行...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西安卫星测控...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运载火箭...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上海航天测控...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70篇董光亮
  • 35篇李海涛
  • 16篇王宏
  • 12篇郝万宏
  • 12篇樊敏
  • 10篇陈少伍
  • 9篇黄勇
  • 6篇胡小工
  • 6篇石善斌
  • 5篇周欢
  • 4篇黄磊
  • 4篇李赞
  • 4篇冯贵年
  • 3篇罗强
  • 3篇张国亭
  • 3篇李培佳
  • 3篇祝芙英
  • 2篇王保贵
  • 2篇汪勃
  • 2篇郑鑫

传媒

  • 24篇飞行器测控学...
  • 4篇宇航学报
  • 4篇深空探测学报
  • 3篇上海航天
  • 3篇测绘科学技术...
  • 3篇2006年航...
  • 2篇深空探测研究
  • 2篇中国科学:技...
  • 2篇中国科学:信...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遥测遥控
  • 1篇航天器工程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测绘科学
  • 1篇Transa...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上海航天(中...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月球探测器无线电干涉测角协方差分析
基于测量基线柱坐标推导了月球探测器赤经、赤纬的信息阵和协方差矩阵,定量给出干涉延迟测量精度、基线几何构型及航天器角位置对月球探测器赤经赤纬测量精度的数值关系。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三种因素对确定航天器角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基...
郝万宏董光亮李金岭李海涛平劲松
关键词:测角深空
文献传递
无人月球采样返回工程总体设计——嫦娥五号任务被引量:11
2021年
嫦娥五号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本文阐述了嫦娥五号的任务目标和主要技术指标,从系统组成、设计约束和飞行过程3个方面介绍了工程技术方案,重点研究了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工程系统方案、表取和钻取两种采样模式等7个工程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分析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月面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等8项涉及任务匹配性、协调性和正确性的大型试验,可为后续其他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提供重要参考.
胡浩裴照宇李春来彭兢李东董光亮刘鹰任俊杰王琼庞涪川高磊
关键词:交会对接
月球探测器定轨误差分量协方差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测量量的数学模型,推导环月探测器状态矢量的信息阵,建立定轨误差RTN分量的误差方程和协方差矩阵,给出了测距、测速、时延和时延率的测量误差对定轨误差RTN分量影响的数值关系。根据中国探月工程实际轨道测量数据精度和测站/基线分布情况,计算分析了2种环月轨道位置速度误差RTN分量的影响因素和误差水平。利用嫦娥-1、2月球探测器实际定轨结果,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中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动力下降初始定轨误差RTN分量计算具有参考意义。
樊敏董光亮郝万宏王宏
关键词:月球探测器协方差分析
火星大气进入下降着陆段测控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2018年
着眼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EDL(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飞行段高风险特性,结合火星大气和地表环境分析了这一飞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难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外历次火星着陆任务的基本概况和任务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以美国"好奇号"着陆任务为例介绍了EDL期间可采用的主要通信手段,详细梳理了火星大气黑障段通信策略、调制体制选择以及高动态弱信号检测处理方案等测控通信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准备和实施提出了建议。
郝万宏董光亮李海涛王宏樊敏周欢徐得珍
关键词:高动态黑障信号检测
月球轨道器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导引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月球轨道器交会对接过程中测量手段有限、地面测量几何差,地面导引的技术难度大。从月球轨道器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导引的需求入手,介绍典型的月球及近地轨道交会对接导引技术的现状,结合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在月球和深空探测器高精度定轨的经验,提出采用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实现地面高精度导引。分析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在月球轨道器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导引中的优势,并在理论上探讨了所面临的关键技术。
董光亮陈少伍李海涛
关键词:月球探测交会对接
基于切平面内隔离的静止轨道共位卫星轨道保持策略被引量:1
2009年
对切平面内倾角、偏心率隔离的静止轨道共位卫星保持策略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进行周期性轨道保持同时调整卫星轨道参数以满足下一周期的隔离运行的最佳方法,其中南北向采用单一的法向控制,东西向采用偏心率矢量、漂移率和平经度调整。研究表明:若能将共位卫星的半长轴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用该法以较大隔离距离实现多星共位运行,且卫星间无遮挡,但对轨道测定和控制精度要求严格。
石善斌董光亮罗强
关键词:地球静止轨道多星共位
USB-VLBI综合确定SMART-1环月探测器轨道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中'嫦娥一号'(CE-1)卫星将综合使用统一S波段系统(USB)和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完成测定轨任务,因此有关单位于2006年5月29日~6月2日利用欧空局(ESA)的SMART-1环月飞行器进行了...
王宏董光亮胡小工黄勇
关键词:甚长基线干涉仪
文献传递
嫦娥一号卫星近月点捕获分析
2007年
根据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轨道设计,卫星第一次飞至近月点时的轨道高度为200km,相对月球运行的轨道为双曲线轨道,这时必须对卫星进行减速机动,实现卫星的月球捕获。本文针对第一次月球制动捕获时,所需脉冲速度增量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计算指出制动速度增量最小达到约250m/s,卫星实际轨道接近目标轨道,便可认为基本实现了卫星的月球捕获。并且提出通过监视多普勒测速残差、VLBI时延率残差的变化对轨道控制效果进行准实时处理评估。
王宏董光亮胡小工黄勇祝芙英
利用AOS插入业务实现伪码测距的实验验证被引量:2
2003年
通过搭建桌面联试系统对利用高级在轨系统(AOS)插入业务实现伪码测距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系统包括星上插入和地面提取2个过程。用设计电路模拟测距环路,主要验证测距伪码在插入和提取过程中处理时延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时延的稳定性能够满足测距要求。由此说明插入法可用于伪码测距。
丁溯泉董光亮朱克勤
关键词:伪码测距AOS小卫星在轨运行伪随机码
航天器多普勒测速的一项误差分析与修正
对航天器多普勒测速的一项误差进行了分析,详细推导了圆轨道和椭圆轨道时该误差的计算公式,计算了不同采样周期和轨道高度时的误差大小.分析指出,该项误差对高轨卫星影响较小,对低轨卫星可以通过缩短采样周期或利用三个点的连续测量数...
王宏李海涛董光亮
关键词:误差分析航天器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