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星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3篇反演
  • 2篇三维反演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 2篇勘探
  • 1篇地电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形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反射
  • 1篇地震反射波
  • 1篇地震反射波法
  • 1篇地震解释
  • 1篇地震探测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第四纪
  • 1篇电磁法
  • 1篇电法

机构

  • 10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四川省冶勘设...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0篇蓝星
  • 5篇王堃鹏
  • 4篇周武
  • 3篇王绪本
  • 3篇张玮
  • 3篇许洋
  • 3篇李洋森
  • 2篇曹辉
  • 2篇梁群
  • 2篇余嘉顺
  • 2篇韩超
  • 2篇付小波
  • 1篇孟凡顺
  • 1篇杨宜海
  • 1篇高妍
  • 1篇罗威
  • 1篇王向鹏
  • 1篇王涛
  • 1篇张炜
  • 1篇侯小平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 1篇安阳工学院学...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5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在汉旺地区勘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2年
汉旺地区是"5.12"特大地震受灾情况非常严重的地区,勘查和研究当地的地下地质情况,摸清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本文从地震反射波法和高密度电法的原理着手,将这两种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联合使用,利用两者各自的特点,相互印证,取长补短,优化了解释结果,提高了勘探的解释精度和可靠性。研究表明,将地震反射波法和高密度电法结合起来对于第四系覆盖物的勘探和地下分层探测是有效可行的。本文还指出了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蓝星张炜王堃鹏周武李洋森
关键词:地震反射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勘探
汉旺地区基岩构造分布地球物理探测与研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我国国民对自身生活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开展了对地下地质情况的工程勘探和相关地震危害性评价。一般而言,所探测的区域均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因此地...
蓝星
关键词:地球物理地震危险性
芦山城区地震动放大特性:4.20芦山M_S 7.0级大地震余震观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M_S 7.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们应急进入震区考察,在城区范围内开展表层地震放大响应特性观测.通过在芦山城区范围内布置9个移动地震台站进行余震监测,记录到282个余震事件的三分量地震动数据,并选出8个记录质量好、噪声背景低、地震波形完整的余震数据进行分析.这8个地震均发生在以芦山城区为中心的15 km范围之内,震源深度10~17 km,震级1.5到3.7,全部为每个移动监测台站完整记录.从这些地震记录中截取其中的S波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每个台站每个地震记录分量的傅立叶振幅谱,利用南北与东西两个水平分量的数据合成一个综合的水平震动分量振幅谱函数,并将其与位于城西采石场基岩处参考观测点的台站记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芦山城区内各个观测点的地震动相对于参考点存在显著的放大效应,各个观测点的放大主频分布比较一致,多发生在5~6 Hz之间.而振幅放大效应则存在较大差异,放大倍数5~24不等.其中位于沫东镇的L07观测点的地震动放大效应特别突出,最大放大峰值高达24倍,对该处地震安全的威胁不容忽视.
余嘉顺韩超王绪本原健龙付小波蓝星梁群周武杨宜海谭皓原柳存喜李梓汐
关键词:地震动
地震放大效应与地下地质结构——龙门山山前玉皇观区域观测数据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布置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龙门山山前玉皇观区域的地震观测台站阵列接收地震数据,研究该区域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和地下地质结构.观测阵列共10台宽频带地震仪,分布在玉皇观河口冲积扇区域.分别采用参考场址谱比法(RSSR)和HV谱比法(HVSR)计算64个高信噪比近震数据的振幅谱比函数,结果显示在玉皇观区域具有较明显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并且局部场址效应显著.以S06场址为例,建立近地表地震地质模型,通过SH波放大效应正演模拟研究该场址的地震动放大模式.RSSR与HVSR的结果表明,两者所计算的场址放大效应主频一致,但是HVSR的放大峰值却比RSSR的放大峰值大一倍左右,表明HVSR的结果可能包含了波场在近地表低速层之下传播路径的改造作用.另外,采用27个远震P波的接收函数计算了该区域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接收函数研究结果显示玉皇观地区的莫霍面深度为44 km,沉积盖层、结晶地壳和上地幔的S波速度分别为2.5 km·s^(-1)、3.5 km·s^(-1)和4.5 km·s^(-1).观测阵列台站之间的接收函数反演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本研究区域范围内地形地貌等近地表结构因素的相对变化对接收函数的影响不大.
余嘉顺韩超王绪本原健龙付小波张玮蓝星周武梁群侯小平
关键词:龙门山接收函数
浅层折射波法在探测第四纪覆盖层厚度中的应用
2013年
在工程物探中浅层折射波法是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方法。通过浅层折射波法对汉旺某地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及下伏基岩速度方面进行的应用,说明了该方法在此次勘察中是有效的,并对浅层折射波法在勘察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
许洋蓝星张玮王堃鹏
关键词:覆盖层
基于LBFGS的ZTEM三维带地形并行反演
2022年
Z轴倾子电磁法(ZTEM)结合了航空测量效率高和天然场源勘探深度大的优点,弥补了地面MT采集数据所带来的人工成本高、耗时长以及复杂地形测量困难等缺点,通过空中航测的垂直磁场分量和地面预设基站测量的水平磁场分量建立航空倾子数据,可快速、高效获得地下电导体三维构造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ZTEM面向复杂工程勘查的反演能力,该文在有限差分法正演和有限内存拟牛顿法(LBFGS)反演的基础上,加入MPI并行算法,对带地形的三维ZTEM异常响应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ZTEM带地形三维反演程序。通过对带地形与平地形下低阻异常体反演算例分析,证实了LBFGS反演算法可以较好地获得地下目标体的真实地电模型。
李棂泽王堃鹏罗威王向鹏王向鹏蓝星蓝星
关键词:三维反演地形MPI
横波地震探测应用实例
2013年
横波与纵波相比,具有速度低、频率低、波长短,且不受地下水影响的优点。因此横波地震勘探可以达到纵波地震勘探所无法达到的分辨率和精确度,能很好地完成对第四纪覆盖物及其下伏基岩探测的任务。这里以汉旺镇某地为例,介绍了横波地震在对浅层地区勘探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后期地震资料处理流程,结合相关资料,对浅层地层层面进行了划分,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从而得出了横波地震勘探技术具有实际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的结论。
蓝星李洋森张玮周武
关键词:地震解释
基于交叉梯度结构约束的大地电磁主轴各向异性并行三维反演被引量:4
2021年
各向异性介质对大地电磁观测数据的影响往往不可忽略,因此需要提高大地电磁各向异性三维反演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了满足大地电磁各向异性三维反演的需求,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交叉梯度结构约束的大地电磁主轴各向异性并行三维反演算法.根据大地电磁平面波理论假设,正演方程采用背景场与二次场分离的计算方式,二次场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由于各向异性反演的多解性,本文将各向异性介质简化为主轴各向异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有限内存拟牛顿LBFGS法实现三维各向异性反演.为了提高各向异性反演的分辨率,反演目标函数中引入交叉梯度项,利用先验的结构信息,对三个方向的电阻率参数进行结构约束,最终的反演进一步利用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消息传递接口)技术实现分频并行计算,测试结果显示并行接近线性加速比.
王堃鹏王绪本王绪本曹辉段长生蓝星原健龙
关键词:大地电磁法二次场
CSAMT自适应正则化一维全资料反演被引量:6
2013年
相比于传统反演算法对初始模型依赖性强的弱点,自适应正则化对初始模型要求较低,正则化因子可以根据每次迭代的数据目标函数和模型目标函数的关系,快速计算得到。这里采用自适应正则化反演算法尝试对一维全资料CSAMT的层状介质进行反演,通过三层和五层模型及其使用近场视电阻率数据的反演计算,表明了CSAMT自适应正则化一维全资料反演算法稳定,也发现该方法不仅能够避免传统CSAMT近场校正带来的误差,而且由于不用反复搜索正则化因子,加快了迭代收敛速度。
王堃鹏曹辉高妍许洋蓝星
关键词:CSAMT
不同时频分析方法的精度比较及应用被引量:12
2013年
在传统的地震资料分析、处理和属性分析提取等研究中,基于平稳信号分析处理理论的傅里叶变换是核心技术之一。地震信号往往是非线性、非平稳信号,传统傅里叶变换是一种整体变换,难于反映非平稳信号的局部特征,而时频分析技术能同时展示信号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局部化特征。在介绍几种地震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自适应最优核时频分布在抑制交叉项的同时,时频聚集性也较好,因此,更有利于地震勘探信号的分析和地震属性的提取、频谱分解等。
王涛孟凡顺李洋森蓝星
关键词:时频分析短时傅里叶变换S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